... 不過看圖好像無法熱插拔???
不能拔插. 平時使用沒有什麼關係, 硬碟壞掉要換時可就浪費時間了. 尤其是利用相同硬碟組 Raid 1 的, 猜測哪一棵壞掉就可以花不少時間. (為什麼 ATA 的硬碟不做簡單的 LED 標示呢? 我之前用過的 SCSI 硬碟有此功能. 在找特定的硬碟時實在十分方便)
放棄與一堆電線糾纏, 這是我的新歡:
能不能熱拔插是一回事, 我唯一的希望是不要浪費整天的時間在 troubleshoot. 壞了殼子自己會亮燈, 拔出壞掉的換上新的就好了. 免去與一堆電線糾纏. 也可以與 ok繃說 bye-bye.
之前有詢問吉米大關於噪音的問題. 但是似乎無解. (只能自己 DIY? 饒了我吧. 我寧可牽延長線把機子放到機架裡. 雖然還是聽的到, 不過最起碼不會這麼吵.)
用大機殼 DIY 的好處:
散熱好(=安靜)
省錢(可以廢物利用)
缺點:
Troubleshoot 時我會很後悔
用外接陣列的好處:
好用, 可以要一些奇異的功能(如 RAID 5). OS X 是不支援 RAID 5 的.
缺點:
昂貴, 光是殼子就要 USD 1100 加上硬碟(而且最好買一樣的) 我的陣列平均每 GB 要 USD 1.30. 並不是十分合算. (因為促銷時 200G 的硬碟有時只要 USD 19. 加上一個便宜的 USB 外接盒就可以用了. 平常時候每 GB 大約是 USD 0.5. RAID 陣列建議用一樣的硬碟, 是比較沈重的負擔)
不過說實話, 如果你是編輯影音的工作者. 2T 的 RAID 5 只要 USD 2.5k 左右就可以搞定了. 如果想要用 Lacie 的 1T 來作 RAID 1, 則最少要 4k. (請不要問我為什麼要 RAID1. 等到資料消失那可不是一句對不起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0+1 則價格還要在翻上一翻. (不過基於 HD 的流量, 沒有什麼作用就是)
唯一的期望是廠商能夠注意到噪音的問題. 再怎麼說, 因為線材的限制. 我們不可能把需要高速連結的陣列放的離我們太遠. 如果吉米大或是其他版主未來有機會替商家測試器材, 請特別提醒噪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