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外電消息] 蘋果申請短距無線充電專利 為產品佈局

[外電消息] 蘋果申請短距無線充電專利 為產品佈局

上週華爾街日報在一項報導中表示,蘋果公司正對明年將發表的iPhone,對新的充電方式進行試驗。此外,蘋果今年五月也對短距計算環境中(local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無線電力使用提出國際專利的申請,不論蘋果是否會將這項技術用於明年的iPhone上,可以推論的是,蘋果對無線充電技術相當感興趣。

雖然目前的應用仍嫌有限,無線充電並不是新的技術。最早的Palm Pre便有一個感應式充電器,將裝置放在一個特製的充電板上便可進行無線充電。但缺點是這類充電方式必須要與實體在近距時才能傳輸電力,也有裝置發熱與電力限制的問題。

一家於2007年成立的科技公司WiTricity在無線電力傳輸上有些重要突破,也引起包括蘋果等數家科技大廠的注意。而WiTricity的技術又是以MIT麻州理工學院實驗室的研究為基礎,那時麻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已經展示了一種可在更長的距離(最長為數公尺)下進行無線充電的方式,這比傳統的感應式充電在應用上顯得更為實際。

這項技術主要是兩個共振頻率密切相符的裝置,透過磁共振偶合(resonant magnetic coupling),電力便可從電源傳送至裝置,為裝置進行無線充電。WiTricity表示,共振電力來源可以裝設在屋子裡的天花板,但每個電子產品必須有一個WiTricity裝置配合來接收電力。

另一方面,WiTricity的執行長於2009年便在TED中展示這項技術;Intel英特爾也在進行這類科技的實驗;豐田汽車也對開發汽車無線充電系統進行投資與合作。

在蘋果國際專利的申請書中,蘋果描述一個情況,像iMac可以擔任共振電源,替電腦前的裝置進行無線充電。鍵盤、滑鼠、行動裝置皆可約在一公尺處進行充電。蘋果並指出,這樣一來便無須使用電線與電池。

據說這項仰賴電磁場的技術很安全。

來源:Mac Rumors
2011-07-11 20:09 發佈
在天花板上耶!!
電磁波好喔
小惡魔情報員 wrote:
上週華爾街日報在一項...(恕刪)
洪瑜亨 wrote:
在天花板上耶!!電磁...(恕刪)


就在現在這個時刻,你家的天花板、你的腦袋正上方,就有一個強大的電磁波產生器:燈泡。
可見光也是電磁波,好喔!!

ulyssesric wrote:
就在現在這個時刻,你...(恕刪)


雖然都是叫電磁波
但影響程度大不相同
其實小弟我還滿期待這個裝置的發展耶~

到樓主介紹的TED去聽他們的演講後~

演講者有提到他們用的磁共振偶合的原理安全的原因是

"Non-radiative power transfer"
(非輻射電力轉移作用)

而且還強調對人和動物都沒影響

雖然演講者一定會這樣講沒錯~

可是未來如果少了那麼多的"線"~

真的不曉得會方便多少~期待





厚厚後....買蘋果的產品, 真的都是走在科技的尖端誒. 真的是很誘人. 到時大概電腦手機一次過買新的.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mnmnmn wrote:
雖然都是叫電磁波但影...(恕刪)


完全正確,這就是我想說的。電磁波對於生物會不會產生影響,要看電磁波的頻率(波長)、強度、生物體的吸收率、以及持續時間。不要聽到或想到「電磁波」三個字就隨媒體起乩。

WiTricity 使用的頻段是 10MHz,介於無線電視台到FM廣播之間;有沒有看電視看太多結果得癌症的八卦?
小惡魔情報員 wrote:
上週華爾街日報在一項...(恕刪)


Apple 對於這項技術「感興趣」不是不可能,但是個人認為這項技術要真正用在產品上,還有一堆問題要克服;個人並不期待在下一代 iPhone 上能看到實作。

在 2009 的展示中,接收端和發射端傳輸距離是兩公尺,而且是在同一條磁軸上;接收端使用的接收線圈直徑為 60cm,換句話說,這個天線是 iPhone 的四十倍大小。

以磁耦合的原理,產生電動勢的強度與磁通量的變化成正比;2009 展示時負載端的功率是 60W,而 iPhone 的充電器是 5W,換句話說,如果想要能在兩公尺的距離(大概就是一般天花板到桌面的距離),以 2009 年相同的發射功率,讓 iPhone 能充電,你需要一個滑鼠墊大小的天線,而且還必須放在發射器的正下方。
當發射器使得天線上的電荷加速時,於是在鄰近空間形成變化的電場。

這變化的電場於是在鄰近空間又形成變化的磁場。

變化的磁場又在鄰近空間形成變化的電場。

振盪頻率越接近時,其電壓/電流也會越大,這種現象稱為 共振。

當接收天線感測到電磁場的變化時,藉由改變電容或電感值,

讓線路的振盪頻率與接收的信號頻率相同時,便可以接收到訊號

訊號加強後,便可以充電。

這與收音機原理很像,可長時間充電補充電力,低電流對電池傷害小,並不是要完全取代插電方式。

如要大量電流可以用數萬伏特以上的高壓電,能讓原本是絕緣體的空氣變成導體,類似人工閃電。

在兩個金屬電極間產生電流,每傳送1cm大約就需要1萬伏特的電壓,這與實用還有差距。
真要命~~小孩子的未來的競爭壓力真是大
以後大公司可能都要成立劃餅部門,
一開始就要想未來的產品,不管成功與否,先畫圖先註冊.
然後研發團隊就有發展的目標,努力朝目標發展.
看到這麼多公司告來告去的...
所以公司守則第一條,研發之前先註冊.然後審核時就說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不知道這樣可否行的通.

哀~~有感而發..發發牢騷.中華電信可否讓我簽支iphone4~~~~???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