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Mac於存檔、備份、網路線之配置

各位前輩好:

小弟購買2008年款24" iMac已有一年多
欲充分利用Time Machine功能
曾將主機送換過內硬碟為1TB,外接Firewire800 1TB硬碟作為備份媒體
關係配置簡化至如下圖顯示:

1.
請教Mac於存檔、備份、網路線之配置




個人使用Mac一直有種感受,希望系統簡便、有效率並且穩定,
故此配置不必煩擾甚麼第二顆硬碟第幾個AP等繁複問題
然使用久後,為求設計工作能更流暢,悄悄冒出了更換iMac內部SSD硬碟的計畫
小弟於電腦相關知識不是很熟稔
若小弟將所有data都丟到Time Capsule上
配置的關係是否如此?

2.
請教Mac於存檔、備份、網路線之配置




我真正計畫的是以網路線連接iMac與Time Capsule之間
做檔案傳輸與Time Machine備份的工作
並可保有Time Capsule WIFI的功能供iPhone以及未來的Laptop上網

3.
請教Mac於存檔、備份、網路線之配置




但究竟這種接法是否可行?

以Giga lan為主去架構連線,又牽涉住處為租用的套房,我實在不是很確定房東是怎麼架設它的區域網路(僅知四個房間,四個ADSL網路孔);如此Giga lan仍能保有其速度嗎?此種情況下我能怎麼架設網路線來達到上網、WIFI、外部硬碟傳輸檔案、Time Machine備份,甚至是MobileMe的Back to my Mac?一直沒使用到實在好可惜!

4.
請教Mac於存檔、備份、網路線之配置




小弟僅知目前這台08年iMac上最快的外部連接孔似乎是Firewire800,但Giga lan是否能更快速?對於架設之知識實在匱乏。查詢許久,請問小弟所需的就是NAS產品的觀念嗎?是否有網上的大大可以指導其中的錯誤?

非常感謝,謝謝。
2011-05-24 17:17 發佈
從第一張圖看起來,你的WD MyBook只是用來做資料備份,沒有用來做Time Machine? 其實外接硬碟就可以做Time Machine
在這個假設的話,你只是需要用Apple Time Machine做自動備份。 再加一個 AirPort Express 來做 無線基地台就可以,只要花 NTD 3300
AirPort不止可以直接接ADSL(不清楚你的狀況,也許你的房東已經有分享器,你只是接網路線,但未做ADSL撥號的動作),可以做橋接的方式把有線網路轉為無線。

如果在近期的未來你就有計畫要買Mac的筆電,才會比較需要用到Time Capsule。 因為可以“無線“的使用time Machine,不需要外接硬碟。 但如果你只是為了要讓Windows 筆電可以上網,就會浪費了。 Time capsule要NTD 9990 不便宜


giga LAN 理論值是 1000Mbps 也就是 125MB/s,加上網路實際情況我們打個八五折也還有 100MB/s , 所以是大於Time Capsule內部硬碟的速度。 FW800是理論值 800Mbps 除以8 也是 100MB/s, 但實際速度應該會打折。 如果你已經要買time capsule,用無線的方式應該還是最方便,也可以減少線材,美化桌面。


miltontsai wrote:
從第一張圖看起來,你...(恕刪)


小弟第一張也是目前的配置,其實外接my book就是僅作Time Machine自動備份的工作。將系統簡化成一對一,系統檔案與資料檔案共存於iMac內硬碟,對外接硬碟備份動作。目前有重新配置的發想,是因為小弟考慮提升iMac的效能,希望能將iMac內的硬碟更換為SSD。但由於SSD價格實在高到頗嚇人,產生將系統檔與個人檔案分開的念頭,也僅能將後者都丟到一個速度與效率都儘量維持的外接硬碟,同時希望開始使用不用開電腦也能back to my mac。是否有大大使用Time Machine的Gigalan,速度是否可媲美firewire800?或者有較折衷的配置的方法?

謝謝您的回覆與建議,謝謝。
recompress wrote:
是否有大大使用Time Machine的Gigalan,速度是否可媲美firewire800?...(恕刪)


我的架構跟你很像

以前是電腦接外接硬碟的方式擴充與備份,

後來購入AirPort Extreme,將所有外接硬碟接在AirPort Extreme上,

Time Machine用GigaLAN做備份,資料都放在AirPort Extreme上的硬碟,

MAC Mini改用較便宜的小容量SSD裝系統與軟體。


如果你不是用高效能硬碟或是建置RAID,經常讀寫數十GB的資料做影音編輯,
非常注重讀寫延遲時間的人,其實不需考慮Firewire 800跟網路之間的速度差異,
瓶頸通常是在硬碟讀寫時間而不是傳輸介面。

我平常讀寫個幾GB的資料,或看AirPort Extreme上硬碟的DVD電影,並沒有感覺到不便。

k62000 wrote:
我的架構跟你很像以前...(恕刪)


非常感謝k62000兄的回覆
若乙太線路與Firewire介面中的取捨不是大問題的話,那是最好的了。
小弟的使用對象大多是繪圖軟體檔案、Aperture容量頗大的Library等
有時一個案子中的製作牽涉非常大量且巨大的點陣圖,而Aperture中又儲存不少RAW檔
深怕若購入Time Capsule以GigaLan連接後,讀取速度不能接受
只是將Time Machine與這些個人資料檔放在Time Capsule同一顆硬碟上,好像仍有些問題了。

若是將Time Capsule單純地作為Time Machine備份裝置
(個人資料檔改丟到另一顆Firewire800硬碟,也納入Time Capsule備份的對象)
請教有使用MobileMe的Back to my Mac的朋友
NAS觀念的形式在遠端的Mac,回到此膠囊中
是指備份中所有的檔案,無論照片、音樂、影片、繪圖檔等個人資料都可以自由存取嗎?

不好意思問題有點多,感謝再感謝。


以你的需求,而且屬意APPLE產品,並考慮系統兼顧即時處理、資料備份與系統備份整合度來看,
建議你考慮剛剛幫你做的配置:



recompress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購買...(恕刪)



macpro68 wrote:
以你的需求,而且屬意...(恕刪)


感謝macpro68兄用心的圖解
後續小弟想的配置,似乎大概也如此是最平衡。

但其中Airport Extreme以usb連接外接硬碟做Time Machine備份與back to my mac工作的部分
印象中Apple曾經將其工作封鎖起來以防產品定位與Time Capsule相衝
小弟孤陋寡聞
現在購買的Airport Extreme
都可以外接硬碟進行Time Machine備份了嗎?

而原先Time Capsule算是將Extreme與HD整合起來更簡潔的產品
是否因售價緣故不建議小弟如此配置?


再次感謝macpro68兄的協助,謝謝您。
recompress wrote:
但其中Airport Extreme以usb連接外接硬碟做Time Machine備份與back to my mac工作的部分
印象中Apple曾經將其工作封鎖起來以防產品定位與Time Capsule相衝...(恕刪)


印象中以前曾經封印此功能,後來抗議聲不斷又把功能開放了。
我現在用的就是Airport Extreme做Time Machine備份,
使用上沒有問題,也曾經用Time Machine還原過幾次。

Time Caspule有幾個問題,除了內含硬碟的價格比市價同容量硬碟貴一大截,
最後容量不足還是跟Airport Extreme一樣要外掛USB硬碟擴充沒省多少體積,
此系列(包含Airport Extreme)都是密封無散熱孔。

Airport Extreme只有電路板發熱量還好,我把MAC Mini壓在上面也沒熱當過。

Time Caspule肚子裡多了一顆發熱的硬碟,熱量比Airport Extreme更熱,
長時間下來輕則硬碟胎死腹中,重則Time Caspule整個故障掛點。
Time Caspule上市以來死傷不斷,還有人做了墓園網站供故障的人登錄,上面統計平均壽命19個月。
http://timecapsuledead.org/

近期的Time Caspule不知道有沒有比較好,不過基於這段黑歷史,
怕Time Caspule 出問題的人不少,畢竟是存放資料的用途。

以你工作需要大量即時存取檔案,建議在iMAC用Firewire 800 外接硬碟做即時編輯,
NAS硬碟做為備份用途或放置較不需讀寫反應速度的檔案。

Time Machine備份設計上是用完整顆硬碟空間後,空間不足才會刪除最舊的備份,
越大的硬碟Time Machine歷史資料可越久,但是造成Time Machine跟一般Data搶空間的問題。

規劃上最好Time Machine用途跟一般Data分開成兩個硬碟,或是一個硬碟分割兩個卷宗,
Time Machine獨立使用自己的卷宗,免得到時要存Data,空間卻被Time Machine吃光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