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621 wrote:這筆和西門子的交易其...(恕刪) 話說的好刻薄...我想此篇可列入mobile 01年度最佳挖苦文章了大家並非等著看笑話.但成敗論英雄.請負責決策的虛心檢討.給投資大眾一個交代..
奧斯卡 wrote:德國西門子集團還有很多賺錢的業務,如醫療、運輸、軍火生產、發電等....之前手機部門的嚴重虧損一直讓西門子集團很頭疼他們的新CEO在上任時就一直很想脫手手機部門啦.... 奧斯卡兄說得很深入事實上勞資手機部門協商拖了很久當然不是有利潤的部門早已虧損連連只能說投資後的策略失敗made in Germany會是個迷失
其實我中道講下我的睇法,明基一早大裁員,可能不會有今日的後果,以前台灣係香港開新公司會用好多金錢,以金錢力理香港的新公司的但今次有所不同,係本身明基同西門子的市值相差無幾,而用大公司力理小公司的方法不可行,好似上當年se的做法,一係唔做,一係徹底的大革新,加上今日不同幾年前的時代,現在有一D平價手機廠商爭市場,VOD就用大陸的華為幫手加工,而中興通訊就係和記的3同埋VOD頂手機,LG手機部門,年年蝕本,係因為佢地的平價手機轉給3仔的問題,試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一個新入市場的品牌,要怎樣定位?做高檔手機有SE,NOKIA,MOTO,三星大廠,做中價有LG,平價有大陸的手機廠商和LG同和黃的頂單,要在市場定位係一件好辛苦的事...我覺得,若當日大裁員,而降低成本,張生產線放係大陸或亞洲成本低的地區,一早就不會有今日的情況出現,到時明基可以出一些低階手機去印度這些新興市場,打有佔有率,而一年中先出一兩部台機皇出來,反而可能有機會做第2個SE神話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60912/9/3wmg.html?type=new剛剛看到今週刊對易利信的報到....感觸更深了。裡面的一段話九○年代末期,電信業過度擴充,這家占瑞典出口總額達一五%的樣板企業,也遭受巨大挑戰,公司六年內五度換將,每年虧損上百億元瑞典克朗,股價在兩年內由二○○○年三月二六三美元的高峰,跌落到三.四美元,一夕之間,豬羊變色。這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老牌電信巨人,最危險的時刻。我在想,台灣有哪一個公司可以經得起這樣的虧損,這也是benq的最大困境,基礎不夠深,很多事來不即完成,資金已燒完了。不過,我還是很佩服benq的企圖,如果不這樣,我們會一直賺最辛苦的錢,也永遠不會升級,調整腳步再出發。
ruby6436 wrote:歐洲的工會沒那麼好搞...(恕刪) 說得沒錯, 李董想用台湾雇主常用的最便宜手段來資遣員工, 在欧州是行不通的尤其又是德國,今天新聞上工會有人说SIEMENS沒有善意回應打算串連其它組織对抗, 把气出在老東家身上叫老東家來治新東家. 果然SIEMENS老董也說考慮控告BENQ, 看來親家結不成反成了冤家.看來這次李董踏到鉄板了.
昨天也就是9/30看到報紙上有一篇新聞.飾有關BS快要倒閉還是已經倒閉的消息.....不曉得是正確還是假的.....有看到的大大也可以說明一下嗎?????正想要買BS的EF51說.....@@麻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