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剪輯軟體是movavi video editor ,基礎剪輯無遊戲需求,也不會用到過大的特效,主要以回憶小片為主,片長最常大約20分鐘而已,最新需求在七樓,請各位大大相助><
chiaochiao1204 wrote:
音質畫質流暢度能盡量(恕刪)

30k 不含 os, i7-10700f, 32g, 2060
板子拿 b460 送 11ax 網卡, ram 上 32g, SSD 上 p5
卡拿五年保 2060, 機殼看個人喜好

30k 不含 os, r9 3900x, 32g, 1050ti
沒遊戲需求的話卡降 1050ti/1650s, cpu 上 r9, 先拿 1t nvme SSD 之後再補硬碟
chiaochiao1204 wrote:
感謝各位大神,想再請教若是連同滑鼠、螢幕(自帶喇叭)若沒有則加音響還包含OS,價格仍需在三萬元以內,可降哪些項目較無傷大雅
預算有限,用途特定,手上電腦台數與儲存裝置不多的人,
原則限制以下東西的花費:
【不影響效能的組件】
機殼:1500 元內。不影響效能
PSU:目標顯卡的 TDP 加個 250W 當作主機上其他東西耗電上限,已超過重燒機水準
主機板:一線廠的標規就好。預算低的人 $2,000 元也可以動,但 $3,000 比較正常
主要是內部組件 = HDD 多的人、或是有其他特殊裝置需求的,才拿 $4,000 以上的板
【C/P 使用分配】
RAM:新組機用 8G / 16G 就好,除非重度影音編輯、模擬運算,不然很少吃滿 16G
SSD:原則上 480GB 就夠系統碟 + 高優先軟體安裝用,
需更大容量時搭個 2TB $2,000 ~ 4TB $2,500 硬碟。建議 4TB。
【螢幕】
$ 3,000 - 知名廠牌 22"~24" IPS 廣視角螢幕,需 HDMI 或DVI 端子至少擇一
$ 8,000 - AOC 50吋 4K HDR+ 50U6090,內建喇叭,或其他 43" 的
27"~32" 相對於 22"~24" 實際上差距有限,如果價格差距明顯大於吋數差距就跳過
要走大螢幕就直接拿 40" 以上
【鍵鼠耳機包】
這東西常在特價,含號稱電競鍵鼠的。鍵鼠加起來 $500 內。
【OS】
要花錢就要正規途徑買到正版授權。
另外有買商用二手機含 OS,沿用 CPU+主板+OS
(i5-4440、4G RAM、含 OS、機殼、光碟等與一個小 HDD,價格約三千),
然後加裝 RAM+SSD+顯卡的變則作法
---
然後剩下的錢就丟到
CPU
GPU
這兩個東西上去
RAM 沒遇到瓶頸的話,CPU + GPU 這兩個東西決定了 90% 的效能。
買超出瓶頸的 RAM 量則是近乎完全的浪費。
螢幕尺吋與解析度,則是決定了你 75% 的畫面觀賞效果 (而不是顯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