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電腦菜單健檢 i5-10600K + RTX2060S (13樓最新單子 i7-10600F + ROG RTX2070)

(9樓有新單子)
------------------------------------------------------------------------------

小弟第一次自己組電腦,想給原價屋組裝,這張是我目前捏的單子:
電腦菜單健檢 i5-10600K + RTX2060S (13樓最新單子 i7-10600F + ROG RTX2070)
 
 
------------------------------------------------------------------------------
需求
 
1. 需求: 不玩超頻,平時主要是打遊戲跟看實況,打算接雙螢幕,1920x1080 FULL HD,60Hz與144Hz各一。
 
2. 遊戲: 目前主要是打新瑪琪英雄傳(遊戲優化很爛,比較吃CPU單核效能),之後也會玩一些單機大作,希望能至少在畫質全開下穩60FPS。
 
3.預算: 主機+作業系統 40000內
 
------------------------------------------------------------------------------
主要選擇的方向
 
1. CPU: 雖然不玩超頻,但挑i5-10600K主要是因為他的單核4.1GHz,對應我打新瑪琪英雄傳的需求。
 
2. GPU: 選中階熱門的RTX2060S,因為預算問題所以選雙風扇版本。
 
3. 主機板: 選Z490是因為有爬到文說用B或H的板子好像沒辦法完全發揮10600K的效能,所以雖然不超頻但還是選Z490的板子。
 
4. 散熱器: 目前查起來10600K的文不多,在國外測試文看過有人對10600K使用風魔2,而且爬文看風魔2的評價似乎不錯,所以選這顆。
 
5. 機殼: 主要以散熱考量,選酷瑪N400是因為有前後風扇,下置電源,側/上板有開孔+濾網。
 
6. 電供: 目前爬文看起來振華LEADEX系列評價還不錯,瓦數保險一點選到650W。
 
7. SSD: 選較熱門的美光MX500,打算當系統+遊戲碟,因為預算問題所以容量只選500G
 
------------------------------------------------------------------------------
問題
 
1. 目前規格跟尺寸我自己都有研究過,但因為是第一次組電腦,所以還是想詢問這張單子有沒有甚麼規格或尺寸是不相容的?
 
2. 想詢問10600K不超頻的話有沒有必要使用到風魔2,還是其實可以使用其他更便宜的散熱器?
 
3. 關於10600K在B/H/Z主機板上的效能差別有非常多嗎? 建不建議選用更便宜的B460或H470的板子?
 
4. 請問Z490板子的顯示卡插槽是PCIe 4.0,但RTX2060S顯示卡是PCIe 3.0,請問這樣可以使用嗎?
 
5. 因為還需要購買雙螢幕跟鍵盤,所以想請問這張單子還有沒有甚麼可以稍微降低預算的建議?
 
 
文章打得稍長,感謝各位耐心看完
2020-08-16 0:45 發佈
顯卡上2070吧,效能比2060S好一點,幾乎沒價差
然後如果真的要拿Z490+10600K,你的記憶體拿美光3200吧
不然就拿10400F+TUF B450 PRO就好,不會差太多了,除非追求極致
而且這樣拿,顯卡還能上到2070S甚至2080S
然後SSD別拿sata了,現在m2 pcie沒價差,但速度基本上都快3~4倍
還不用接線
LeeML wrote:
1. 目前規格跟尺寸我自己都有研究過,但因為是第一次組電腦,所以還是想詢問這張單子有沒有甚麼規格或尺寸是不相容的?

2. 想詢問10600K不超頻的話有沒有必要使用到風魔2,還是其實可以使用其他更便宜的散熱器?

3. 關於10600K在B/H/Z主機板上的效能差別有非常多嗎? 建不建議選用更便宜的B460或H470的板子?

4. 請問Z490板子的顯示卡插槽是PCIe 4.0,但RTX2060S顯示卡是PCIe 3.0,請問這樣可以使用嗎?

5. 因為還需要購買雙螢幕跟鍵盤,所以想請問這張單子還有沒有甚麼可以稍微降低預算的建議?(恕刪)


2. 可以改無限 5, 但你要省錢其他地方空間還比較多

3. 你不超頻沒差, 這代 non z 板也可以上 2933, 直接拿 b460 就好了

4. z490 沒有 gen4, 標那個是在拚下一代直出 pcie 通道有 gen4, 現在還是 gen3

5. 不超頻不要拿 10600k, 全預設 cpumark99, r5 3600 780, 3600xt 816, 10600k 855

就看你在不在意那 5-10% 的差異



40k 含 os, i7-9700f, 16g, 2070 super

SSD 上 sx8200pro, 硬碟上 2t, 卡上 2070s, 機殼看個人喜好



40k 含 os, i5-10600k, 16g, 2070 super



35k 含 os, r5 3600, 16g, 2070 super
LeeML wrote:
小弟第一次自己組電腦...(恕刪)
i5k版的價格貴到快可以買i7了,前幾天幫家人組i7 10700配rog b460f,全核穩定4.6g,r20跑分4700多。10代k版不超頻跟非k差距不大,超頻又需要大筆散熱開銷,不划算。

還有看實況打遊戲,8g ram不夠用。
可以考慮看看AMD的R9 3950X+X570 單機大作不輸Intel
台灣大道紅燈停三次 wrote:
可以考慮看看AMD的R9...(恕刪)


四萬預算的話光3950X+散熱就吃掉一半預算有多了,哪組的起來
機殼改拿AIR X
主機板可改華碩華碩 TUF GAMING Z490-PLUS (WI-FI)
SSD可改拿金士頓A2000-500G
顯示卡改2070 因為FPS贏2060S 價格也差不多
這樣調整後39.4K 參考看看喔
感謝各位的回覆
今天一整天都在依照各位的建議重新調整單子
我目標是這台電腦可以使用到五年或更久
所以想一想還是覺得要把預算在稍微拉高一點
以下是我新捏的菜單:

 
1. CPU: 我發現我一直認為高基礎頻率 = 高效能,但看來升級到i7-10700F,移除用不到的內顯與超頻版本,再加上Turbo boost讓電腦自動超頻是更實際的做法。另外,雖然我知道以性價比來選擇的話,AMD絕對是首選中的首選,但我個人還是對Intel的品質有些小信仰,所以還是選擇i7-10700F。
 
2. 主機板: 主機板降到B460,選技嘉的板子是因為他是8+2相供電,爬文看起來推i7-10700F應該不太會有降頻問題,而且他是ATX的尺寸,想說日後若要擴充應該會方便一些。
 
3. GPU: 直接依照建議升級到RTX2070,考慮壽命問題選擇三風扇散熱較好的版本。
 
4. 記憶體: 也是依照建議升級到DDR4 3200,會選單條*2跑雙通道是因為若有其中一條壞掉,不必兩條一起送修。
 
5. SSD: 依照建議改成M.2(PCle)的規格,之前沒發現原來與SATA是幾乎沒價差
 
6. 散熱器: 為了長期使用考量,還是選擇比較貴的風魔2來壓i7-10700F
 
7. 機殼: 今天再爬文的時候有發現某些文不推酷瑪N400,因為是較舊的產品,所以在品質與相容性上好像會出現一些問題。目前依照推薦選擇Montech air x,價錢與N400沒有差很多,上下前板都有開孔+濾網,而且還多一個前風扇,重點是外觀很美,還有炫砲的RGB。
 
8. 電供: 因為升級到i7-10700F與RTX2070,所以加大到750W電供。
 
小疑問: Montech air x官網是寫預設後板風扇*1加上前板風扇*2,但原價屋只寫RGB風扇*2 ?? 想請問有人在原價屋買過這款機殼嗎?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的建議
若這張單子還是有些規格跟尺吋不相容的問題
還是有其他選配上的建議
還麻煩各位再幫忙指點一下,謝謝
LeeML wrote:
感謝各位的回覆今天一(恕刪)

以原廠為準吧
還有疑慮就現場看...
原價屋跟欣亞的文案常打錯很常見
其實2070跟2060s其實很接近
算半斤八兩的東西
750w可以吃2080s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