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說 最近我遇到一個有趣的一個假設問題 甚至達到足夠實用即可。 如果我的目標是
1.超低功耗
2.全年無休開機
3.充裕的擴充空間(舉例: 一或多個千或萬兆網口 ,四個以上的SATAIII USB3.0 ,PCIe x16 ,機殼前面板足夠空間放硬碟快拆架)
4.盡可能減少風扇 密閉 防塵
5.額外可選 :兼職電視盒:4K影片播放 基本網頁瀏覽
就目前的條件來看,看起來像伺服器,迷你電腦,NAS ,但專用的產品似乎又不那麼兼顧其他要求或說自組電腦肯定能表現的更好
若我們著墨的主軸 限定在 CPU 電供 主板 機殼上 及 作業系統選擇和設定 各位會怎麼搭配?
percylin wrote:
基本上,在有限的預算...(恕刪)
我把內容改的再明確一點,預算是1W,
而想討論的是這純靠錢也很矛盾的問題 各位怎麼看
也許這預算緊繃一點反而更好解決一點
(打完確實感覺根本NAS)XD
主板關鍵字:軟路由 ITX
機殼關鍵字:NAS 機箱
舉例:
(隨便截圖的,沒比較價錢,仔細找找應該還有更便宜的)


CPU處理器 J1900、N3150、N3170...等等的,TDP 只有 6~10W
CPU處理器的具體差異,網上已經有很多比較資料了,可以搜尋爬文一下。
如果要硬解4K影片,N系列的內顯才有辦法,J系列的內顯硬解只能到1080P。
不然就是找筆電超低電壓CPU,I3-xxxxU、i5-xxxxU、i7-xxxxU...之類的,編號末尾有個 U 的,那種就是把筆電cpu做在桌上型主機板上。會比較貴。TDP 也會到 10~20W。
不過具體內顯能力,還是要去查下規格。確認有沒有辦法硬解4K。因為Intel 的產品有分世代。掏寶上賣的不一定都是最新世代,也有舊代的。舊代的內顯就沒那麼強,解不了4K,要新代的才行。
看片的另外一種選擇是:
不必刻意挑內顯能解 4K的。另外買一個2千元左右的安卓電視盒子,專門看影片用。你有這台 NAS,安卓電視盒就可以透過區域網路存取看影片。而電視盒的硬解能力那是呱呱叫的。電視盒耗電也不高,變壓器USB 5V2A,吃電 2~10W。
挑選時,
除了網孔數量,百兆/千兆(100M/1G)以外,軟路由用途
還要注意 SATA3槽 數量,NAS用途
畢竟若 SATA3 槽數量不足,是要怎麼插多顆硬碟。
雖然也可以插 PCI-E 擴充卡,擴充 SATA 數量。但儘量不插卡比較好。因為機殼不一定放的下。那種 NAS 機箱都是非常狹窄的,多插一片介面卡不見得塞的下。如果要插卡,可能就要用標準的 M-ATX 機殼了,或者比較大的 ITX 機殼,體積會比較大。
RAM 應該都是吃 DDR3 的,基本 4GB * 2條 = 8GB
如果要 8GB * 2條 = 16GB,
要注意有些板子並不支援插 8GB 單條,插上去沒反應。
看規格有沒有寫,沒寫問賣家 RAM(內存)最大能插到多少
***************
靜音的部份
如果用 NAS機箱(機殼)+ 3.5" 硬碟,組 RAID
噪音就免不了,會有些微風扇聲。
電源供應器,有:
- 傳統型,有風扇噪音
- ATX直插(直流變壓器)型,無風扇,完全無聲
多顆 3.5" 硬碟,只能用傳統型電供。
ATX 直插的,瓦數比較小,可能帶不動。
另外 NAS機箱,後面背部都有一顆風扇,給硬碟降溫用的。全年無休,硬碟需要風扇主動散熱降溫50度以下,不然壽命會縮短。
主機板CPU散熱片,雖官方宣稱不必風扇(被動散熱即可),但如要 24H*365天無休,建議最好鎖上靜音風扇。風扇不必很強,有微風在動即可,可以降為5V降轉速跑會比較靜音。
內接硬碟,改用 2.5" 的,噪音可以變小。且 2.5" 吃電小,就可以改用 ATX直插電源了。但成本會提高。
如要完全無聲,或超低聲音,那就不要組 RAID 了,也不要用 NAS 機殼。改接 USB3 2.5" 4~5TB 外接硬碟當儲存,系統碟用 SSD。電源用 ATX直插。聲音會小非常多。全部風扇只留CPU風扇就好。但沒 RAID 就沒有保險功能了純粹儲存而已。
系統碟的部份(安裝 OS 的碟)
一律 SSD。
要另外組 RAID、或另外插硬碟什麼的,那都另外的,反正系統碟就是 SSD,獨立的。
作業系統:
Linux、 Windows、黑xx
Linux 需要功力,要非常熟 Linux,才有辦法架起來
Windows 幾乎每個人都熟悉,架設無困難,看片、上網、組軟體soft RAID,都不是難事。但軟路由就搞不出來了,所以要額外用 VirtualBox、VM..... 什麼的虛擬機,跑個軟路由作業系統。不過有的虛擬機最大只支援4網孔......
軟路由作業系統有很多,Router OS .....什麼的,一大堆。跑在虛擬機是可以的。想辦法讓它開機就啟動虛擬機跑軟路由。
軟路由、NAS、看片,三個用途合在一起,是機器只須一台(省成本)、耗電也只須一台(省電)是沒錯。
但作業系統難搞。主要是多網孔軟路由的部份。
若裝了軟路由專用系統。
那還怎麼 看片、上網、當NAS用,軟路由系統沒那種功能啊。
若用一般作業系統,
看片、NAS 是沒問題了,但軟路由又搞不出來了(Linux 例外,熟 Linux 是可以辦到的)
如果軟路由獨立一台,作業系統選擇就多了。不過機器就要分兩台買了,成本會多兩倍。
成本部份:
主機 1W 內是組的起來的(含SSD系統碟)
但若還要包含數顆大容量硬碟,4~10TB 好幾顆,那自然是說笑啦。
大容量硬碟就等未來有錢有預算了,再添購。
不過如果要組 RAID,要一次性買齊需要的數量。看組什麼 RAID。容量方面也要多多考慮。RAID 擴充容量是要整個砍掉重練的,所以多少容量先決定好。
fedora wrote:
多網孔,超低耗電的I...(恕刪)
延伸幾個問題
1.像Window電源選項裡 硬碟非使用狀態OO分鐘後關閉硬碟 這個設定你怎麼看? 或有著其他待命時盡可能關閉硬體的設定,甚至在休眠狀態依然能接受索取檔案的需求立刻啟動嗎?
2.假設這台幾乎就是NAS的主機我就叫他NAS好了
我在想一天九成的時間不會使用NAS,而一個月也會將近九成的資料不會使用到,那我絕大部分的時間硬碟都是停止的理當能大大延長他的壽命,省電與減少廢熱,且相對正常使用也不算增加多少硬碟啟閉的次數,聽起來是非常理想,這在普遍的NAS或外接磁碟陣列上也存在嗎?
3.另外 假設我想做一個數TB大小的BT種子檔 這樣的做法能達到 其他使用者需要其中一顆硬碟的檔案而只啟動了那顆硬碟 而不會整天沒事的硬碟也跟著啟閉嗎?
江鳳九 wrote:
延伸幾個問題1.像W...(恕刪)
看使用的頻率,若不常存取確實設定一段時間閒置(15~60分鐘)就停止硬碟旋轉會比較省電、降溫、延長壽命。
但如果頻繁存取則會反效果,畢竟馬達是機械,一天到晚開開停停的容易壞。以我使用經驗來說,馬達開開停停的硬碟比較容易壞軌。另外已經停止旋轉的硬碟,要恢復讀寫約要等4~5秒左右才會有反應(7200轉)。
一個人用的NAS,或許可把閒置時間設長點,比方 2~4小時。總會有睡覺,出門的時候,一直轉也是浪費,而在家裡用電腦的時候,2小時內都沒去讀寫硬碟的機率也低。
硬碟閒置後喚醒的問題,Windows原則上只會喚醒要用的那顆,不會全部喚醒。但若有組RAID 磁碟陣列,RAID是把多顆綁成當一顆用的,就會把一組陣列內的硬碟全部喚醒。
看你的說法和預算有限,應該暫時不需要用到RAID。我個人建議是乾脆用外接 2.5" USB3 硬碟當儲存(5400轉佳,溫度低壽命長。7200轉就沒意義了還不如內接)。噪音會更小,更省電,壽命比3.5" 長。透過1G去區網存取,90MB/s左右速度措措有餘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