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發達,線上購物相當方便,尤其是對不是住在台北光華附近的消費者來說,不出門在網拍尋找各式硬體零組件
含運費下去相對比自家附近的燦坤或NOVA或個人工作室來得划算,但我發現一點較嚴重的就是,往往網拍賣家都會
在運費上多所著墨,多收的情況很普遍,比如說一條RAM沒有多重,可是寄掛號卻要價60元之譜,實際上兩條RAM寄掛
號也只有40元而已,等於是一條RAM的實際價格比標價多了20元,這樣賣家在RAM的價格上有賺到,運費又再剝消費
者一層皮,然後在問與答中小殺10元怎麼樣都不肯,卻可以大剌剌的浮報消費者的運費,然後說我定的運費就是這樣,
更諷刺的是標題上還會註明"抵制黑心廠商,全台最殺破盤價",讓我看了真的是哭笑不得,關於這點各位的看法是??
防撞擊保護措施,如果有泡泡袋且又離郵局非常之遠,多收20元我覺得"還算合理",但還是偏貴!因為他是累積一定量
才出貨,並不是收到貨款即刻出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多收10元內才是合理,或者可以轉嫁到商品的標價而不是在運
費上灌水,這點我相當唾棄!還有更離譜的,一台燒錄機賣900,運費收150,結果寄80元的包裹,包裝也不用,但店家人
工寄送運費多了70元,我真想去此公司應徵人力派遣,只做店家到郵局的短程寄送,一件不多50就好!
難道店家最大宗的收益是來自於"運費上",一條RAM賺不到10元,運費多收20元(成本估10元),誇張的情形!
[把記憶體裝進去牛皮紙袋] [拿去郵局寄] 這個動作都不需要人來做喔?
工錢 + 時間 的成本都不用算在裡面就是了?
如果他的辦公室倉庫是租的, 不用租金嗎? 沒有水電瓦斯電話費要繳嗎?
你如果覺得不合理你就不要買啊...
沒當過老闆的人才會講這種話.
=========================================
去年看 BBC 英國版的 [誰是接班人], 裡面就有一個阿妹, 很高的學歷, 很好的教養, 結果叫他去做棒棒糖, 然後把棒棒糖拿去動物園賣, 一支賣個三, 五塊英鎊, 阿妹說他賣不下去, 因為成本一支才不到 0.5 英鎊, 結果要賣 3 - 5 鎊, 這是暴利, 而且賣給小朋友, 他不忍心.
結果 糖伯爵 就搖搖頭, 做生意本來就是要賺錢, 老子我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 更別說裡面所花費的人力物力, 機器成本等等等的, 難道都不用算在成本裡面嗎? 場地的租金, 活動的授權費用, 稅金, 還有一些看不到的成本 (只有自己當老闆才知道有哪些隱形的成本), 這些難道不用算在產品身上嗎?
=========================================
對照這個例子, 回頭看看你的論點, 我也只能說, 你真是 [好傻好天真]

人生?大哉問!
kkcity520 wrote:
我是老闆我會把這個價...(恕刪)
每個店家因為地點,人事等的相關成本皆有不同,
老闆總想用較低的商品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進入賣場購買, 聰明計較的消費者自然會把他買這項商品的總支出做為是否購買的考量!
決定買了, 自然是比較過總支出比較低才會下標吧!
對商家來講, 計較的是總收入! 面對市場跟消費者自然有各種手法跟應變措施來儘量提高他的收入! 至於這些手法跟應變措施是否被多數的消費者接受, 就跟商家的經營能力有關囉! 對包材及人工的價值評量, 大家都各有一把尺;不過刻度不一樣罷了! (不過寫清楚比較不會造成誤會就是了)
各有各的立場啦! 不能接受就不要買單囉! 市場機制會自然淘汰不被認同的商家!

像百貨公司跟7-11東西賣得就是比別人貴, 還不是一堆人買單! 覺得貴的人自然會去找他可以接受價格的通路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