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組電腦是在大學一年級時,距離現在(2017/07/30)已經有17年之久,記得當時的電腦零組件非常散亂,沒有統一的外觀,而在最近,無意間看到網路上的影片,是有關電腦水冷組裝的影片,發現現在的電腦內裝整理好的話真的很好看,有鑑於本來使用的筆電現在已顯老態,一時動起再組一台電腦的念頭,不過這次是沒有裝水冷,頂多選了一體式水冷顯示卡而已,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找資料與研究,於是有了這次的行動。
電腦DIY
這次的規格:
1.CPU:Intel i7-7700
2.主機板:Gigabyte Z270-Ganing 5
3.顯示卡:MSI GTX 1070 SEA HAWK X
4.記憶體:金士頓 8G DDR4-2400 HyperX Fury(黑色)*2
5.SATA硬碟:WD 1T(藍標)
6.SSD固態硬碟:Samsung SM961 256G/M.2
7.電源:酷碼 V750 金牌全模組
8.CPU風扇:be quiet Dark Rock TF
9.系統風扇:海盜船 ML120 PRO LED風扇
10.機殼:迎廣303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a6c31c8feab6321d429ad6efff30c23a.jpg)
機殼開箱:
這次光機殼就讓我選了將近一個月,一直在糾結要小電腦還是要大機殼,外觀也是選購的重點,選到最後選了價格跟外型都可接受的迎廣303 ATX機殼,黑色顯得奢華低調,時間久也不會黃,就他莫屬了。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38ec279e1b4f8a6a4b6e1b32a899e617.jpg)
抱歉,沒有整理,桌面亂亂的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9cbff7421ed071ff7ba5697a274d66b7.jpg)
這燻黑鏡面就是質感阿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174e1c00c03b6ff8ce4e66776b3e5352.jpg)
我的年代似乎沒有這樣的機殼呢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7fa7537c3f2f763575a9d93257bd33c5.jpg)
內部機構一覽,組裝前要先研究好走線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57fa570be8afc0229cc242c74df5cb9d.jpg)
LED DIY! 後來沒有用!
組裝:
機殼買完選內裝,又選了一個月,同事都覺得要買就快買,囉哩八唆的,唉,在買東西這方面,我就是比較龜毛任性阿!最後選的這些配備,黑色為主體,白色點綴,組裝完後視覺效果真的不錯,原本內部線路還想用編織線來走線,但其實黑黑的線剛好很融入,搭配白色led,就是我想要的低調感;本身不喜歡led一顆一顆的感覺,比較喜歡間接照明的style,所以風扇也選這種較柔和的光來搭配,只是主機板本身的led還是看得到一顆一顆的,正考慮把ram給插滿來遮住這些led。
先安裝硬碟(從最簡單的開始=.=)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8318a0e8dcdc032b427a1426229716e9.jpg)
迎廣303附了硬碟安裝墊片,可以很方便從主機殼上拆裝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8fa06e531afce3c01b208bada6be0fb8.jpg)
現在的主機殼很多會把硬碟裝在後背板,前方空間變大,散熱更好
主機板: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098fd8f373ba87e02d34b4c37340b417.jpg)
現在的板子真的做得很好看,記憶體跟CPU、CPU風扇在店裡已經安裝好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9574322f88bbcbbf7c3e3c1c6bfbf659.jpg)
主機板附的背板,現在的電競產品應該都是這種顏色吧
接下來是SSD: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408336628d5eb09271f1ff09afb3463b.jpg)
samsung這顆SSD速度真的飛快,想 DIY 的可以考慮這顆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94746444e24118bffd8c360a043a033c.jpg)
M.2的SSD體積小,省空間,安裝於紅色圈圈處(科技進步神速阿)
想當初,這麼小的東西可以當硬碟,想都沒想過呢!
安裝電源供應器: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eafdff8fbbc4ceaa1100f288b0446b95.jpg)
全模組化電源供應器可以減少排線的使用,讓機殼更簡潔
迎廣303有很多線孔可以走,規劃好線可以整得很漂亮喔!
顯示卡重裝登場: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0d7a19e2d04a71a7db092b539639c491.jpg)
一體式水冷,比較擔心水乾掉後怎麼辦。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5a7cadd41fc7c151636ad4f5f81717f2.jpg)
出來見人吧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77e3ad9161b6839073b9561833fb549b.jpg)
MSI 的 logo會發白光,對味。
選這張顯卡的原因,是因為老筆電在我用painter繪圖時畫到破圖,而且還不可復原,讓我不敢再用老筆電畫了,雖然也有考慮專用繪圖顯卡,可本身還是有遊戲需求,最後還是買遊戲顯卡,以我的需求,他的表現應該不會太差才是,未來應該會分享繪圖過程,到時再來驗收。
機殼腳線、USB等: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1e7739b97458759c478add6f1de94a72.jpg)
技嘉這個機板在裝這種腳線還算蠻好裝的,有特別附一個對位轉頭,將腳線裝好後直接插上機板即可
系統風扇: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8be1b5b5474352f85580b7b1bcdf4920.jpg)
磁懸浮軸承設計的風扇,一顆還不便宜呢
開機測試: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9fcfa27a81e10e6bf4fce11dd0aecf9f.jpg)
開機測試,主機板燈光是可調整的,但還是白光最適合阿
基本的組裝好後先開機測試,看看有沒有甚麼問題,這裡我會進BIOS看看,都沒有問題才繼續下一步驟。
整線: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0cbb7d08115b3cbdb6d97bc6d2816291.jpg)
原則是接頭由最近的線孔出線,讓正面看起來整齊為主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a94223c87e1f4572c6176734a3ba6782.jpg)
背面較不計較,能沿著邊緣盡量沿著邊緣走,但有些線受限於長度,所以還是會有斜走的現象,但在背面無所謂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f93146885633cfb0dbf0cfbb6cffcd45.jpg)
迎廣303的特色,電源供應器有個獨立區塊,其後方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把多餘的線放在這,算是很棒的設計呢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17119a876cf2904529e78afdbee0aeec.jpg)
特別介紹迎廣303的另一特色,顯示卡支撐架,可以讓像我這張大張顯卡得到足夠的支撐而不至於時間久了顯卡也跌倒了,它也成為走線的利器,讓線可以順著它綁而不會亂跑
CPU散熱:
本來用原廠扇,用了一個月真的覺得很吵,跑遊戲溫度都67度左右,決定要換,一樣有水冷風冷的選擇,最後選擇風冷,水冷還是怕怕的,再說這顆DARK ROCK TF是黑色的很霸氣,所以就選他了;其實be quiet還有另一個產品我也很中意,只是高度限制,就選這顆下吹式的風扇了。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5148bccd1e11cec94f94dd0f49aa9715.jpg)
像個漢堡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ddf2dcf5ae35ae2a6fc2d1cad8eeeb81.jpg)
霸氣的雙層鰭片與風扇設計,外加六根散熱管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cc78cbbcf48dfe64bf63a8d4d450800e.jpg)
安裝至機板上
裝玩實測後跑遊戲溫度壓個10度左右,值得了。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1bf59fa34df47b12091815d713b2799e.jpg)
跑黑色沙漠測試(沒有拍到未換之前)
結語:
現在的電腦DIY零組件跟17年前比實在是日新月異,不只性能,連造型外觀都有很大的進展,這次組電腦總花費約5W,大約計畫了兩個月,組完以後還蠻有成就感的,性能不用多講,這次選零組件我都以外觀為主,因為黑色為主,最後連CPU風扇都指名要這顆黑色霸氣的風扇,雖然價格也貴了點,但為了整體性,也敗下去了,用了這電腦,筆電回不去了,而且工作起來心情也舒服,速度快,外型帥,這也是電腦DIY的宗旨吧,總之,就以這次紀錄分享給大家囉。
最後來幾張完成圖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e18b5760b96f8b0ae4c1b86e31310ddc.jpg)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969c3d0952119c87df27a1f1c20f95db.jpg)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badeba4dedbc512f0926c20c9a9bc90a.jpg)
![[自組]相隔17年的愛,中年大叔的電腦DIY](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8/mobile01-5e37ee6995d6bd59cb84d1e10bbcd1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