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單】跪求第二意見--自組電腦 FOR 4K影音及未來擴充性

需求簡述如下,預算40K+-3K 元:

小弟不打電玩不超頻,
主要需求為解碼H265規格的4K影片,
希望也能應付未來5-7年的周邊擴充性及4K影音解碼格式,

INTEL SKYLAKE H170晶片組
顯示卡GTX960 或 相關支援hdmi2.0版影像輸出接頭的顯示卡
正常規格機殼與電源(散熱佳者)
硬碟耐久穩定(不講求高速度)的2顆*2T
WIN10 家用
含組裝工作

以上,感恩!
有了這個,後續才能再存錢購買60FPS的4K電視...

懇請再檢視
為上述需求而組裝下列配備的電腦,
就4K影音訊源尚未普及與規格尚存有異動變數等層面考量,
是否為過早購買?
還是早買早享受?

【有單】跪求第二意見--自組電腦 FOR 4K影音及未來擴充性
2015-12-03 17:43 發佈
李小英 wrote:
需求簡述如下,預算40K...(恕刪)

抱歉請教你說的4K影音是要什麼詳細規格條件嗎?

我只知道你文中說的規格,更清楚的細節還不太知道。

因為我也想升級到目前的I7新CPU 主機板,DDR 4記憶體考慮中。

剛才查了一下4K影音電腦後,好像目前我的GTX970顯卡有支援4K嗎?

本來是以玩遊戲為主想法,但是因為自己也有音響系統,所以想請教你4K影音電腦基本硬體條件為何?

謝謝。
李小英 wrote:
需求簡述如下,預算40K...(恕刪)


你這預算開得有點怪

先把整體系統弄合理一點 (像是大資料碟 HDD 可以不用用黑標)
如果只是看片用的話,主機不用開太多錢
省下錢,現在先去弄台 40~50" 的 4k2k 電視比較實在

例:LG 49吋4K UHD液晶電視49UB820T = $ 29900

不用在主機上先花太多錢,然後再等 2~5 年才換上 4k2k 螢幕
3 年之內,應該中低階顯卡都可以 H/W Decode H.265 4k2k 了
正確點說,應該是連 CPU 內建顯示功能都能作到了


台北寶哥 wrote:
剛才查了一下4K影音電腦後,好像目前我的GTX970顯卡有支援4K嗎?


970 已經可以了

http://www.geforce.com.tw/hardware/desktop-gpus/geforce-gtx-970/specifications
顯示器支援:
5120x3200

http://www.geforce.com.tw/whats-new/articles/maxwell-architecture-gtx-980-970
Maxwell GPU 也配備經過強化的 NVENC 編碼器,新增對於 H.265編碼的支援
支援 HDMI 2.0

與其先花錢買多餘的用不到的顯卡 (你沒在玩 Game), Display 後買
不如先花錢去買 Display (現在就可以用)

雖然片源還是有問題,但把 1080p Video 在播放的同時 upscale 上去還是現在就可以作的


chiyenms wrote:
970 已經可以了http...(恕刪)

抱歉,借這個地方再請教你。

難怪我現在的舊電腦2014.10月時,換了GTX970雙卡後,不止玩遊戲漂亮,看影片的畫面也更清楚漂亮了,這是顯卡發揮的關係嗎?

如果我要換目前的SKYLAKE CPU 和主機板,和DDR4記憶體的話,加入考慮我也有音響系統和OPPO103D,和未來4K影音規格標準需求的話,你能給我建議分析方向嗎?

謝謝。
台北寶哥 wrote:
抱歉,借這個地方再請教你。
難怪我現在的舊電腦2014.10月時,換了GTX970雙卡後,不止玩遊戲漂亮,看影片的畫面也更清楚漂亮了,這是顯卡發揮的關係嗎?
如果我要換目前的SKYLAKE CPU 和主機板,和DDR4記憶體的話,加入考慮我也有音響系統和OPPO103D,和未來4K影音規格標準需求的話,你能給我建議分析方向嗎?
謝謝。


感覺畫面變漂亮的部份,主要是是 Driver 畫質設定的影響
硬體影響的成份相對較少
但要看原來的舊卡是多久以前,很舊的卡的話、用的 Driver 版本也會很舊

另外 nVidia 與 AMD (ATI) 的畫質走向設定也會有些不同
都以預設值來說,有時用 AMD 與 nVidia 的卡,同一個 Game 的顏色會差到像是兩張不同的地圖

--

音響的部份,和 4k2k 的議題關係不大,主要是
1) 你的音響系統要能吃 HDMI 或是 SPDIF 光纖 等數位音訊輸入,減少傳輸時音質損失
2) 聲道數的問題。包含片源、傳輸瓶頸 (HDMI 支援較好)、及音響 AMP 與喇叭配置

走 4k2k 通常要走 HDMI,但要求音質的話,不會用電視喇叭,而是用音響系統發聲
這邊的配置

最佳) 如果你的 PC / 音效卡可以同時對顯示器/電視的 HDMI 與音響系統同時輸出音訊

次佳) PC 把影+音輸出給顯示器/電視,然後顯示器/電視再把音訊 Pass-through 給音響系統
主要因為是用主 PC 當訊源時,大部份時間都是在上網什麼的,不需要開動耗電高的音響系統

最麻煩) PC 把影+音輸出 AV Amp,之後 AV Amp 在自己推喇叭的同時,另把影像傳給顯示器/電視
這東西最麻煩的問題是,要把 AV Amp 的電源開著 (多開一個東西、然後也多耗很多電)
* 如果它不能在沒開電(=待機)時,維持將訊號 Pass-through 給顯示器/電視的話

但另外,訊源又有可能從 TV 那邊進來 (第四台、無線台、衛星電視、MOD... etc)
HDMI 規格後來加入音訊回傳通道 (Audio Return Channel),也是想要解決這方面的事情

http://www.hdmi.org/manufacturer/hdmi_1_4/arc.aspx




你訊源種類多的話,可能還是會需要一個 AV / Audio Amp 了
而且反正要走較好的音質的話,本來就一定會需要這個東西

光影像是還好解決,現在的電視都有 3~4 個 HDMI 輸入
會比較需要確認的,反而是音訊傳輸的設備規格 vs 計畫要用的架構
然後至少要分省電狀態下的一般輸出,與使用音響喇叭時的 (高耗電) 輸出 兩種模式

音響 AMP 主電源一開,就算都沒在推喇叭發出聲音,也會耗掉相當於一台 PC 的用電量
(A類 或 AB 類放大器的時候)
李小英 wrote:
需求簡述如下,預算40K...(恕刪)


另外,如果影音播放用的話

CPU、顯卡、HDD 等的性能夠用就好,反而是各項零件都 不要買太好

尤其是太強力的顯卡,發熱高,相對的就會需要較有力的散熱風扇 = 運轉時有較多噪音

另外 HDD 的部份,不需要用到黑標。尤其最好反而是用 5400rpm 的省電型綠標等
播放 (有壓縮過的規格的) 影片時對儲存系統的負荷很輕,
就算最低階的 HDD 也完全足夠 (片源不是什麼怪流量設定的話)
轉速過高的硬碟,同樣的會產生較多不需要的運轉音

過量的 RAM 的話,也只是在那邊發熱 = 增加系統的溫度與散熱需求
把 RAM 弄得再高,你要看完 2 小時的片子... 一樣還是需要 2 小時
不會變成 1 小時就看完
chiyenms wrote:
感覺畫面變漂亮的部...(恕刪)

哇.............你說的我只聽懂一小部份。

我目前就是你說的訊源,基本上我都有,MOD....BS....X BOX 360 ...PS4......OPPO103D...........三萬多的三凌投影機和104吋布幕......YAMAHA RA 3010..........11.1聲道喇叭,還好我不懂音響欣賞,只享受影片和遊戲。

早上聽了DOLBYATMOS系統試聽檔,燃起重看各種如變型金鋼等等....大片音效想法了。

現在在試看這個4K檔,4K-super_car科技篇2,我的電腦跑起來竟然很累格,是硬體關係,還是沒選對播放器嗎?

我現在的接法就跟你說的相反,我是電視螢幕和投影機的HDMI,全接給PC.再接音響或OPPO103D後,好像比較省事。

你說的另一種方式,對我來說,也許是一大工程。

不好意思,一直在別人開的文章討論我們的事。

謝謝。
李小英
其實你現在就要用電腦 硬體解壓縮 H.265 HEVC 通過HDMI 2.0 撥放 4K影片@60hz,

那最便宜的方案用=最便宜的CPU(像是Celeron g1820)配上GTX 950 用顯示卡上的 HDMI 2.0跟顯示晶片的硬解H.265

另外一種我沒試過的 就是用Pentium G4500這種半硬解CPU+有Alpine Ridge晶片的主機板
---------------------------------------------------------------------------------
Celeron G1840 $1140
H81M-VG4 R2.0 $1390
4GB DDR3L-1600 $570
MSI GTX 950 2GD5 OC $5220
Case $399
450W Power $699

$9418

http://www.coolpc.com.tw/tmp/1449179041183749.png

老實說你連螢幕/電視都沒有的人,現在是過早購買.
不過看到你有38000的預算 我只花了9418 還剩28797 足夠去買一台4K螢幕 所以你記得要貼開箱文
等待開箱文

我也在觀望 未來的逐步打造起自已的4k影音設備

缺一台4k螢目 還有可選擇的硬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