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NB 每天24小時操~散熱已不太行雖然有加散熱底作!
長期來一直想要組一台迷你桌機~ 但就是想弄AMD 內建GPU的系統~
但後來才發現如果要組 ITX 竟然找不到 ITX的 AMD主機板 ~可能是市場需求
太少~ 打到代理商去問~主機板廠商去問 都沒在賣 ITX AMD 的 MB了!
想請教大家如果 組 Micro ATX 那一個case 最迷你 也最好看!
請大家推薦~ 謝謝大家!
eltonchen22 wrote:
回文還是想請目前有...(恕刪)
http://www.autobuy.tw/pc/sort.php?sid=3540...
一堆itx板子...
Touching Your Heart
小弟目前使用A10 5700(原本想買A10 5800K,但是看到瓦數就...)
原以為買TDP較低的5700,在溫度上應該就比較不會有問題,可是處理影片轉檔的時候,
利用WIN 7內建的CPU計量器查看5700當時的運作狀態,大約維持在70%左右,
卻發現CPU的溫度竟然達到70度以上(小弟的房間很小,所以整個房間像暖爐),
最後還常常直接當機,由於大約三年前電腦剛組裝好沒有特別注意是否有過熱的問題,
所以當下初步推斷可能是因為散熱膏有一段時間了,散熱膏硬化導致熱傳導效果變差,
打開機殼後看到散熱器,感覺原廠附的這組散熱器兩光兩光的,索性砸錢請貓頭鷹來幫忙照顧,
再加上機殼後方也安裝個風扇,直接把貓頭鷹在5700身上帶出來的廢熱排出機殼,
目前待機狀態下大約30幾度,轉檔時溫度則大約上升到50度左右(雖然還不太滿意,但可以接受),
之前也有聽說有人使用5700,溫度上來講表現不是很理想,(雖然不知道其他的APU是不是也會這樣,
還請有使用過的大大分享一下經驗),以上是小弟的經驗供大大參考囉

星雲 機殼


但論內部空間、散熱,是這個比較好:
火鳥 小巨蛋:

這個高度要裝塔散都沒問題,前方還可以裝 22CM 風扇的樣子。
****************************************
FM2 腳位有分 FM2 (2代) 和 FM2+ (2.5代) 的 CPU
建議買 FM2+ (2.5代的),比如:A8-7650K、A10-7770K/7850K
差異除了內顯性能,還有 VCE 1.0 和 2.0
VCE 是一種 硬體壓縮 技術,類似 Intel 的 QSV,錄影壓縮、轉檔什麼的,如果軟體支援,壓 H264,CPU 使用率非常低。
VCE 1.0,有一個缺陷,陽春版的,沒有關鍵幀(I幀)。快速剪接無法剪,播放時快轉也會頓。
VCE 2.0,就是完整的。
像我現在電腦 A10-5700(VCE 1.0 的),錄影節目都沒關鍵幀,無法快速剪接(AviDemux 剪不動),只能用剪時間軸的軟體去剪,播放時快轉也會頓。
※ PotPlayer 新版的,有支援 VCE 硬體壓縮。開 VCE 硬壓 H264-1080P,CPU 使用率不到 20%,非常給力。
此外如果有在 遊戲直播 的話,VCE 也有幫助,常見的直播軟體 OSB 新版有支援 VCE 硬壓。
不過假如沒在錄影的,那就沒差別。
APU 打遊戲打整天的,一定要裝塔扇,裝 12cm 風扇那種的尤佳,大型塔高 15~17cm以上的。
有些塔扇原廠的風扇很吵,可以換成磁浮靜音的。
或者用降轉速線,降成 7V 的也可以減噪。不過機殼後方一定要有排熱扇,抽熱風出去。
打整天都不會超過 65度(CPU+GPU 全負載),而且很安靜。
一個塔扇同時降溫 CPU + GPU 內顯(等同2千元顯卡等級)+ 靜音,很划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