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些論壇偶而會有大大提到"養寵物"~~!
偶不是很了解什麼叫做"養寵物"????~(這不是真的養寵物吧)
是什麼新的下載方式嗎??
在一些應用軟體,例如NAPSTER及Intoned Messenger受到觀迎後,P2P的技術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早期的網際網路實際上是一個P2P的環境,只是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伺服器為依據的系統才逐漸發展來應付愈來愈多的使用量。但是目前,電腦已經具有愈快的處理速度和較大的儲存量,這使得P2P的使用者可透過電腦的直接連結來分享電腦資源和交換資料。
P2P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藉由系統間的直接交換來進行電腦資訊和服務的分享,最廣為人知的應用模式就是訴訟纏身的 Napster,以及即時傳訊(Instant Messenger)服務,隨著這些服務受到歡迎,P2P技術也受到多數人的注意。早期的網際網路所面對的是一個集中式系統架構的P2P環境,隨著網路蓬勃發展,以伺服器為主的系統必須要能夠承載絡繹不絕的流量。
高速的處理速度與強大的儲存能力是近來電腦所急待解決的發展障礙,單一部電腦必須同時兼具伺服器與使用端的角色,現在使用者利用P2P技術,便可透過系統直接連結,彼此互相交換資訊、共享資源。P2P技術可以減輕伺服器的負擔,讓系統執行更加順暢,對整個系統而言有相當大的好處。多數的專家也同意,混和式的P2P/Server系統對於希望將peer-based軟體整合至原有系統與網路的企業,特別有益。
雖然,P2P具有很大的潛力帶來運算、合作及商業上的新模式,但也如同其他的新興技術一樣,擁有虛擬於實際上的問題,為了成為電子商務有效且有力的工具,P2P必須戰勝這些既存的問題。
【P2P的應用】
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P2P最重要的應用是群組軟體、檔案交換與傳訊,同時也認為P2P將在未來的內容出版上扮演吃重的角色,此外也有超過9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P2P會在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Web Services與商業流程交換上有重要的影響。
雖然受訪者覺得P2P技術在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Web Services與商業流程交換上的影響不及即時傳訊與檔案交換來得大,不過在網格運算與Web Services應用上,近來已經受到Microsoft、Sun與IBM等國際大廠相近採用,未來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P2P的優缺點】
可利用性和賣方
在P2P的競爭場上缺乏大型的賣方是十分重要的,但卻不是影響P2P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略多於1/3的受訪者(37%)將此列為『非常重要』或『極端重要』,這項數字只比將缺乏主要角色列為『重要』的人數(34%)稍微高一點。
這項爭議可能很快就變得沒有意義。微軟公司已經投資5,100萬美金在Groove軟體公司,並與WorldStreet公司結盟,替金融服務產業發展 P2P協同作業工具的,讓金融公司可以透過Outlook進行檔案共享。根據由WorldStreet發表的一篇評論指出,這項整合使得 WorldStreet的peer networking先進技術,可以立即令數千位在華爾街的公司的金融專家,統一使用微軟的Outlook軟體。英特爾、IBM和昇陽電腦在新產品上也已經使用P2P計算且具有主動權,一旦大公司,如微軟和IBM等,開始替小公司背書,如Groove,那麼賣方的規模大小將變得不太重要。
智財權的保護
儘管在娛樂業部分,只有35%的受訪者非常關心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另外則有38%的受訪者認為這一點都不重要,剩下的1/3則認為這雖然很重要,但在生意上並不是第一考量的要素,檔案共享的功能可能產生共享未授權的檔案的情形。除了限制未授權的檔案共享外,另一項P2P帶來的挑戰是找出一個方法來允許合法的檔案共享。
更多的安全性考量
例如考量P2P技術潛在的安全風險,下載Kazaa軟體的使用者可能會得到比原本所預料更多的檔案。該公司於四月份所送交的聯邦安全申請書中透露,這個軟體中還具有另一項技術,可以令在執行Kazaa軟體的電腦都成為布里恩科技(Brilliant Digital)所控制的網路的一部份。
Napster近乎破滅的經驗,產生了P2P能否大眾化的疑問,而這個疑問將隨著Kazaa.com的出現獲得舒緩。從4/6到4/13間,2002個消費者從這個網站上總共下載了3,165,164次。
Kaaza 執行長Nikki Hemming在一項聲明中表示,『在這個市場中,下載次數是最簡單且最主要的消費者信心指標。一天超過800,000名使用者從 www.kazaa.com下載最新1.6版的軟體,更加強了我們的信心,也表示使用者認為這是市場上最好的產品。我們看到許多熱情使用者的支持,讓我們保持領先的地位,也將繼續提供最佳P2P經驗。』
布里恩科技打算在使用者同意下將他們的電腦作為主機,並且散佈其他公司的廣告或音樂,另外,他們也可以使用這些借來的電腦作為分散式運算之用。布里恩科技執行長Kevin Bermeister表示,在沒有經過所有人的同意下,將不會使用他們的電腦和網路連線,但是該公司仍然可以立刻進入數百萬部的電腦,就跟打開電燈開關一樣容易。
布里恩公司強調他們不會在沒有經過電腦所有人的同意下使用他們的電腦。然而,只要是安裝了Kaaza軟體的使用者,就已經同意讓他們的電腦在沒有任何報酬下被使用,而這個集體式的網路名稱是ALTNET。
過多的平台與周邊設備
在問到預測何者將是在P2P應用上最積極使用的設備時,超過半數(58%)的受訪者指出桌上型PC在P2P使用者中會是『極度普及』。認為是『極度普及』和『非常普及』的人加起來則有85%。根據受訪者的回覆,PC將會是最普及的P2P設備,緊跟在桌上型PC的則是手提式電腦。有超過1/3(78%)的受訪者指出,他們相信手提式電腦在P2P設備中會是『非常普及』或『極度普及』。
受訪者對個人數位助理(PDA)的信心較低,64%的人相信 PDA會是『非常普及』或『極度普及』。而關於行動電話的比率顯示出,人們較喜歡用手機講電話更勝於用來接收文字訊息,只有略多於一半(51%)的人覺得手機作為P2P工具會很流行。受訪者也覺得銷售點(point of sale,POS)終端機、可穿戴式的數位通訊器和智慧型家電並不適合用在P2P系統上。
一致性與標準的顧慮
過多的平台以及缺乏一個示範性的領導企業,表示沒有一個明確的企業標準和通訊協定。大多數(87%)問卷受訪者覺得必須提出一些標準,而相同的觀點也曾在2002年 1月,由Frost & Sullivan市場分析公司的報告中提及,『當行動傳訊的需求持續成長時——包括即時傳訊和其他的P2P通訊等,成長的速度將會被已完成的網路技術間的矛盾給限制住。』
正如一位問卷受訪者說的:『所有權定義和設備元件的激增將帶領其成為巴別塔(Babel's tower)語言。』受訪者認為P2P能從不同領域的統一標準受惠,包括傳訊、使用者認證、P2P網站服務的搜尋和分類等。
與現有IT系統的整合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89%的受訪者指出,整合對他們的工作是屬於『重要』、『非常重要』或『極度重要』。儘管較少人關心系統的整合問題,但相同情況也會發生在主從架構的系統上。四分之三的受訪者(76%)指出主從架構的兼容性有著一定重要的程度,雖然一般輿論認為那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簡短的說,這類生意人在沒有很好的理由下,不希望更換他們的設備去相容P2P或任何其它的技術。
缺乏P2P的基礎建設
82% 的受訪者認為缺乏基本的P2P基礎建設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理論上,P2P的基礎建設早已存在Internet上,然而,某些學院和大學,在經歷過因為狂熱的Napster使用者而使得伺服器超載後,已經知道現存的Internet結構可以被大量且不規則的P2P流量給淹沒。某些學校藉由安裝防火牆阻止檔案共享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解決方法對伺服器來說是不錯的,但卻不會被想要和需要使用P2P的人接受。
這個問題就如同垃圾郵件會癱瘓系統一樣,其中一種反應方法是將發送這種垃圾郵件的IP位址列為黑名單。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使用者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要求接收某個網站的郵件,而該網站已經被他們的ISP反垃圾郵件軟體給排除在外,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電子報的發送上。
有些讀者訂閱電子報,但是卻從未收到過,而使用者並不清楚為何原因會如此。曾經有個案例,就是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信被美國線上公司(AOL)的反垃圾郵件過濾器給阻擋住,使得數百位焦慮的學生非常納悶他們的申請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是否ISP業者擁有正當的理由,假如他試圖去監督有哪些資訊經過他的伺服器呢?這項關於智慧財產權的爭議,仍然在法院裡尚未被解決。然而,顧客是否可以要求完全存取Internet以及包括使用P2P連線,則尚未被法院提出。ISP業者可以輕易的阻擋P2P的存取,並且很正當的表示P2P使用者會使整個系統速度降低。在這種環境下,使用者和賣家能有什麼合法的資源呢?為了使P2P成功,P2P的擁護者必須解決P2P可能會讓網路超載的問題。
參考資料 http://www.nii.org.tw/cnt/info/Report/20020901_1.ht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