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做了一下功課,主機板廠商都有推APU的板子,不過我想要用MiniITX,所以華碩率先出局(後來聽說有出ITX的,但是找不到?),另外因為是HTPC,會有大量的片源傳來傳去,所以一定要有USB 3.0,走到這一步,華擎也OUT,就剩技嘉跟微星了。前兩天到了謎樣的光華,才發現APU的主機板還真難找,最後我選了技嘉的E350N-USB3這片,想說會掛BT長時間開機,還是選用料好一點的比較有安全感。這片入手價格4,500有找,因為含了CPU跟GPU,其實價格上還算公道!


▲ E350N-USB3是MiniITX大小、有USB3.0、HDMI等等 HTPC必備要素
不過今天不是來分享HTPC的,因為這兩年來討論區關於HTPC的分享文超多的,不管用Media Center也好、XMBC也罷,這些對於躺在沙發上看電影都超方便,但是我其實還想要用這台機器,來做一點額外的附加價值。

▲ 我只插了一條的2GB記憶體,播放影片跟當NAS綽綽有餘
看了很多文章介紹APU,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省電!什麼機器需要省電?那當然是24小時開機的!
為什麼要24小時開機?
可以掛BT!
可以當NAS!

這就是我所需要的兩個答案!市面上賣了很多的NAS系統,但是售價都不便宜,尤其想走RAID 2Bay以上的機種,都得多花一些小朋友。左查右查之下,決定使用免費的FreeNAS這套Linux系統來架NAS,這之前版上也有網友分享過。所以安裝部份就簡單帶過了,接下來就是土炮機的DIY浩大工程!
家裡原本就有一台準系統,但是主機板老早就壞了,所以乾脆直接拿來改裝,也省點錢,先把所有東西都拆光丟掉,就留下空殼跟內附的150W Power。

▲ 拆光光,我也買了顆1.5TB的Seagate綠標硬碟,想說應該會更省電
人算不如天算,結果這個準系統的殼大小與主機板不一樣,螺絲孔位都不相同,機殼的背板也不能拆,這下搞笑了!我就望著這些東西想了很久,決定開始做手工!

▲ 先去裁切一片塑膠片,大小比主機板大一點就好,為了是絕緣,不然主機板直接放在機殼上,我看八成性命不保!在塑膠片四個角落先裝上銅柱,利用兩個銅柱來把主機板固定

▲ 兩個銅柱中間加個墊片,避免因為接觸的關係造成意外,鎖上去之後,主機板背後的塑膠片也固定嚕!

▲ 四個銅柱固定之後就OK!恰巧主機板因為散熱片的螺絲有四個突起,讓塑膠片不至於貼在主機板上

▲ 前面有提到,機殼的螺絲孔位不符,所以拿出萬用固定法寶 - 「束線帶」,把主機板固定在機殼裡面,而且因為原機殼背板的部份不能拆,所以把主機板後退一點,讓線材有地方安裝

▲ 另外一邊距離不夠,束線帶也沒輒,所以拿出超強利雙面泡棉膠帶,讓銅柱黏在上面,一方面也可以減少主機運作時的震動

▲ 原本舊的150W Power根本沒有SATA電源,所以自己DIY做了個大4Pin轉SATA的電源線

▲ 搞定啦!就這樣把該裝的線裝好,其他像是網路線等等就直接從後方原本機殼的背板孔拉進去
硬體完成之後,接下來就來裝FreeNAS!為什麼是FreeNAS呢?第一,因為不用錢;第二,因為可以直接裝在USB隨身碟上面,這一點很方便,因為硬碟上我安裝Win7來當HTPC,當我要切換成NAS來當BT機或網路Server的時候,開機時按「F12」,選擇USB開機即可!

▲ FreeNAS的安裝其實很簡單,只是介面很嚇人,因為都是黑底白字,一堆程式碼,但是基本上不用理它,因為會自己安裝好,只要先去FreeNAS官方網站上,抓適合的ISO檔,燒成光碟片開機便可安裝!
FreeNAS目前0.7是穩定的版本,也帶有BT的功能,我抓的是i386的版本,不過因為E350N-USB3使用的是Gigalan的網路晶片,在0.7穩定版上沒有Driver,要自己安裝驅動程式,但是我對Linux超級不熟,所以我找了網路上有好心人把RTL8111E驅動程式包進去的FreeNAS版本,大家可以使用這個ISO檔來安裝。
FreeNAS官方網站:http://freenas.org/FreeNAS
如何加入RTL8111系列網路晶片驅動程式:http://blog.hani-ibrahim.de/en/netzwerktreiber-auf-freenas-installieren.html
內含RTL8111E驅動版本的FreeNAS:http://sourceforge.net/apps/phpbb/freenas/download/file.php?id=1617

▲ 光碟片開機之後跑一陣子,就會出現選單,基本上畫面上方的LAN如果出現「re0」,就代表網路卡已經正確驅動了,然後選第九個安裝

▲ FreeNAS安裝畫面就比較親和一點,選擇第三個,大約只需要384MB的安裝空間即可,另外,因為我試了很多版本的FreeNAS,有些光碟片開機完成後,就是直接跳到這個安裝畫面,沒有前面那個黑色的選單頁面

▲ 安裝完成後,透過區域網路用IE等瀏覽器開啟預設網址:192.168.1.40,就可以登入FreeNAS的畫面,可以看到系統正確的抓到E350的CPU

▲ FreeNAS 0.7穩定版可以設定的東西相當多,裝起來可以玩一陣子!

▲ 開啟網路分享功能後,就可以在網路上直接看到這台NAS,而且FreeNAS支援跨平台分享功能,iPad or iPhone也可以連上進行影音分享,細節設定就不多說了,因為現在0.7穩定版本的FreeNAS都已經中文化,設定很簡單

▲ 接下來就是該試試BT的功能!FreeNAS內建的是Transmission的Linux版本BT程式,這套有用MAC OS系統的應該都知道,試抓了幾個BT檔案,我家是10M/2M中華電信光世代,幾乎可以全速下載沒問題!這點令我相當滿意!

▲ 就算BT全速,CPU佔用率很少高於20%,記憶體就更省了,2GB根本吃不到15%!

▲ 最終全速運轉下,也不過只有36W,換算下來,開機24小時,就算全速跑一天下來也不到3塊錢的電費!
我後來有發現,大概是因為SATA 6Gbps的規格太新了,所以系統尚未正確跑出SATA 6Gbps,後來我試裝0.8測試版本的FreeNAS,在0.8版上,所有的硬體都可以正常驅動,唯一討人厭的是英文介面,再加上預設值並沒有Transmission BT程式,像我這種對於Linux完完全全不懂的人,安裝上會有很多困難,所以還是先暫時使用0.7版本比較OK!
以上就是新主機入手這兩天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