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資料保護備份方案反思

前提:

近來用作備份的外接 IBM 60G 硬碟死了, 在網上做了不少功課。

最先想到的是 Stardom SR3610 外接式 raid1 盒, 但以 raid 1 來說似乎太貴, 不像 raid 5 般要進行 XOR 運算。以現今處理器的速度, 用 on board Raid 作 Raid 1 已經可以, 對電腦的效能可以說是沒有影響。而且外接的裝置開關比較麻煩, 往往要先開後關。 雖然可以有需要時才開可以增長硬體的壽命, 但如果在兩次備份中間壞硬碟的話也會造成資料的流失。我的 IBM 60G 就是在備份時才開而用了六年多的時間。

在思考的過程中, 想到要一個最佳資料保護備份方案實在不容易, 以下為最想做到的幾點:

1) 實時備份
2) 成本低
3) 硬碟散熱優良
4) 低維護時間
5) 重建/備份/轉移資料容易

到目前為止, 還未找到最佳方案, 但初步想用以下方法:

1) 找有 ICH7/8 R 的底板
2) 用單一 200g 硬碟作 os, 分為 60g + 140g 分區
3) 以兩只 160g 作 raid 1
4) 以 Tweak UI 將要備份的東東指到 160g raid 1 上, 例如我的文件, 卓面等等
5) 以備份軟件定期將 160G raid 1 的資料備份到 200G 的 140G 分區

以上面的設定來說, 要三只硬碟全壞才會完全失去資料, 如 raid 1 兩只硬碟一起報銷也只會失去上次備份之後新建的資料。如只有三只中只有一只壞則完全沒有影響。

當然, 用有 raid 6 功能的 sata 硬體卡更好, 但成本是一大考慮, 以 Tekram ARC-1210 4-port SATA II PCI-E 8X Card 計要 HK$3990, 跑 raid 6 最少要四只硬碟, 有錢沒問題...

歡迎大家給我提意見。
2006-08-21 17: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資料 備份方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