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舊電腦是E8400+9800GT的, 用起來感覺稍微不太夠..所以這次就一次衝好一點,
又不想走extreme的變態路線, 零組件都選玩家級的CP值考量, 結果整組下來還是蠻貴的...
下面綠色的是在光華買的,黃色的則都在淘寶上購買,所以有些東西過份的便宜是確實的。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廢話不多說 看一下測試的數據
不加壓,不關Turbo Boost,先找出比較穩定的OC頻率,
測試順序: 進Windows > 3D mark vantage > IBT
(PS:IBT超猛,CPU溫度平時跑Windows約32度,跑3D mark約55度,跑IBT會衝上80度)
I7 960 額定頻率133 MHz * 24 Ratio =3192MHz 倍頻固定24,只調外頻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測下來大約4056MHz可以跑過IBT,所以下修到4008MHz當作操作速度,ES版的能力不怎麼樣,我希望可以上4.2G,但是燒不過,請前輩專家指導下...我是超頻新手,只有在BIOS中調Manual後設外頻,其他選項都給他Auto。

接著使用一些軟體測試
3192MHz跑3D mark06 21936分 4008跑3D mark06 27235分
跟預期一樣,3D mark06在顯示卡達到一定效能後,加分都是靠CPU,我認為是顯示卡已經超過程式所需的最大Performance導致。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3D mark Vantage我測了4056MHz,分數為27992, 4008MHz時則測得27905分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接著換測SSD,這可以說是我的怨念...因為UI太多玩WOW的讀條都要高達30秒以上,現在6秒不到了。
首先用原廠使用的測試軟體ATTO作 SSD test,官方寫Write UP to 285MB/s, Read UP to 275MB/s
從256MB大檔案吞吐開始達到最高速,讀取522~531MB/s 寫入541~560MB/s,G.Skill算是沒說謊。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再用HDD tune標準測試,可以發現前段被寫入資料的地方會掉速。
因為作系統盤,只能讀,不能測寫。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再試檔案效能,最後大致上獲得 讀取520MB/s 寫入490MB/s的數據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CystalDiskMark跑的數據,跟ATTO差很多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OC 4006MHz作Hyper PI 32M的成績是15m 36.235s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Intel Burn Test Pass at 4056MHz, 測試結果Pass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3192MHz超頻到4008MHz後,體驗分數只加了0.1分…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剛組完i7 960+GTX460 SLI+ SSD Raid0~~ 價格略高, 但效能覺得用起來十分滿意

[結論]
使用起來感覺還不錯,尤其是換了Dell 3008WFP後,他的解析度2560*1600,9800GT實在吃不消,
很多遊戲在這種高解析度都要降效能跑,現在完全沒問題了,可以說是自我感覺良好(?)。
上面說的超頻,還請高人指點下作法,我還是很想上4.2GHz....

另外,因為我一直沒研究這段資訊可能lag了,
觀察CPU,平常沒有太多loading時降到12Ratio在跑,
Turbo Boost則會把Ratio從標準的24x調到25x,這設計還不錯。
買ES版實在不得已...本來要等八月底降價買i7 950的...
但其他零件都買好了就只缺CPU,忍不住就網上看看買來用,覺得還可以,沒什麼問題。
2010-08-21 17: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效能 價格 960
首先恭喜買了新的電腦, 其次是為什麼FT02要8000多塊阿? 不是都7000多嗎(是否包括運費的關係).
86200021 wrote:
舊電腦是E8400+...(恕刪)

有上機照片嗎?期待您的照片
2010-08-21 18:18 by kun429
首先恭喜買了新的電腦, 其次是為什麼FT02要8000多塊阿? 不是都7000多嗎(是否包括運費的關係).
==============================================================

中國有些東西賣比較貴,這個Case就是
我在中國工作,這個15kg重的東西總不能為了省1000NT,就要我搬過來吧...

重歸重,不過真的超有質感,風流的感覺很明顯,
機殼下置三個18"大風扇,老實說,就算調Hi Speed,我還是覺得很安靜,
最重要的是他的I/O上置的設計,只能說是讚,買了會愛上。
2x 460 SLi...要是我有這預算會直接買5870或GTX480
雖然SLi對於3dmark這類測GPU的程式會提升效能
但是現在還是有許多Game沒支援SLi,例如最近的太空戰士14,那更不用講其他OLG了
對我來說,單張高效能單卡實用性會比較高
且有雙PCI-E有支援SLi或CF版子價格都不便宜,我寧可拿MB多的錢直衝高階的王卡...
補上一些照片...
前幾天mobile從大陸這一直連不上...

從側邊拍進去...


開側蓋後, 有LED的CPU fan是我另外添加的, 左下角是HDD tray,
設計成這樣有點仿Server的感覺,只有最左邊那個有固定的SATA Port在裡面,其他的是要自己接cable。
最下面三個18"大風扇,前面是霧面烤漆,這台case真的是一拿出來就看得出他的價值!!
用過這種設計後,真的會愛上他。


就是這個設計!!!
所有的I/O從頂端拉出, 真的很方便!!


補上桌面照,左邊是Dell 3008WFP,右邊是Philips 22"...
IPS面板的顯色力,單獨看其實沒什麼感覺,兩台一比真得有差,以後應該不會買TN了。
恭喜86200021大入手好東西~

有些東西在大陸是真的比較貴,

可是在掏寶卻可以找很多東西的台灣沒有賣的...
86200021 wrote:
舊電腦是E8400+...(恕刪)


有錢人...雖然是炫耀文,但整台主機真是散發燿人的光芒丫....

ps.免費處理癈電腦
grason00 wrote:
2x 460 SLi...(恕刪)

grason00 wrote:
2x 460 SLi...要是我有這預算會直接買5870或GTX480
雖然SLi對於3dmark這類測GPU的程式會提升效能
但是現在還是有許多Game沒支援SLi,例如最近的太空戰士14,那更不用講其他OLG了
對我來說,單張高效能單卡實用性會比較高
且有雙PCI-E有支援SLi或CF版子價格都不便宜,我寧可拿MB多的錢直衝高階的王卡...


說的是,如果要衝不支援SLI or CF技術的遊戲FPS,不只是跟我一樣買兩張卡沒用,
像5970或295這類單卡雙GPU的顯示卡,算是內部CF or SLI,也是沒有效果的。

請買單張480 or 5870吧,這是目前最強的選擇了,如果你只玩OLG的話。
更新一下...
魔獸現在支援SLI的樣子..
我昨天開顯示卡狀態顯示,發現兩張卡的GPU在開魔獸時大約同時有40%的使用率(為什麼不是都100%?),
特效調最高,解析度2560*1600,
顯示張數在達拉然,約70~160fps... range超大...

另外新增測試...
SLI在燒甜甜圈用極端嚴格效能達穩定溫度後,主卡約99度,副卡約74度,差很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