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少年前 我靠著自己的摸索才了解電腦在幹麻?
電腦這玩意該怎嚜玩?
隨著資訊的越來越進步 資訊不對稱性越來越低
商家的服務也越做越好 從組裝到售後服務 檢測等.....
電腦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維修服務動輒1000~2000的東西
他已經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 所以價格趨於穩定
因此大家在詢價的時候 應該先問問自己的"需求"
是 外型美觀.體積大小.使用層級(工作需要.學業OR興趣..............)
再選擇自己所想要的配備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使用電腦的時間上
有的人喜歡聽音樂看電視 那該買一個好 喇吧 顯示卡 與螢幕
有的人喜歡玩遊戲 CPU 顯示卡與RAM 才是考慮要素
有的人因為工作需要 因此可以考慮一張好的顯示卡 音效卡 螢幕 軟體.......等
也有一些人喜歡享受超高配備的快感 因此所有的選項他都考慮
很不幸的本人人生中有一個階段剛好是最後一個選項的人
花了大筆的銀子 只為了追求比較高的效能
但是這個社會有許多物品是邊際效能遞減 汽車就是了 100萬可以買到100HP
但是5000萬 只能買到1000HP
電腦剛好是此種產業
前言
一張好一點的
主機板 可以讓主機減少當機的機會 加快開機速度與延長使用壽命
顯示卡 提昇可以玩遊戲的壽命 減少觀看畫面的LAG與提昇畫面細緻程度
CPU 加快程式處理速度 簡少運算時間 提升整體效率..........等
以上3者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價格的分水嶺約在7000左右)
而較大的RAM
能夠減少電腦運算的遲緩與執行更多的程式
以上都可以參考 本身的需求 進而增減其配備價格
根據經驗而言 一台桌上型電腦(不包含螢幕)
15000以內 大約是適用輕度使用者 偶爾用用
使用週期1-3年
症狀:1.2年以後開始老化 3年後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 偶爾還會不堪負荷發呆
15000-25000選擇此種價位的人 必須看需求而定
是要遊戲 繪圖 跑程式 ...........依需求增強其核心配備
使用週期約是2-4年
症狀:4年以後行動收為呆滯,可以持續做保健(升級),以達到行走順暢
25000-35000這個價位已經可以堪稱中高級
各種配備都可以選擇中上程度 5000 的主機版 6000-10000左右的CPU 6000-10000左右的顯示卡
使用週期3-?年
症狀:3年內健步如飛 3年後行走順暢 4年後小心保健依然能夠虎虎生風
35000以上
此種為重度使用者 通往專家之路......

您可能是駭客或是飛彈研究員 電影工作者
因此本人才疏學淺 無法獻醜了
但如果跟我以前一樣只是喜歡享受超高配備的快感
建議您買個2萬的配備
用2年之後再進行更換
其效能會更甚從前
因此我由衷的建議許多人
掌握您的需求與脈動
再加以選擇您所想要的配備
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PS.研究報告指出有80-90%的電腦使用者 無法發揮其電腦效能的30%

而相信你是聰明人吧!!知道該怎嚜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