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黃金比例
DIY電腦時 這是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
不論低 中 高價位的電腦 還有頂級電腦
DIY時 有人注重CPU 有人重顯卡 也有人重視MB
而不管您重視那一個都一定會出現相互餵不飽的情形
比如中級CPU+上普通MB 顯卡 就會出現DIY時浪費了CPU的價值
又有人重視MB 那又變成了 CPU 顯卡 用上這張MB多餘了
顯卡也可能如此!
所以DIY高手除了要克服硬體衝突 及 硬體相互支援外 還有就是電腦的用途
當然這比例只單純討論 CPU : MB : 顯卡
因為文書機與多工用的比較沒有 顯示卡上的問題 所以我們談論的是遊戲機
如何比?
CPU價位 : MB價位 : 顯卡價位
比如 4000 : 2000 : 5000
= 4:2:5 這樣一來不論DIY遊戲機中高低價位電腦 加上自己的預算就可以直接換算出來
大概就知道可以選擇的型號有那一些了
以下比例是由 ACER AUSU hp 他們稱為電玩機由15000~60000換算的比值
最小的總和比值是 10:6:5
比較不同的是 ACER 重顯卡3:2:2 hp重CPU 2:1:1 AUSU 重CPU 5:3:2
唯一的遺憾是我沒辦法一一用3D make 06 來實際測出 CPU 與 顯卡 相互餵飽的情形 還有MB!
而我比較偏向顯卡比例是4:3:4 這樣的比例 原因是當就電腦跑不動了 升級的大多是顯卡
那我一開始就直接上一張好一點的顯卡 跟汰舊換新價錢比較起前後張的顯卡來也差不多
所以下一次升級當然就是換整台囉 也省的再升級的價錢
接下來就換在這裡的高手們表現囉! 當組電腦時你們心目中的黃金比例呢? 著重於CPU還是其他呢? 原因?
應該這麼問...
如何要兼顧到 "效能" "往後升級" "最高C/P值" "使用年限"
組出1台理想的遊戲機
一般遊戲玩家 大約3~4年就會淘汰掉舊有的電腦或是升級!
砍掉重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如果可以用最少的錢"升級"舊電腦 來達到更高效能似乎更重要!!
(小弟覺得這樣會更有價值)
假如現在要組一台遊戲機!
預算先不說 但讓板上的達人組一台效能中上就好
(不需要組到神人級...一般中度3D遊戲就足夠 )
我想一般遊戲機應該不需要組到3~5萬的I7 來刺激我們這些窮人吧

想請問板上的達人 會怎樣去組一台遊戲機呢?
PS:一般組一台電腦(主機)大約都1.5W~2W左右.
超過似乎只是將CPU跟顯卡更往上推或是增大電供的瓦數!!
不過3~4年後又會發現 當初買的硬體再對付新的遊戲時候又開始略顯不足...而再花一筆錢去升級
這就是電腦的無盡地獄阿~~~~~

sky林 wrote:
DIY 黃金比例DI...(恕刪)
我也有 CPU 跟 GPU 搭配的疑問, 也就是 CPU 提供的資料來的及 GPU 的運算嗎? 因為了解這點才能去知道
升級的費用要花在哪裡!
例如我在用惡靈古堡5的 BENCHMARK 時 CPU 效能到72%, 這樣來說是不是 CPU 還餵的的飽ATI5850 顯卡?
目前 CPU 是 Intel Q8400 若 換成 Q9550 BENCHMARK 成績有辦法在提高嗎? 也就是 CPU 跟 GPU 的搭配
還真的是搞不清楚,希望電腦專家能教導一下. 以我的情形是換 CPU 呢還是在買張卡來 CROSSFIRE ? 我只是舉例
啦! 真要下手還是要三思...小惡魔趕快離開~~~

(等級也就才三級,高階,中階,低階。)
如果組個中價位好了 問題還是很明顯 同樣幾個人花一樣的中價位來組
一定有能會組出效能比例好 所以你的中價位的比例是多少呢?
(一般遊戲玩家 大約3~4年就會淘汰掉舊有的電腦或是升級!)
事實上 如果 有了黃金比例 在升級或組電腦時 就有了機本的比例可以換算
到底對舊電腦有沒有升級的必要 如果沒也了 那升級就沒有意思了
(不過如果可以用最少的錢"升級"舊電腦 來達到更高效能似乎更重要!!)
舊顯卡+上升級的顯卡價錢 也差不多一開時就買一張不錯的顯卡價錢
且升級了過不久舊電腦壞了又要另外花錢 或 mb cpu跟不上 整台換掉時
升級的顯卡要留著用 還是換掉呢?
我覺得我應該簡單的補充一下黃金比例了意義
DIY時 CPU 與 顯卡要盡量餵飽 用最低價格選一張MB能發揮CPU 與顯卡的效能
就樣就會發生 CPU + MB + 顯卡 = 高C/P值效能的電腦
如果高手們能分享一下自己的黃金比例 很快的就會知道原來自己DIY時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