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阿嬤蚵仔煎電腦"玩更大的宣言...60244後續追蹤

這兩天看到阿嬤蚵仔煎電腦事件在咱們01炒得沸沸揚揚,小弟不禁想起月前發覺得怪異的匪夷所思的60244宣言
,想說再來了解看看有無後續發展...
想不到該組織已從1000支的配額,變成5萬支哩!

好個藉公益之名行推銷之實,愈玩愈大哩

小弟原文
2009-07-29 14:40 發佈
仔細看完你文中的各個link,說穿了不過就是弄個好聽的名義,來為商品找出路兼打知名度。
或許有人不懂其中的邏輯在哪,我來簡略說明一下:

產品行銷-->賣給誰:學生

要怎樣才能讓學生買?-->家長比較有錢,所以家長才是真正的消費者

如何讓家長相信這是個好商品?值得買?-->尋找公正有力的人士或機關做背書

什麼是「公正有力的人士或機關」?--->政府機構、慈善團體

很簡單的邏輯流程,寫到這邊答案就出來了,以這個案例來說,其中的政府機關當然是教育部,而慈善團體就是那個基金會了。
若依我個人猜測,我會說那個基金會跟廠商一定有某種程度的關係存在,甚至以一般情況來說,我懷疑它根本就是廠商所設立的,因為在台灣要申請成立基金會實在太簡單,而且一旦申請通過還可以把基金會的名字取得非常好聽動人。若廠商想用這種方法,以最少的經費達成宣傳產品的效果,甚至進而能夠賣出商品,那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並且據筆者所知,這樣的方式早已屢見不鮮。

(題外話:有心人可以去查一下台灣倒底有多少個「慈善基金會」--保證數量讓你嚇一跳!)

打著公益的旗號,又有政府機關背書,還有什麼行銷方式比這更划算而且具有公信力?
這樣的做法跟許多小吃店掛滿美食節目藝人到訪的照片,心態是一樣的,無非是為了藉以取信消費者來營利賺錢。

只是,上述作法一旦有什麼問題政府機關就必須背黑鍋,被質疑「利益輸送」罵到臭頭,所以據我所知很多機關一般是不太敢做這種背書的。然而以教育部為例,畢竟他們只管教育,沒人懂得行銷(或者說:也沒人專門審查這檔事),因此常常莫名其妙就成了冤大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