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限購入花的錢一定比較高,因為一個人會考慮到年限,電腦一定想組很好,然後想稱個4~5年或更久
以價格的話算是CP值比較高,大部分的人都是以價格入手居多,現在兩萬元以內的主機,8成以上的線上遊戲都能玩了
我組裝電腦都以市面最低階規格去配,今年可能會在組一台預算6000元的主機(沒光碟機),因為目前使用這台四年前的電腦,都已經夠用了,我也不用以年限跟價格購入,我只要選DM上最低配備組裝,我就不相信這樣組起來沒四年前電腦好
處理器 AMD X2 5000
記憶體 威剛 A-DATA DDR2 800 1GB
主機板 ASUS M2A-VM
硬碟機 Seagate 160G SATAII 8MB
電源 350W
機殼 可用就好
總價:約6000元 預計用2年~3年淘汰
理由:因為花少錢就有很大的升級爽度,3年淘汰一次只需花約6000元,也不用擔心跌很大!因為跌不下去了,只會在DM上消失XD
其實版主你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提問,你可以問大家的電腦配備跟使用幾年淘汰?為什麼淘汰@@?
其實你電腦用七年老實說不會覺得誇張,因為可能你沒在玩線上遊戲,只有聽音樂上網而已吧!
我表哥那台我高中他就買了,至少有十年之久!因為他用來聊天上網,如果以現在組一台十萬的主機,兩台互尬即時通聊天,我真的看不出哪台會比較快XD
以下是之前查詢的價格
---------------------------------------------------------------------------
CPU: Intel Core 2 Quad QX9650(3.0GHz FSB=1333 L2=12M )45奈米四核 34500元
MB: 華碩MAXIMUS EXTREME N/A
RAM: G.SKILL GS 芝奇最頂級 8G DDR3 1600 7-7-7-18 (2G*4) 45000元
HD: Sandisk -5000系列2.5吋~64G(SSD)固態硬碟 SATA 52580元
VGA: 華碩EN8800GTX/HTDP/768M 23000元
POWER: ENERMAX 保銳 GALAXY DXX 1000W 13000元
機殼: Thermaltake 最酷炫手工水冷機殼!! 劍俠(VD500LBNA) 22000元
2008-02-26 約190080 沒加主機板就快破20萬了
老實說...這篇與本文原意失焦很多
是我的錯
沒把文章寫好
大家看到標題就一昧的往年限議題猛打...

本文的初衷
是以考量年限→作用→ 經費循序下去
並非單存考慮到只使用幾年
老實說這樣很膚淺...連小孩都知道電腦進化是飛快的
我如果發這種文豈不是來01討打

首先思考我買這台電腦大概要用幾年----目標
初略配出清單----作用
總結預算---經費
就像程式一樣...哪個地方error就繞回去改
當然目標年限修改一定比較少
讓經費有較大可接受的浮動空間
舉例來說...我買Q9450這顆CPU
因為我看上它兩個特點
1.四核心
2.12M快取
理由1
未來架構...一定是多核為主軸
理由2
快取越大越好大家都知道
可是快取是很傷成本的部件
現在做到6M我想INTEL也快撐不下去了
印象中下一世代的INTEL CPU
把記憶體控制器從北橋轉進CPU藉此降低L2需求
消息沒去確認過不清楚是否正確
而此類介紹在小惡魔電腦教室有提到
有興趣歡迎自行爬文
我不知道下一個世代如果真的加進去記憶體控制會不會更好
但是我知道這是現階段最穩定的成果
理由3
小弟我剛換新電腦...滿足虛榮心 ← 有時候真的不是需求
理由4
我雖然平時用不到這個全部效能的一半
可是通常有需要的時候就是急迫性需要
看人...也許有些人不覺得
----------------------------------------------------------------------
文章一開始想法就是這樣...
也許我表達與撰寫能力都不好...大家與我的本意有一段出入
我那台電腦說真的只是想打造一台全方位家庭娛樂機
我不需要跑最高效能
但是一定要可以執行
因為剛裝好...大家覺得他很強
光環會隨年齡減退
還是一句話
夠用就好
適合自己才是最棒的
只要不壞掉,7年、8年、10年想用多久就用多久
再來就是外在因素,系統設計商、軟體設計商、硬體設計商推出新東西,迫使你去更新你的電腦
微軟沒幾年就推出新的OS,一些應用軟體每幾年就給你出個新版,電腦硬體每幾年就推出新東西、然後又改個規格,讓你無法拿新硬體更新在舊的設備上
在幾年前誰會想到現在會有BD、HD的影片,你想看這些高畫質影片,想用N年前老舊電腦設備播放,抱歉電腦效能太差無法播放
說不定幾年後網路傳輸出現革命,推出更快速的傳輸介面,舊電腦無法支援,一樣要購買新電腦
舉我自己的例子
四、五年前花了快3萬組一台當時主流的電腦
現在呢?
要看一些1080P的影片,CPU效能不夠強,播放時CPU使用率100%,某些影片還會造成影音不同步
遊戲方面,想玩GRID這套賽車遊戲,抱歉顯示卡不支援Shader Model 3.0無法執行,加上硬體插槽介面改改朝換代,想升級1.花錢投資在過時的舊介面設備 2.砍掉重練,整組換新的
當然啦,這台上上網、處理一些文書軟體、用PhotoShop修改一些檔案不太大的圖檔,綽綽有餘
不知道幾年後又推出畫質更好,需要更好的設備來播放的影片,你目前的配備撥不撥的下去還是未知數
說不定我現在花你的配備一半的預算可以達到你目前正常的使用需求,但幾年後你的配備是否可達到當時正常使用需求還是不清楚,但我有你當時另一半未花費的預算去組當時代的硬體,而且效能還是你目前電腦的N倍
的確.一般人在組電腦的時候最正確的方法不應該以價錢為優先考量.
應該說,單用價錢考量是一種暴發戶的作法...
今天我能拿出2萬元,不論需求為何,就全部把它花光光.
或是
今天我只能拿出5000元,為了遷就這預算,也許只要再加個幾千,就可以讓系統壽命延長更多.
我覺得應該以用途為第一優先參考比較好.
有了用途,年限也會比較好抉擇.
不然要是先以年限為主,從瀑布模式來考量,那這樣子需求會比較不明確.
需要回頭修正的機率蠻大的.
但是如果以用途來決定的話,這樣子的需求就比較明確了.
比如,
1.用途:文書機、書房上網用、平時看看影片(決定大致出規格)
2.年限:預計使用3年(通常用途決定之後,為了該用途產生的硬體配置都有個2~3年的有效期,除非年限特別短或長,才需要回頭作修正)
3.預算:在這個地方,預算幾乎以經可以直接決定了.不會有太多選擇,了不起就是不同廠牌周邊設備.或是同規格,但是高一等級的零件更換.
hbscmgiy wrote:
是以考量年限→作用→ 經費循序下去
傑洛士 wrote:
電腦要用幾年,最大決...(恕刪)
我的觀點是...數年前BD與HD還在研發
誰勝誰負都還不明朗
到現在HD承認潰敗
不然現在市場要明朗化還得等一等
就像當初DVD交替VCD的地位吧
VCD/DVD一定程度上仍有不可或缺之地位
BD普及是遲早的
不過在我看來...還早
等個一兩年吧
那時應該是可入手價位
新衍生設備是大家無法避免的
但是出藍光之後以前的舊電腦就全部無法支援了嗎?
其實...還是可以買台外接式回來用(我是不想把新的東西塞進舊機殼裡面...)
在新世代光碟的戰爭已經沸沸揚揚吵了幾年了
只要電腦一開始不要買太差
我想一兩年前的電腦應該不成問題
再者個人覺得一台電腦可以用7年的人
不會去想到搞FULL HD
電腦能用7年表示他要求不高
那種人用電視大螢幕配撥放器感覺會更實際點
而軟體這個東西呢也不是說想改就改...
大多數的軟體廠商都要賺錢
一個大眾軟體出個硬體支援普及率不高的軟體
只是減少自己賺的錢
像那個有點軟...其實沒有很超過
已經是砲聲連連...如果有更甚者...

東西都是一環扣一環
任何一個環節想改變環境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像DOOM 3剛出來...想跑的順根本是強迫你換硬體
但...我還是有辦法用P4 1.8G + MX400 +RAM 512 玩得很愉快
需求與習慣再加忍耐力與現實
大多數人不可能為了嘗鮮而去換一台電腦
那就直接以他的需求去組電腦就好,根本不用考慮年限
需求→預算去組電腦還是最直接的
組當時候主流配備,不管是價格效能上都能取得一個均衡點
以年限考量,未來根本是個未知數
再說需求不高的人,根本不會花太多預算去計畫這個配備是否可以稱很多年,他只要想著目前的東西達到他的用途就好
BD-ROM可以裝沒錯,但是太過老舊的CPU撥不撥的了又是一回事
以年限來設定電腦的搭配,或許以你自己的需求你認為很好,但把未來考慮進去只是會有太多變數
你可以想想看N年前的電腦到現在的結果是如何
舉例好了...
A:我想組一台可以用7年的電腦
店員1:嗯!你的用途呢?
A:只是上上網,打打WORD,看看影片
店員1:就推薦目前一台萬元初的文書機
A:可是我要用7年耶
店員1:那就用目前頂級的配備好了,要3萬多喔
A:那我還是買1萬元出的文書機好了
結論!買一台3萬的文書機要用7年你花的下去?
B:我想組一台用7年的電腦
店員2:你的主要用途是?
B:玩WOW跟之後要推出的星海二還有Diablo 3
店員2:可是那些遊戲還沒推出根本不清楚他的需求配備是什麼?而且某些遊戲對硬體的需求太重了,可能一兩年後出的遊戲你現在組的電腦跑都有點吃力
B:是喔,那幫我估一台可以玩WOW比較順的機子好了
店員2:那我幫你組一台主流2萬的遊戲機好了
結論!花7年預算去組一台當時頂級的遊戲機,還不如分擔預算每幾年更換一次
C:我想組一台用7年的電腦
店員3:這台電腦要的用途?
C:玩玩一些遊戲,還有當作影音播放機用
店員3:還是端出主流熱門機
C:可是我想用很久耶,這些配備夠用撐到7年嗎?
店員3:那就組目前最好的CPU最好的主機板...etc 共快4萬夠你撐7年啦 買到賺到
過兩年後,A繼續乖乖的用著他的文書機看著高畫質影片,B跑來一樣花了2萬抱走了一台主流遊戲機,C當然一樣用著那台要用7年的電腦,但是某些遊戲已經跑不順暢了,影片依舊可以看
又過幾年推出了更高畫質的影片A電腦不敷使用,於是又花了1萬出買了一台電腦,B也一樣每2年換一台,C又花了大錢買了一台可以用N年的電腦
由上面的唬濫故事結論
1.組文書機考慮啥年限.......一樣到用途面上
2.遊戲機 已使用年限來限定組遊戲機根本不合需求
3.限定年限終究一樣要考慮預算、用途上.............而且又不是一堆人只考慮預算上,很多問菜單的都會問到使用用途是什麼在去幫他搭配
唉!我認真了.........
傑洛士 wrote:
你說一台電腦可以用7...(恕刪)
您先消消火...
我能請您先冷靜把我的文章看完嗎?
你所說的觀點立場我懂
可是您真的了解我的想法嗎?
有無斷章取義呢?
請您把我在第5頁的答覆再看一下
別被自己既定想把束缚住了
我所說的7年並非絕對
而是可修正的
現實面可行才可以去做
再者...以文書機而言
您真的相信7年後跑文書會需要現今怪物級電腦嗎?
遊戲機...您智慧應該懂我意思的

而我回覆您的地方
是指
如果以一台電腦可以用7年"不換"的人
表示他偏重的習慣並非"非要怎麼做"不可
而是折衷方案
1080P到目前而言
對很多人來說都只是聽說而已
我本人也是
有DVD就很開心看了
我是屬於劇情比畫質更重要那一派
我不覺得DVD畫質滿足不了我的需求
但並非覺得進步是錯的
您說的壓低配備需求
以較少的預算
服役較短的時間
使永遠電腦跟隨在主流後面
這我當然懂
而本文的觀點也沒有否認它的價值不是嗎?
內文搜尋
X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