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像 wrote:
呃...你講的那是洞洞卡,用來輸入用的...好像沒有特殊名詞
字型卡這個東西如果我沒記錯
應該是以前有個中文加速卡甚麼的鬼玩意...
ET4000好像就是這種功能的?還是ET2000?太久了,我記不太得了
印表機裡面也有字型快取記憶體,協助印表機處理字型輸出的
印象中EPSON早期的龍魚系列好像都有這玩意,不過太高級,我沒用過~XD
你記錯了
字型卡是以前硬碟不普及、軟碟速度慢的產物,中文字型資料對當時電腦來說是相當大的負荷,開發公司(如國喬、零壹)把字型檔案資料燒在 ROM 上頭,插在 ISA 上頭,這樣只要讀進磁碟片上的中文系統主程式就好,字型資料就到卡上去抓。這就是最基本款的字型卡。
後來倚天會大賣就是因為他們的飛碟系列把字型資料寫到軟碟上,字型運用彈性極高、生產成本低廉,主程式執行效能又大大精進,所以很多人盜版(字型卡怎麼盜?門檻可高很多,字型檔只要 copy 就行),進而造成大流行。
倚天也有卡版的中文系統,卡版終究是硬體 I/O,比軟硬碟都快,可以輕易實作向量字型,所以多半都是大公司或專業領域使用,後來隨著技術進步,卡上開始整合其他的功能,最常見的當然是整合顯示卡,成為最早的中文顯示加速卡,例如 Tseng 公司的 ET3000/4000 VGA 顯示晶片就曾經被整合過,當時一張倚天的彩虹系列(整合 Tseng的彩色顯示卡,含雷射印表機埠)要價可是好幾萬。
其他也有把 RS-232C (更高檔的還有 buffer)、 LAN、甚至硬體鎖作上去的產品。
後來隨著主機運算效能增加,字型卡這類高貴產品就漸漸消失了,PC 上轉為字型檔效能就足以讓人滿意了,不過印表機還是有「內建字型」(多半是英文,很少有內建中文字型的印表機)這回事,可以加速系統的運作,所謂的內建字型,就是印表機裡頭也有個字型 ROM,不過中文環境下的內建字型印表機通常不實用,完全看中文系統怎麼驅動它,沒支援驅動的時候,這些內建字型就跟報廢沒兩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