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y wrote:還記得之前看過 di...(恕刪) 主要是因為高轉速下的強大氣流所造成最好的避免方法是像樓上的大大把上蓋打開來使用如果再取下托盤會更佳不過在此我要替光碟機說句話愈做愈快是提高了方便性但是不能一味的姑息碟片廠不依照規格書的碟片強度來用料只會偷料使得使用者爆片後都怪到光碟機的頭上來是不公平的
我在光碟機與光碟片產業都待過幾年,也碰過幾次這種反映。這問題的起因其實是光碟片,但是光碟機也是可以設計到能防止大部分的爆片狀況的。一般來說,光碟片的 PC (polycarbonate) 原料如果不純,或是製程中脫水乾燥過程不完全,光碟片都會比較脆。一般人也許難以想像,但一片製造良好的光碟片,是可以幾乎完全對折而不斷裂的。其實將光碟片對折是我以前公司 QA 檢驗每批光碟品質的標準程序之一。有這種韌性的光碟片,可以想像是很不容易碎裂的。當然在光碟本身材料特性之外,如果沒有強大不均勻的外力,材料再差也是很難爆片的。這就牽扯到光碟重心偏移、碟面平整度、中心孔偏移,以及光碟機夾片機構、主軸馬達伺服控制設計等等。愈均勻的光碟片也有愈高的共振頻,也就愈不容易造成過大振幅而破裂。但理論上即使是很爛的光碟片,當振動愈來愈快也愈大時,光碟機讀寫頭應該會先追不上振動,伺服機制就應該要能自動降速。要操到爆,除非片子太爛,應該光碟機設計不良也是脫不了關係。因此要發生爆片,片子爛一定是首要條件,但若光碟機沒有失控,應該還是不容易發生。一片光碟外徑大約 120mm,內徑 15mm,厚度約 1.2mm,重量約 16g,50X 讀寫時轉速約 10,000 rpm。版上若有動力學高手,可以試著算算均質狀況下材料承受的最大拉力,以及假設一些少量偏心或不均質時造成的瞬間最大加速度下拉力的差異,應該還蠻有趣的。
skiiks wrote:所以pioneer光...(恕刪) 蜂巢設計是沒有的樣子沒錯不過七個凹槽降低亂流還是有的~至少我手邊這台有!也有保麗龍包住頭尾(雖然挺薄)當初買來還想說怎麼被鑿子敲過~還敲得那麼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