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探討如何讓電腦輸出的音效品質更...

Atayal wrote:
你在文章中提過的調音...(恕刪)


說真的... 本人很討厭這種做法... 就像你說的~ 相信原廠設計!!!

如果一個人搞清楚了~ 焊錫多一公克少一公克~ 焊溫多一度少一度都會造成音色影響的話~

也沒有原廠那麼好的設備去判斷兩顆元件的特性是否很接近.... 也就是這樣玩很容易失去產品價值!
更別提可能搞到最後~ 左聲道跟右聲道聲音不一樣.... 然後自己又感覺不出來

人的手不如機器啦!

我在前面所提到的任何一點都沒有說"建議"DIY加工任何組件!

我也不建議任何人去花超多錢去買發燒線! 那是因為小黑線還沒有想像中的爛~ 但是他也沒有想像中的好就是了!
如果一個人知道了~ 自製電源線連鎖的鬆緊度都會影響到音場表現的話... 誰又能說自己一定抓得到那個最佳值


電腦主板的確不是很好! 但也有好的吧 EVGA跟DFI的音效表現應該比較好!


都說了~ 這種東西沒有絕對了! 聽不出來喇叭放在玻璃木板地板上的差距的話~ 那就真的很幸福呀!
不過要清楚設備到底靈不靈敏.... 喇叭一定靈敏不過耳機

探討是因為很多人感覺的出來差別~ 不是自己說"木耳木耳" ~ "設備設備"就好了~ 在那邊自我催眠就好~

有人在討論HTPC~ 也有人在討論Hi-end HTPC的

要知道~ 一個會調音的人可以讓百萬設備輸給幾千塊的設備~
就好比用一條超級爛線! 銅純度50% 然後剪10公分或10公尺當電源線~ 表現能好!!?

讓任何一組設備產生刺耳的聲音都是可能的吧~ 靠線材+墊材就應該辦的到
在下提供一些我所知的,如有錯誤,請多多指教~~

高頻訊號與低頻訊號,在一條導線傳導中,低頻會在導線中心,高頻會在導線外圍,低頻訊號放大對擴大機來說需要更大電流,加粗導線單位線徑有利於低頻傳導,所以市面上有些線材中心部分用較粗的銅線與較細的銅線混編,來達成高低訊號傳遞延遲或超前問題。

銀線並不是會失去低頻,而是線徑製作問題,當如果它也是中心導線加粗,再用多條細銀線編成,結果也是會跟銅線低頻表現一樣好的,而且在相同線徑下,它的衰減更低;但是鍍銀線就不一樣了,畢竟,它只是鍍在銅線外圍...如何讓鍍銀線或其他材質導線能達成減低時差問題,就關係到導線製作方法,例如編織方式,細線粗線比例,都是線材廠研究與know how。

再來,線該用多長,不該用多長,一條好線,越是能相容於您的環境,太敏感的線與設備,簡單說,就是對環境干擾抵抗較弱,您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去改變設備的位置或導線長度,或任何小細節,如牆壁電源、接頭、線材...

當您環境都很純淨時,設備還不一定出好聲,因為還有空間學,聲波反射。

數位系統與類比系統除了基本電路結構不同,數位系統帶來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空間相容性,這對於一般無法在家中挪出一個乾淨的空間來擺放影音設備的人,是很有效率與節省時間的設備,一般使用者可以簡單設置它的位置,來達到它所需的聆聽空間,所以很多使用者,買了高階的類比設備,卻因為缺乏空間擺置經驗,而無法使設備達到最好的表現,這我相信,這是很多人花大錢,買了很好的設備,卻無法讓它像在賣家的聆聽空間內,展現那無比的個性與您喜歡的聲音都有的經驗。

電腦要出好聲,表現得有模有樣,我相信不難,因為很多高階音效卡,都有很多訊號處理方式,例如透過光纖,讓電磁干擾無法作怪,因為記得,只要有高速訊號處理元件,就會有電磁干擾,就像電腦超頻,電磁干擾就會變高,如果您的音效卡電磁相容太低,那結論就是一定受干擾,但是,除非有很大的誤動作,不然透過解碼器輸出的結果,就是您根本聽不出有多大差異,這也是數位系統的好處。

類比與數位都有空間擺置的樂趣,像YAMAHA就有一套多單體的數位音響,也給您一支調音棒,讓使用者輕鬆調教;而類比2聲道,就多了與空間反射拉鋸反覆調教的玩法。
butaisno1 wrote:
在下提供一些我所知的...(恕刪)


基本上所述的觀點都沒錯~

不過銀線就是因為貴~ 所以通常沒有很高價~ 低頻不太容易出來這也是真的吧? 越粗就越貴了~

"太敏感的線與設備,簡單說,就是對環境干擾抵抗較弱"
我想這邊有爭議, 敏感不一定是干擾抵抗弱?

就很像提到擴大機好了! 如果兩台完全不一樣音色的CDP~ 接上同一台擴大機~ 結果聲音幾乎沒差~
這就能算是干擾抵抗強? 有點不太合理

而且這些是在喇叭之下才比較有環境因素~ 如果是耳擴的話~ 只接耳機~ 然後兩台CDP~ 聲音一樣~
這台耳擴真的是好東西嗎? 我想有爭議

"例如透過光纖,讓電磁干擾無法作怪,因為記得,只要有高速訊號處理元件,就會有電磁干擾"

不過以前面那位說到Jitter的說法~ 這反倒有可能造成數位失真?
這部分我沒有研究了~

我是覺得 "不一定是數位完全了杜絕了電磁~ 而是電路面積小而造成電磁干擾降低"

另外純數位輸出好像真的會失去不少感情吧? 好比用藍芽這種傳輸的~ 光纖跟RCA都只能算半數位

所以後面還要靠調音調整回來~

音響行老闆只會說"有沒有發現現在手機的聲音就是沒有家裡電話好聽"


多謝回復了! 謝啦
gouki201 wrote:
說真的... 本人很...(恕刪)


任何設計良好的機器在電源部分都有穩壓處理以及雜訊抑制電路,像SEM和XRD這種精密儀器都沒在用發燒電源線了,對音響來說會有差? 如果電源線會影響音色也不會差在最後那的1.5M的發燒線,你當牆壁裡的那些長達數十公尺的一般電線不存在? 誰在自我催眠? 你要不要研究一下家裡哪個插座聽起來比較棒?

要知道~ 一個會調音的人可以讓百萬設備輸給幾千塊的設備~ <--- 還真的沒聽說有這種事

就好比用一條超級爛線! 銅純度50% 然後剪10公分或10公尺當電源線~ 表現能好!!? <---這是在搞破壞把

讓任何一組設備產生刺耳的聲音都是可能的吧~ 靠線材+墊材就應該辦的到 <--- 線材+墊材不具備對全系統決定性的影響力
gouki201 wrote:
基本上所述的觀點都沒...(恕刪)


線材部分,您要說的是"通常沒有很高價的銀線,低頻不容易出來"嗎?應該是說"只要是銀線,就沒有低價位的,以我來說每公尺130元以上的線,就算高價位了,哈哈,貴不貴,平不平價,還是個人觀念問題,因為很多音響雜誌評比的所謂平價且低頻"無所謂的不見"銀線,每公尺卻達500~1000元台幣以上,所以囉....

關於數位我就提到了,只要有高速元件存在,就會有電磁干擾,所以說,我並無說數位完全杜絕了電磁干擾,而是數位電路在設計上,本就考量電磁干擾部份較多;至於面積大小是有關係,但可以在PCB電源與接地舖銅上做層別排列與相當比例的舖銅設定即可改善,這只是電路不同所需做的考量部分不同(類比電路也是要考量電磁干擾與相容部份的)。

而數位系統造成所謂失去感情部分,只是因為雜訊抑制,讓噪訊比提高,像熱愛LP的玩家,就是喜歡純類比的環境噪音,感覺較合乎常理,以前錄音室未較現在發達時,本身錄製出來的音樂就帶有雜訊,這些訊號可能是設備的背景雜訊,也可能是空間反射的訊號,現在數位科技的發展,也是為了不想讓這環境訊號出現在成品上面,目前我所知的,數位化幾乎都是落在前級或訊號前端處理部份,後端放大,還是以類比為主,有人喜歡明確的聲音重點強調,如電影~就會使用數位系統來達成,有人喜歡忠忠實實將設備宣染或錄製時特有的訊號絲毫不減的播放出來。

老實說,之前聽過數位系統撥放音樂,讓我很訝異,並不會像人家的說數位系統會失去感情,至此我對數位系統改觀,這純粹是設備廠商研發團隊下的技術與系統搭配得宜。

其實,您最後一句我不太懂您意思,既然您認為數位已經將感情部分失去了,那怎會又靠調音調回來呢?
簡單說~前端失去的訊號,不可能在後端重現,您所重現的,都是您想要的重現,而已經不是它原來的部分了,這就是使用者的調味,況且,說句很實在的話,如果不是身在錄音室的人,不可能聽到接近原汁原味的音樂了,只能說您我較喜歡何種表現回來,不喜歡何種表現出現。

以上我想表達的是,您想要什麼聆聽空間與您有甚麼樣的聆聽空間,選擇適合的設備,了解您選擇的設備有何特性,並發揮它們的強項,即是如此而已。
Atayal wrote:
任何設計良好的機器在...(恕刪)


首先! 謝謝回應了!

電源像水流一樣~ 而線也有電容根電感之類的效果存在~

那數十尺的線沒有想像中的濫! 但也沒有想像中的好!

所以經過還可以的那段~ 流到排插電源線的電也算還可以


搞破壞? 但他也合理呀~ 沒人說電源線只能用1.5 1.8米? 這根本沒有絕對的才是

另外具不具備是在測試之後才能說的話吧?


我說的50%銅是在說 "現在的線" VS "8N純線"~ 這個也就像是黃銅跟紫銅的問題

小黑線也許只到4N~

純度就像高速公路上面有石塊的多少~ 石頭越多開啟來越不順是一定的不是嗎?

8N VS 4N ~ 然後結構粗細蕊心一樣~ 不會比較正面?
butaisno1 wrote:
在下提供一些我所知的...(恕刪)


失去的感情~ 有時候低頻是因為太過於凝聚而人感覺不出來~

所以可以讓此低頻變的崧散就會變的溫暖之類的~ 的確是有這種弄法!

不過的確是沒有那麼完整~ 至少可以把一些低頻拉出來是真的~


是沒有用過純藍芽去弄過~ 但你聽過的數位系統的確是有藍芽輸出之類的嗎?

又或者無線訊號? 光纖跟RCA只能算上半數位吧 只要有用到線
十全線= ="
我都只買的起手工線說
廠線一條都要上萬說
小的目前還差一條還沒升級
但公頭需要L型90度直角的
不知ATL牌的紅銅插頭好不好用


....這.....有一點點..火藥味....好了啦..大家都是想要聽到以自己買的東西可以發揮更好的音質而去努力的..不是嗎... 我會買現在用的音響是我以前的朋友在開音響店自己去店裡看看時買的(目前己用了8年了)..音質真的很不錯,害我對其他的電腦喇叭都不太滿意,但現再的電腦喇叭越做越好,也不會輸給入門級音響了...這是我的感覺啦..
axxx007 wrote:
十全線= ="我都只...(恕刪)


ATL的東西還可以~ 不過總覺得有點太貴了~

這個品牌是註冊在德國的台灣品牌~ 但這顆頭是大陸製造的~ 之前看過人拆開來過 看到有MIC= =" 壓成本吧

主要是紅銅算可以又還不錯用~

如果買這種頭~ 建議買的時候就請老闆做唷^^~ 因為自己掌握不到鎖的大概最佳值

感覺能不買90度的盡量買普通版的比較好説~ 自己感覺是這樣


紅銅知道特性嗎? 他偏暖然後動態大~ ATL的紅銅算還好一點~ 算比較有韻味~

另外一個比較便宜的品牌就比較吵~ 整個系統都用ATL紅銅的話~ 比較容易過暖~ 也許有點暗

一部份用是不錯的! 紅銅很直接~ 層次比較出不來~ 也許就是泛音不多



... 但盡量還是買廠線會更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