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問一下這東東的加工方式..

無忌天子 wrote:
加工方式....都用...光學投影磨床+治具磨床....
.....線切割在很多地方精度跟不上要求.....只能做一些不重要的模具零件.....


這樣說會讓做線割的很傷心啦!

無可否認用研磨方式完成的模具零件具有極佳的表面粗糙度,機械性能自然就上去了。
但是好的線割機配上經驗,還是可以完成±2μm的工件。
而且非單純幾何形狀的孔,研削做起來比線割吃力吶~
我想還是以低成本的方式作出差不多的效果就可以了
先雷射後沖孔跟鑽孔看起來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明天再來去問問放電加工跟蝕刻台南有沒有協助廠商
發這篇文學到的東西真多..
我加入收藏了
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幫忙腦力激盪
很愛惜自己用的3C隨身物品 故割愛時狀況幾乎是保持完好的 台南市可約面交取貨
雷射切割沒問題的....
很常玩那麼薄的工件.....
1mm的孔徑很容易達成.....
至於毛邊就看人調整了.....
以打件用的鋼板來說,尺寸和孔數都是這個的十倍不止,價格大約是一片 5000 吧。
問題是你只要一件?那就有點麻煩了。
如果今天是要一堆不同的 BGA 用鋼板,全部放一起請人家做,平均起來一件也是 500 以下。
回樓上的朋友,
您真有概念哦~
如果以樓主的需求, 單價真的很高很多,
若一單次切割多種不同型態的BGA植球鋼板, 再以後製程裁切成需要的尺寸, 倒角位置與方式, 這樣平均下來的單價會低很多, 單次多工, 與單次單工, 這方面的成本當然是前者較低囉~
但看依樓主的需求, 這方面應該不會有,
所以付出的成本真的很高很多~


看來樓主有多種選擇囉~

如果這個治具只是要拿來排錫球, 只要孔徑大於錫球 0.10mm 就可以囉, 當然BGA要先做除錫的動作才行~塗抹助焊膏, 因為它本身有黏性, 所以樓主使用的 BGA 植球鋼板, 原則上只要排列整齊, 孔徑大於錫球即可~
加熱方式是直接對BGA本體加熱

還有一種方式, 就是用錫膏的方式, 經過迴焊來完成, 但這部份的鋼板精度要比較高一點, 對BGA本身的熱衝擊較小良率較高~

鋼板開孔直徑原則上大於BGA球徑 1/3

以上小弟的經驗供您參考囉~
借標題問一下




我有一塊長寬高分別是80, 30, 50 mm的SKD61鋼塊
想要在50X80那一面打穿30mm
打8個直徑越小越好的洞
目前用放電加工然後用線去铣(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字)
可以做到0.5mm
還可以更小嗎?
謝謝
I love Vancouver!
可以使用0.15線棒做放電加工,再行線切割至0.3就可以,完成此孔但要注意垂直度的問題!
kobenein wrote:
借標題問一下我有一塊長寬高分別是80, 30, 50 mm的SKD61鋼塊
想要在50X80那一面打穿30mm
打8個直徑越小越好的洞
目前用放電加工然後用線去铣(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字)
可以做到0.5mm
還可以更小嗎?
謝謝

---------------------------------------------
如果只是單一面孔低於0.5mm
可以先背面放電1mm 27~29mm深 且降低成本
再找放電加工面
就可以低於0.5mm甚至 0.4~0.35mm

---------------------------------------------

整孔都0.5mm 且有垂直度需求...

這加工放電的時間
30mm 孔至少5~6小時
還不一定保證垂直度..
而且費用不便宜
--------------------------------------------
如果只是檢測治具
用CNC線切兩塊半圓形入塊鑲入即可 最小0.25mm都OK





























[創作分享] CNC線切的小喵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861422&last=1335
看到第32篇才看到有人跟你說蝕刻
就我自己在用的也就是蝕刻的
(除非兩三年前廠商跟我說時我記錯)
我是用在DRAM
pisch=0.8mm
Ball=0.45 但我開孔0.5(或0.55)
鋼板厚度0.3mm(還有用過0.45mm的)
而你的原圖旁邊的凸點看來像是一開始蝕刻件做成連片,而後再裁剪下來
無忌天子 wrote:
....如果是要大量...(恕刪)


天子大大
請教一下~~上述您提到的公差 不管平整度 毛邊都在10條內
應該適用在半導體導線架上吧

USB端子的要求也這麼高嗎

向樓主大大這樣的產品 也可以做到這樣的SPEC嗎(量產)

另外實務上 公差如此精準的產品 要怎麼檢驗呢
3D量測誤差都超過公差要求了吧 ><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