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關於電源插座的最大負荷,有請水電專家

kenneth_su wrote:
一般家用插座與電線都...(恕刪)


看各位專家回文心情起起落落~
還多次去敲敲那條小白棒是否有軟化跡象(目前是沒有)
明早馬上去找那位水電工來用電錶測試看看
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要

30台電腦必須要同時啟動
看了很多大大的回應發現原來很多人連VA(伏安)和W(瓦特)都分不清,樓主啊!我勸你還是看看就好了。

1.伏安=V*I
2.瓦特=V*I*PF PF:功率因素
3.一般電纜線分成低壓電纜(600V以下都可以使用)和高壓電纜(涉及絕緣強度的問題高壓電纜不可混用,以免因為絕緣強度不足造成絕緣破壞,危及人員安全)。
4.無熔絲開關(NFB)一般使用在低壓(600V以下)電源。高壓電源則使用VCB(真空斷路器)等。
5.有關電纜線線徑大小請參閱電工法規(30A:5.5mm2,40A:8mm2,50A:14mm2,左列為PVC電纜,但若使用XLPE電纜則可提高為46A:5.5mm2,55A:8mm2,75A:14mm2)
6.建議樓主以鉤表大約測量一下電腦主機消耗電流,切記不要讓電纜線過載(最大吃到8成電流以策安全)。

舉例:一般台電公司配接到家庭用戶的電源應該都是單相3線式220V/110V電源居多
1部電腦消耗功率100W,若使用110V電源,則消耗電流大約是 100w=110v*I*0.8 ,PF:0.8(參考建議值)
I=100/(110*0.8)=1.14A 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I=100/110=0.91A

以30A NFB負載8成約24A則 24A/1.14A=21,也就是說可以接用21部主機,應可安全無虞。

上述消耗功率純屬假設值,實際消耗功率請自行測量。

7.一般NFB跳脫機構是靠流經NFB接點的電流加熱機構接點特殊鐵片,一旦過載時因為電流加熱所產生的熱導致機構鐵片彎曲碰觸到跳脫機構才能使NFB順利跳脫產生保護效果(不過跳脫時一般均已過載一段時間了),(激磁式NFB-跳脫迅速,因為價格問題一般使用在大電流環境,如:500A以上),所以為了避免電線走火(也就是說過載發生後到NFB跳脫前的一斷保護空窗期),習慣上配接電纜線時使用高一級電纜線徑,也就是說30A使用8mm2電纜線(以PVC電纜為例,但是水電工絕對不會這樣跟你講,除非你堅持,並願意付出較多的費用)

8.絕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本人職業關係可以接觸到很多水電工(很多還是甲級電匠),但太多技術工人空有技術而無理論基礎,我想水電工一定會跟你講照我的經驗這樣做一定沒問題,諸如此類的話,建議樓主應該諮詢更專業的人員,設計完成後再交給水電工依圖施工。

9.如果真的要接用的電腦真的很多,也些大大建議改用220V電源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電流會降為110V時的1/2),而且耗用電流低電纜線損耗的也會降低,安全性也可以提高,但是要注意的是電腦的電源供應器切記要改撥到220V或乾脆改用較新式的switching power,以免因為電壓撥設疏忽造成主機毀損。

10.如果有電感性負載(如:馬達、冷氣機),因電感性負載瞬間啟動電流會比常態時使用電流高所NFB安培值要再適度調高,以避免NFB在電感性負載啟動瞬間跳脫。

========================= 臨時補充說明
有大大提到:

在110伏下大量用電會導致用電不平衡,導致增加耗電虛功率而增加你的電費單。

=>在說明6有提到家庭用戶都以單相3線式220V/110V電源居多,所以樓主不用考慮用電平衡的問題,
除非你是使用3相式電源(一般是大電力用戶,台電顧慮到輸配電線路平衡才會建議用戶改成3相式電源)

=>還有電費計算是以電器實際消耗功率計算與虛功率無關,這也就是台電公司一直宣導家庭用戶不要任意加裝省電器(號稱可減少虛功率,提高功率因素)的原因,因為加裝省電器後,電器實際消耗功率並不會減少,還可能因為功率因素補償過度造成壓升,導致電器毀損)

=============================

筆誤:修正甲級電匠===>甲種電匠
samuel57 wrote:
8.絕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本人職業關係可以接觸到很多水電工(很多還是甲級電匠),
插花一下~...

中華民國沒有"甲級電匠"這個證照耶~...

不是乙級室配(室內配線),不然就是甲種電匠,再上去就是甲級工配(工業配線)&技師~...
GH4 + 12~35mm + 25mm + 40~150mm
幫樓上推一下,大家都只用實功去算電流,都沒有人考慮到功因與電流的關係

看來讀電機的人很少,不然就是都沒修電工


另外如果要開無熔絲開關,建議先把全部的延長線關掉,送電後再逐一打開
不然你開開看,應該會有很大的聲音
電源供應器送電瞬間電流很大,運氣不好開在交流電的90/270度時,電流可能達到90A/一台
30台一起送的話就,這樣接點會容易損壞

ps.這邊的送電不是指電腦開機喔,而是電源經過開關

建議樓主檢查一下電腦的電源供應器, 預算購的話, 一次把所有的電源供應器換成主動式功率因素校正(Active PFC)的機種, 預算不足的話, 慢慢換.

這麼多台電腦同時開機, 如果全都是一般的電源供應器, 會集中在同一時間(交流電源相位在90度與270度)抽電流, 而其他的相位幾乎沒啥電流, 而為了應付大峰值電流, 需要大容量的NFB跟比較粗的電源線.

另外, 電源供應器對交流電源造成的干擾(Harmonic), 可能會影響家中其他電器的運作, 如收音機和音響. 換成有APFC的電源供應器之後, 瞬間抽載的大電流會平均分配到整個相位去, 平均電流會降低很多. 也會降低電源端的諧波干擾.
日製 Meguro MAK-6581 Audio Analyzer 音響測試儀出售中...
一般住宅用電大多是單相三線式供電
也就是說L1-N-L2等三線
L1-L2=220V
L1-N=110V
L2-N=110V
一台電腦不含螢幕吃電110V在2A以下
您可以請水電工配3個20A無熔絲開關在(L1-N)上
每一個無熔絲開關供給5台電腦+一個預備插座

同樣的在(L2-N)上配3個20A無熔絲開關
也同樣的每一個無熔絲開關供給5台電腦+一個預備插座

這樣可以的到三線供電電流平均
並且萬一一個無熔絲跳脫的話只有影響5台電腦
其餘的可正常運作
電線的話在無熔絲開關負載測全部配所謂的2.0白扁線就可以了
一般市面2.0白扁線其安全電流值在15A以下
計算下來可全時全部運作,因為您不可能同時瞬間30台同一秒啟動電腦
當然得請有合格證照的技術員幫您配置
畢竟"電"看不到,摸不得
以上可以參考看看



samuel57 wrote:
看了很多大大的回應發...(恕刪)


看了這麼多大大回覆
上面這位大大是我覺得目前最正確的方法

不過,小弟引用大大的第六點,希望大大不要見怪

""6.建議樓主以鉤表大約測量一下電腦主機消耗電流,切記不要讓電纜線過載(最大吃到8成電流以策安全)。

舉例:一般台電公司配接到家庭用戶的電源應該都是單相3線式220V/110V電源居多
1部電腦消耗功率100W,若使用110V電源,則消耗電流大約是 100w=110v*I*0.8 ,PF:0.8(參考建議值)
I=100/(110*0.8)=1.14A 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I=100/110=0.91A

以30A NFB負載8成約24A則 24A/1.14A=21,也就是說可以接用21部主機,應可安全無虞。

上述消耗功率純屬假設值,實際消耗功率請自行測量。""


目前電腦的電源(新一點的)都已經有自動變壓的裝置了,也就是說不用在power後面撥115V或者220V
但是如果是就一點的power就不是了,因此如果要選用220V來配電的話,請注意後面的開關要切換一下!!

另外,雖然樓主說沒有打遊戲沒有顯卡,但是安全起見,還是把power消耗的瓦數估大一點的好

1部電腦消耗功率300W,若使用110V電源,則消耗電流大約是 300w=110v*I*0.8 ,PF:0.8(參考建議值,因為電腦內部的風扇實在有點多,基本上power的廠商為了提高競爭力,並不一定會做功率因數(即PF值)改善的電路,所以電感元件較多的情況下,PF值會下降,一般是在0.8~0.85左右啦,每個地區又不太一樣,這個數字對省電費沒有幫助,除非你是工廠的等級)
I=300/(110*0.8)=3.4A 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I=300/110=2.73A

以30A NFB負載8成約24A則 24A/3.4A=7,也就是說可以接用7部主機,應可安全無虞。

另外,強烈強烈建議樓主在電源的輸入側安裝PSU,不然瞬間一個突波下來,電腦可能是死一片.....
那個小小的燈泡請看一下規格,雖然寫的數字很大,但是但是他是用幾微秒吸收多少突波的方式來算的,所以根本沒啥屁用!!!!
一分錢一分貨,PSU的不要省吧....

另外小估算一下,樓主的電費真的很可觀唷
300W*30台=9000W
台電電費一千瓦小時3.5元
9千瓦*24小時*30天*3.5元=22680元.....
還不含其他電扇冷氣等等....

以上有錯請更正
我是覺得不要用延長線比較好
全部都用白扁線+插座
因為延長線...雖然有寫到15A的
可是線長度長又加上他線是軟的...
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看過這篇文章
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tid=11376&highlight=%E5%BB%B6%E9%95%B7%E7%B7%9A
白扁線很耐用的啦
我擴大機用這種的線...都沒再發燙的
擴大機...110V但是電流用勾表勾著測試
隨隨便便破10A小CASS...
不過為了保險一點
一條白扁線接個6台電腦就好了
電腦其實樓主都沒有講到規格
因為如果說我自己實測過
P4核心 90nm製程的耗電量差不多都2百左右(最操情況下)
但是如果是C2D架構...整個就是很變態...不管怎麼操大概都可以壓在150W內
AM2雙核心也是差不多150W內
而且樓主都不裝顯示卡
應該可以在減個20W
所以其實一般大概都200W
但是如果是新架構的電腦可以算150W
白扁線一條15A沒有問題
我是覺得最好...可以借工具測試一下每一台電腦實際耗電量(但是要最操情況下)
不然如果剛好都把比較耗電的電腦接在一起不就OOXX
還有就是
樓主可以拉220V的線
也就是110V的線兩路
兩路如果負載沒有差很多
電費好像會比較省
還有就是
千萬不要做傻事就是XD
30台電腦再同一瞬間打開XDDDD
瞬間耗電量都是很驚人的
先測一下 每台電腦含螢幕的滿載電流
再決定吧
你那裏空調用多大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