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ray wrote:綠色板子的PCB製程...(恕刪) 主機板售價競爭激烈,PCB LAYOUT都還是都以四層板居多,像華碩技嘉微星等這些主板大廠的PCB供應商其實就固定那幾家,也不敢隨便換小廠因為風險實在太高,品質不好的也都淘汰的差不多了,所以沒有啥二線啦,能做的規模幾乎都差不多,板子用料也大同小異,規模更大的一線廠幾乎不做主機板,不然就外包,因為根本沒賺錢。
PCB廠商MARK有些用縮寫或符號 例育富是YF 健鼎是一個像鼎的符號顏色深淺前幾位已說明差別說個真實案例我以前上班曾經碰過使用黑色油墨來覆蓋基材版不良現象的案例因為濕墨印刷已經算偏後段製程 例如有些重工板 因為重工(Rework)所造成板材會有外觀缺點(也有可能影響電氣特性等等)但報廢又損失慘重只好用黑色加工或黑色上底再上一層其他顏色(PCB產業的應該懂)成本考量阿---------------------------以前從事相關產業時我可以看油墨顏色 印刷品質 猜出大概是哪家油墨不同油墨這當然會影響後製程的品質我不清楚現在製程以之前很多化金板為例 ,差的油墨容易脫落那就可能要重工 你喜歡買到重工的嗎一般產品沒太大差別可是高頻通信用板子(化金板)應該不會用深色油墨或較差的油墨量產或非量產顏色差異 可能顏色選擇 或製程差異或不同代工廠 有可能不一樣
其實PCB板廠一般大多會提供幾個標準色大概就是綠色 黑色 紅色 藍色 跟土黃色其中又以綠色比較好 因為維修的時候 觀察損壞的部份比較不吃力紅色的板子跟藍色的 看久就會眼花@@"不過現在無鉛製程的關係能用的顏色好像不多真正要去用特別色反而因為溫度控制容易出錯導致PCB線路會有點影響
黑化跟棕化的確跟成本息息相關,但是以目前各種產品均使用棕化來看,信賴度不成問題,尤其是消費性電子產品.板子是幾層跟成本,跟performance的確息息相關,以目前MB的產業來看,95%以上均是四層板..因為主機殼那麼大,板子做太小是沒意義的.所以以四層板居多,但是有一些小板子是四層板Layout不下去的會以特殊六層(三張基板)或是一般六層(兩張基板+兩張銅箔)作layout(例如浩鑫).另外依照新的INTEL晶片組或許會出現HDI製程(Laser鑽孔)的NB貨是MB.外面那層漆叫做防焊漆,也叫油墨(一般也叫綠漆,因為大部分是綠色的)顏色很多通常是依照廠商指定,基本上跟功能跟成本跟好壞是沒關係的.但是目前因為環保需要符合ROHS,現在很多廠商開是使用藍色的油墨.大家看看顯示卡就知道,但是或許在某幾家廠商會以顏色作為產品區隔.PCB是很複雜的,我想不是一個老闆隨口說說就知道好壞.爆板=層間分離,原因很多,棕話或是黑化不良(粗造度不夠)都會出現,另外板材吸濕過久,SMT溫度過高....都是原因油墨,有分UV type跟Thermal type.一般大量產會已Thermal type為主,但因為不同顏色油墨的吸光色譜不一樣,需要照光的能量也不同,但是只要控制好製程,應該是無關緊要,小弟的小小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