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300 wrote:
成本加在售價上是合理...(恕刪)
成本加在售價上看起來是比較合理沒錯,但是對消費者不一定就比較好哦,比如說今天將
20塊包材成本加在售價上,東西賣220元,運費60元,得到:
買一件:220 + 60 = 280
買二件:440 + 60 = 500
買三件:660 + 60 = 720
但如果將20塊成本加在運費上呢..變成東西賣200元,運費80元
買一件:200 + 80 = 280
買二件:400 + 80 = 480
買三件:600 + 80 = 680
如果只買一件的話,就都沒差了吧,但二件以上的時候怎麼看都是運費80的較便宜吧,所以
看到運費比較便宜的,不一定對買家比較有利哦
作生意沒道理的,他要收200也是他的本事,只要有人會買就好
賣東西不是慈善事業也不是義務,沒有很多人口中說的那麼委屈,沒人逼您買,也沒人逼他賣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要
物品有甚麼不可取代性嗎?
計價方式是這些店家做生意的手法,他又沒強迫你買,也不是甚麼民生必需品,
難不成客人不滿意,可以把老闆打一頓要求照客人喜歡的價錢賣嗎?
不滿意,跳過去就好了,你一定要跟他們買,那就自己認了,是你自己選的,不是強迫,有甚麼話好說?
至於店家的手法對不對,自然有市場機制。
我個人是覺得商品以外的店租人事成本啥的,的確是應該反應在物品的售價上,而不是多收運費來補貼。
把物品的價格壓低,然後超收運費,法律是罰不到,不過對客人來說,感覺上就很不好。
因為運費是多少,郵局、宅配、貨運,現在價格都很透明。自己拿秤或皮尺量一下都知道會多少錢。
而你既然無法把物品的價格加上成本壓在一般行情左右,那表示你根本沒那個能力做生意。
還是乖乖去給人家請吧!
要說包貨,或者去排隊很辛苦,這誰都知道,不過那又怎麼樣?這點也是沒人逼你,
客人要因為你辛苦多給運費當作小費嗎?做生意就是低價或者走差異化路線,
沒辦法低價又沒辦法跟其他賣家有區隔,那還賣甚麼?
以前我們公司的內網討論區就有同事抱怨過這件事,發現大家都對這種事情還蠻反感的。
售價就是售價,運費就是運費,這是兩回事。
現在經濟不景氣,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豪氣,不把一二十塊當作一回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