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關於網購3C產品,賣家浮報運費的作法,各位的看法與意見是??

沒啥啦 這幾年比較少看到的『老闆不在隨便賣、跳樓瘋狂大特價、倒店成本價

這就是人性呀,全放在檯面上計較,一堆奸商就不用活了

所以有人稱社會為『社會大學』,實力不夠交學分費很正常的啦
我當初也覺得運費很貴,我自己寄怎麼都不用這麼貴。

後來前女友跟我說她每天晚上都要打包一堆商品忙到凌晨,第二天還要搶在上班前去郵局投遞,這些額外增加的處理時間,難道完全是無償付出?

如果把處理成本納入售價中,那些透過其他管道,例如自取的客戶,會不會又上來發文說賣家賺黑心錢呢?

Handling Charge真的是很貼切的說法,在商言商,少見多怪。
bruce300 wrote:
成本加在售價上是合理...(恕刪)


成本加在售價上看起來是比較合理沒錯,但是對消費者不一定就比較好哦,比如說今天將

20塊包材成本加在售價上,東西賣220元,運費60元,得到:

買一件:220 + 60 = 280
買二件:440 + 60 = 500
買三件:660 + 60 = 720

但如果將20塊成本加在運費上呢..變成東西賣200元,運費80元

買一件:200 + 80 = 280
買二件:400 + 80 = 480
買三件:600 + 80 = 680

如果只買一件的話,就都沒差了吧,但二件以上的時候怎麼看都是運費80的較便宜吧,所以

看到運費比較便宜的,不一定對買家比較有利哦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能照約定出貨收款就是真理
作生意沒道理的,他要收200也是他的本事,只要有人會買就好
賣東西不是慈善事業也不是義務,沒有很多人口中說的那麼委屈,沒人逼您買,也沒人逼他賣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要
我們自己也當過賣家
我們都情願客人自己來拿

幫客人寄一個貨
除了包裝之外.還要專程跑去寄.到郵局又要排隊
一點都不划算喔

一件含運費賺50塊錢的話
你以為一天可以賺多少錢啊?
養不活一個人的@@

建議
1.自取沒運費問題
2.不提供自取服務的.可以不買
3.很多要網購的客人.就是要省去自己跑一趟的麻煩.不能接受價錢最多就是不買
對於浮報郵資的賣家.....基本上就是不跟這樣的賣家交易!
我不認同賣家浮報郵資是反應人工or包裝等成本,
人工or包裝等成本應該是反應在售價上,而不是反應在浮報郵資上!!
我覺得重點是你既然不滿意他們計價方式,那又何必要跟這些店家買?又不只有他們一家在賣?

物品有甚麼不可取代性嗎?

計價方式是這些店家做生意的手法,他又沒強迫你買,也不是甚麼民生必需品,

難不成客人不滿意,可以把老闆打一頓要求照客人喜歡的價錢賣嗎?

不滿意,跳過去就好了,你一定要跟他們買,那就自己認了,是你自己選的,不是強迫,有甚麼話好說?

至於店家的手法對不對,自然有市場機制。

我個人是覺得商品以外的店租人事成本啥的,的確是應該反應在物品的售價上,而不是多收運費來補貼。

把物品的價格壓低,然後超收運費,法律是罰不到,不過對客人來說,感覺上就很不好。

因為運費是多少,郵局、宅配、貨運,現在價格都很透明。自己拿秤或皮尺量一下都知道會多少錢。

而你既然無法把物品的價格加上成本壓在一般行情左右,那表示你根本沒那個能力做生意。

還是乖乖去給人家請吧!

要說包貨,或者去排隊很辛苦,這誰都知道,不過那又怎麼樣?這點也是沒人逼你,

客人要因為你辛苦多給運費當作小費嗎?做生意就是低價或者走差異化路線,

沒辦法低價又沒辦法跟其他賣家有區隔,那還賣甚麼?

以前我們公司的內網討論區就有同事抱怨過這件事,發現大家都對這種事情還蠻反感的。

售價就是售價,運費就是運費,這是兩回事。

現在經濟不景氣,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豪氣,不把一二十塊當作一回事。
覺得運費貴就是不要買
不然就自取
沒什麼好說的吧~~~~
有什麼好怪人浮報運費的??

運費本來就該含包裝費
NT$80的郵局便利箱沒有任何的緩衝材
難道那些都不用錢
還是直接丟進去, 寄壞了自認倒楣??


kkcity520 wrote:
現在網路發達,線上購...(恕刪)

我賣東西都是實支實收!決對不會多收運費!
我買東西也是一樣!要是賣家多收我錢!......那我一定告他侵占!
以前在x拍向同一位賣家買了2張dvd,賣家告知運費不能合併,我只好付了2趟運費,
結果賣家把2張dvd包在一起寄出!a了我55元運費,我向賣家提出異議!賣家不甩我!
我只好到警察局報案,告他侵占.....!
最後那位賣家遠從桃園到台南做筆錄和開庭,最後還向我道歉,並還我55元的運費
那是賣家懶的繼續跟你耗
否則你告的內容不見得成立
而且我相信他應該可以要求轉移到桃園地方法院處理
這樣子你不見得會佔便宜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