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各位大大推薦一張實用的主機板,內建顯卡、方便升級…等

e1299129 wrote:
Super PI 不代表一切好嗎.....-.-

AMD跑Super PI 都是輸拉,我建議不要看這些測試,直接跑程式才準


那 K8 4000+ 用較低頻率在 Super PI 跑贏 P4 2.8GHz 的數字是 Super PI 誤判了?

話不是這樣說的...



而且嚴格講, 單純講普通文書上網等程式
現在 CPU 效能都過剩
i7 920 跟 BE2300 拿來做 powerpoint , 聊 MSN 還是單純上個網
效能上都沒啥差

論 WinRAR 一類的, 也少有人需要一次解個幾十幾百 GB 的檔還分秒必爭
(雖然某些東西載下來是被壓好的)

看高清影片, 搭個好顯示還比較重要



AMD 是有高 C/P 值
但不能因為高 C/P 值就反推效能不重要或者某些軟體測不準.

AMD 目前贏 Intel 贏在週邊搭配多樣化, 較低成本取得較多組件
桌上型的 CPU 效能上些微落後 Intel 仍是慘痛事實.
如果效能上一直都是勝利的一方, AMD 不會從 2004年 K8 一路到現在
總市佔率都不見起色的在 30% 以下

畢竟, Intel 再會公關也是有限度在的

AMD 吃下 ATi 開始學Intel 組建那套上下綁好的硬體大招
目的不也是為了提振它自己 "相容性" "技術支援" "功能性" 這幾方面的缺點嘛



akira8888 wrote:
既然機殼要聯力,而預...(恕刪)


最好選A05 or A05B
別選N 少了1394接口!
兩部我都有~
想說是有改良!!
結果+_+!!
還有 本來送的六角起子!
現在變成疑似割手用鋁片
(那東西不配稱為扳手吧!)
謝謝大家的建議,每篇回文我都有仔細看過好幾遍

我會選 Intel 有很大因素是以後想升級成四核心
而且滿多人推的 AMD 710 實在是超出我的核心預算滿多的,所以.....
大家都說 Intel 內顯實在是不怎麼樣,這我也考慮了
所以打算選個 1500 左右獨立顯卡 & 2000 左右的主機板,這樣或許比較好
外顯還有一點就是吃電,假設他比內顯多吃50W
每天10小時一年多730$電費
enm wrote:
那 K8 4000+...(恕刪)


其實我不是很想跟你爭什麼,但是Super PI 在多核心的評比下真的只能當參考。

>>AMD 是有高 C/P 值
>>但不能因為高 C/P 值就反推效能不重要或者某些軟體測不準.

我沒有說AMD或是INTEL哪個一定好,或許算我沒說明白,我是指E5200跟同價位AMD比,AMD效能好很多而已。

還有,我沒有說效能不重要、軟體不準,假設今天我要組一台跑3DMAX的電腦,我會直接看CPU比較3DMAX render的時間秒數,或是我要影音轉檔,我就直接看CPU比較轉檔的時間,而不會去看Super PI。

直接找實際使用軟體比較,會比一些測分數的實用...
其實樓主主要考慮還是預算問題...
預算永遠都是佔最大因素..
當你有錢..預算3萬5萬..
你還會考慮一堆嘛?
預算不成問題早4核直上I7娶回了
我目前也是用I社E85...
最近想換AMD955...
但是又在Q9跟955之間徘徊了
因為955好像還打不下Q9...緊追在後而已
真是難選擇阿
目前發表的AM3的CPU同時具有DDR2與DDR3的控制器,腳位也沒問題,能夠是可以裝在AM2+的板子上,差別只在只能使用DDR2的RAM而已。所以升級空間目前不會是AMD的問題。

至於enm您所謂的AM3 CPU"向下相容的部份也會慢慢消失"這句是否有其根據。是否AMD已經發表未來的AM3 CPU將不會有內建DDR2的控制器?


To 版主:

其實1500左右的顯示卡比起AMD 的 780G內顯效能好不到哪裡去。
問題是你用了顯卡,就把CPU的價差和E5200省電的優勢完全的抵銷掉了。

結局是你相同的價格組了台效能較差又較耗電的機器。

考量一下你的需求與對於Intel平台的喜好度,建議如果沒有玩遊戲的需求就先用Intel平台的內顯就好,以後有需要再買獨顯擴充。如果有遊戲的需求的話,顯卡一次到位比較好。不上不下反而難過。
個人覺得INTEL從來沒有CP值這種東西
775也是夕陽腳位了
也只會在L2做做文章罷了

事實上E5200是雙核心CP值首選
可是IGP晶片是弱雞G31便宜 不過已是老舊規格了 G43/45貴到不行
跟780G有的拼的NV MCP7A台灣幾乎沒賣
不過DFI有賣要4千多 ... 失敗

微星P35那片2千出頭沒有PCI-E 2.0也是小小敗筆
FOXCONN P45A才2800元不到 也是可以考慮一下

低價IGP電腦怎麼看都是AMD贏很大
5050E 45瓦2100元 + FOXCONN A7GM-S 780G/SB700 2000元
共4100元 配2G記憶體 5千元有找
↑以上組合幫人組了很多台了

INTEL平台真的是有錢人的玩具

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都會用AMD平台的

反正想組啥平台是個人的自由 就讓我發一下牢騷吧!

ghleu wrote:
目前發表的AM3的CPU同時具有DDR2與DDR3的控制器,腳位也沒問題,能夠是可以裝在AM2+的板子上,差別只在只能使用DDR2的RAM而已。所以升級空間目前不會是AMD的問題。

至於enm您所謂的AM3 CPU"向下相容的部份也會慢慢消失"這句是否有其根據。是否AMD已經發表未來的AM3 CPU將不會有內建DDR2的控制器?


相信我, 去找一下半導體的資料
你會知道記憶體控制器其實是一個很佔晶片空間的東西

像某 NEC 出的某型向量 CPU
為了達到 256GB/s 的頻寬
整個晶片的 40% 面積全都是記憶體控制器

AMD 如果還想要控制成本跟發熱量
他最後一定只能擇一而做

這是我在網路上找來的圖



原文串 :

http://it.syue.com/news/HTML/167230.shtml

01 上也有一串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896717

這串裡面有更清楚的圖 :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1/mobile01-5d37fbdaf9720223495a1355950b6e5c.jpg



嚴格講, AMD 為了成本及電耗與熱量
最後一定會只留 DDR3 控制器

就像當年 939 跳 AM2 一樣
他們也是沒保留 DDR 控制器在 AM2 裡.

現在還並存 DDR2 跟 DDR3 的控制器真的只是過渡的.



如果玩 FSB 通道
靠改變南北橋, 可以支持 DDR2 跟 DDR3 或同時支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可是看看 AMD
自從進入 K8 以後
哪一張主機板上同時並存 DDR / DDR2 或者 DDR2 / DDR3 的?

以後 Intel 的 QPI 也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所以不要替兩家高興得太早.

如果主機板上不會出現新舊通道並存的設計
(像同時存在 AGP 跟 PCI-e , 相容性的問題姑且無視)

那麼這個平台以後的升級之路
就只能找這個平台的末代.

這一切都是因為記憶體控制器進了 CPU
於是不再是主機板只要設計放寬一點, 用 BIOS 改寫來支援新 CPU
而是 CPU 挑選限定可用的主機板.



想讓 P4 478 也能使用 PCI-e 通道 / DDR2 記憶體?
或者 K7 370 有機會内建使用 SATA 裝置?

還是看 Core 2 Duo 降轉到 865PE /G 晶片主機板上
跑 AGP + DDR ?

這種事情以後會更難發生.



這樣還把未來的升級性當做考量之一?
我只能說, 還是省省吧.


enm wrote:
如果單純希望以後 CPU 有升級之路
775 的確是好選擇....(恕刪)


enm wrote:
這樣還把未來的升級性當做考量之一?
我只能說, 還是省省吧.....(恕刪)


所以呢?說了那麼多AMD,怎不說775結束了?
很顯然你都沒說到重點啊,樓主需求(預算)訂出來,在樓主預算層裡,AMD就就是便宜、效能又好,只不過樓主堅持E5200而已。

同理,今天需求是大量轉檔,我想沒有人會推去飛龍2,而是去推I7。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