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樓是西寧班過來的店家基本上2、3樓是原光華商場的店家一開始店家會很亂世正常的因為為了公平起見般過來的位置是用抽籤的,沒得選慢慢的,一定會開始乾坤大挪移了樓主介紹的很不錯喔也很詳細不過我還發現到終於有便利商店進駐了
好死不死我挑了開幕當天去了一趟開幕當然是人擠人那很正常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空調很不冷整棟大樓很熱,汗味充斥每個人擠來擠去,全身都黏呼呼真的很難過動線問題很多人提過了真的設計很不良我到覺得中庭不需要作中空三樓以上都建起來多些空間,電梯出入口也不至於這麼擠然後整棟大樓都沒有垃圾桶,只有廁所裡有商家拼命發傳單於是滿地都是傳單和垃圾廁所也是惡臭難聞、滿地垃圾如果外國人來我還不好意思跟他們說臺灣很進步咧去光華這麼多年說真的對這棟新大樓非常失望連最基本的停車問題都沒有解決有這麼一大塊空地卻沒有好好利用雖然商家的擺設、價錢、做生意的方式還是一樣可是從狹小的橋下到現在,一點也沒有進步的感覺髒亂依舊、污濁依舊
fq wrote:我去的時候在手扶梯前,有一個很大的籃子,供人可以放置不要的廣告傳單來資源回收 沒錯沒錯~ 下電扶梯的時候有看到,每層樓都有,感覺超貼心的~不過,對於他的動線規劃真的蠻失望的,每一層樓,上電扶梯後就要選擇要逛左邊還是右邊,因為他不是環狀的,左邊逛完後還要在折回來中間才能往右邊去。不懂為甚麼不作成環狀的呢!?
今天去逛了一下 非常非常失望 不知道台北市政府在做甚麼 真是亂搞加三級甚麼叫 "仿秋葉原" 連停車問題都不規劃解決 真是無能難道還要像 10 年前買完電腦後 還要大包小包過馬路 去其他的停車場 ?以前光華橋在的時候 沒有空間 無法改善 只好相忍為國現在新蓋的大樓 竟然停車位規劃如此少大樓層面竟然不是環狀設計要找個店家 還要 L 型的重複繞來繞去周星星講得好 "失敗 失敗 真是太失敗了"市政府真是尸位素餐幸好有多線公車經過只不過提著一堆東西 要去擠公車就很悶 自己開車 又要走一段路很累人算了 還是用 10 年前的老方法 "TAXI"樓層的設計 動線真的超爛 難怪人潮稍微增加 就會擠得很痛苦應該要在星期天下午人潮多的時候 將建築師綁在中央走道正中處讓被強迫繞來繞去的遊客 觀賞一下 如此怪異的建築 背後無能的藏鏡人究竟是誰
我不覺得它有解決....那個籃子應該是放回收傳單的籃子 , 可是大部份時間看卻堆滿了不是傳單的垃圾...我上樓時 , 看到旁邊這個籃子覺得很不錯...竟然有垃圾筒 , 下意識就把垃圾往上面堆...但下樓時 , 卻看到牆壁上貼著傳單回收桶....fq wrote:垃圾桶的問題應該有改善,我去的時候在手扶梯前,有一個很大的籃子,供人可以放置不要的廣告傳單來資源回收
光華商圈即使過了 10, 20, 30 年後可能還是和現在一樣, 永遠也不可能變成日本秋葉原, 原因很簡單, 請容小弟放肆一下.1.地理位置不佳:光華商圈一直都處於八德路的尾端, 以前是因為那座橋的關係, 再加上橋的另一端是玉市及學校, 因此過了另一端人潮就下降很多, 秋葉原是一整條街一氣呵成的, 除非玉市搬遷, 學校也拆掉, 否則光華商圈永遠就只有屈就於那一小塊地方, 但是, 即使延申過去了還是有市民大道阻隔, 並且就算再延申過去也很短, 所以光華商圈想變成日本秋葉原的唯一方法就是商家集體遷移.2.攤位少:因為地理位置不佳的原因而造成攤位少, 雖然說日本秋葉原和光華商圈都是業者自行聚集, 不過在攤位少的情況下, 高貴的店面租金會吃掉不少商家的成本, 而ACG(動畫,漫畫,電玩)的利潤沒有3C產品來得高, 店面租金又高, 商家根本沒利潤可言, 以日本秋葉原為例, 大馬路的也都是以3C為主, ACG都是隱身於小巷弄, 因為店面租金太高了.3.市場區隔:年齡層不一樣, 逛3C的人不一定會逛ACG, 不過逛西門商圈的卻有可能去逛萬年, 以青少年的人潮來比, 光華絕對會比西門商圈來得少, 自然而然ACG的商家更是會死守著萬年不走, 其實如果你在日本真的想要逛ACG, 你應該也不會選擇去秋葉原.4.規劃不良:規劃不良這是台灣公共建設的通病, 更不用說光華新天地是趕工出來的結果, 誰在趕? 商家在趕也在抱怨, 你和我都在趕,趕趕趕趕趕, 自然就沒有時間好好的規劃, 當然設計師本身也許對商場規劃的經驗也不足吧, 不過規劃之時應該有經過管理委員會的審核才是吧?.....呃.....啊.....嗯.....沒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