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豪X話也打個草稿一下以我買M5N 經驗 (台中NOVA一樓)老闆一直跟我說沒賺錢 不肯降價求售而且每一間價格都一樣結果我買的價格比我同事多了2000元只因他有同學也賣電腦 我相信他同學還是賺那你賣筆電只賺200元 是怎樣來的扣掉房租水電人事稅金嗎?
現在做生意本來就是這樣想要以前那種高毛利時代已經不可能的了現在都是薄利多銷誰的本錢厚 誰就撐的久撐到最後就是贏家大環境的關係現今資訊發達消費者比價容易造成現在不論各行各業都是價格戰想多賺?除非你有本事或是你賣別人沒有的東西才有可能
chadhsieh wrote:別逗了好嗎?沒人強迫...(恕刪) 同意,我之前要幫主管買筆電asus 12吋,從多媒體展到光華再到nova,最低到最貴差了5000元,還真的是不比好幾家,不知道要多花這些錢…
阿智1517 wrote:我在台北NOVA工作...(恕刪) 一般來說,毛利來源分成很多種....我把經驗寫一下....實際銷售通常真的賺不多進貨:1.現金進貨:達量會有折扣,比如說你買一張顯卡和十張顯卡現金採買價錢都不同,有的經銷商一次就要買十張有的是一個月結算一次會退錢,看設定的目標,通常現金進貨比較有優惠,但是少數大規模廠商會因為關係好或是量大就算用額度也有優惠價2.額度進貨:像聯強/精技等會依據你的信用狀況和擔保給額度,採月結付款但是你買的東西會加上少許利息一樣也有達量目標,如果提早付錢通常都會有折扣同樣一款產品可能會有不同的經銷商而會有不同的售價,例如 INTEL CPU....捷元和聯強的報價都不同,INTEL會各分配主力返款:也是毛利來源,結算時間不同,像HP有每月返也有年返~每年達到多少再退多少%,很多廠商都會賠錢賣就是可能他拿到月反+達量+年返就很多,所以他有可能光華就賠錢拋~或是平成本拋貨1.月返款2.季返3.年返4.達量返:銷售競賽,像資訊展最多,原廠會設定目標讓你衝刺達到給多少錢或是每台補貼多少錢價保:比如你七月進貨ACER電腦一台,八月原廠降價了,通常ACER會將你庫存的數量補成本跟八月降價成本一樣,通常,老闆都會灌水,賣出去的也要一點,每間廠商的價保時間不一定有的保障一個月,有的保障到半年洗發票:這個大家都知道.....應該沒什麼說的搭配白牌產品:市面上或莫名奇妙出現一些某某品牌代工的退貨超便宜賣倒店貨:這應該也不用說了搭配件:配件都是暴利
利潤低是一定的但沒像你說的那麼誇張吧人就是愛殺價啊,能殺當然盡量殺賣電腦的只能賺那種不懂電腦的人的錢吧我們店賣電腦週邊耗材貨都從大陸來,隨便一個東西都賺兩倍以上EX 單槽讀卡機 進價20元 售價99元 賣的嚇嚇叫
chadhsieh wrote:別逗了好嗎?沒人強...(恕刪) 請問您是這個行業的嗎?如果不是,請不要這樣大放厥詞!筆記型電腦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利潤,我現金跟你批貨,不要多,我一季跟你扛1000台的量,但是你一台至少要給我5000的毛利喔~如果你不是真正經歷過某個行業,請講話客氣一點!一個在電腦賣場度過青春的人。
an48412 wrote:利潤低是一定的但...(恕刪) 那個成本20大家都知道阿網拍才賣25元 或是給基本費免費送 有什麼好稀奇的 (大陸製造成本也才2人民幣不到)周邊很賺是沒錯 是能賣多少周邊 現在買 原廠幾乎都送了 能賣個什麼頂多把搭機的品牌滑鼠凹起來換白牌才賺幾十塊 (倉儲開店都免本錢應該賺那些不錯)真的好賺就不會老是再倒閉了這文章算月經文啦反正消費者可以繼續殺 殺到店家倒閉 換別間就好了 服務也沒什麼必要 都原廠再保了然後過陣子就會有文章 ox說某店家服務真爛消費習慣不改 就是這些迴圈循環讀卡機一台很賺啦 一年是能賣幾台 賣經銷10搭1 進一次賣了半年 還沒賣完了 一台賺200是能多賺一台利潤7000真是個笑話 吃1k我也不敢保證利潤有5000 你是能單機型定1k量嘛 還賣的完大家都在罵那間茂x 但是不否認台灣就是他量最大 花樣最多 怪機子也最多 消費者也愛去台灣是有幾間價格比茂x 特規機便宜的 專案一次可以吃上k台現在連餐飲業都不敢賺那麼大了 最好是電子業能賺好幾千的能被賺好幾千算是自己沒做功課 做功課查出最低價 最好是店家能賺5k以上(最簡單也是店家最度爛的就是網拍網購 價錢列印一張去比 這樣還能買貴我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