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ic wrote:
版上大部份的人,所好奇的,並不是這台機器的性能與規格。
可以詳細說明一下,這台機器用於哪類的數值計算,
以及它的生財方式(例如:接什麼案子)。
這種問法是不是過了點!?

alumic wrote:
版上大部份的人,所好奇的,並不是這台機器的性能與規格。
可以詳細說明一下,這台機器用於哪類的數值計算,
以及它的生財方式(例如:接什麼案子)。
(恕刪)
Poemnite wrote:
以前在某個公司, 主要是做voice recognition 的
會了提高辨識率, 都是去買語音的 raw data 來自己跑 model
當時用好幾台 PC 來跑 lingual model
程式一跑下去, CPU 就 100% 滿載
基本上得連續跑一個星期以上才會有初步結果
當然主要是看你的軟體是 CPU bound 還是 io bound
來決定要怎樣砸下去
看這台配備這樣的 CPU 跟 Memory, 但 HDD 普普
運算應該是吃 CPU 的
程式一跑時,
運算的資料應該就直接 load 進 memory
這樣一來, CPU 跟 i/o 才能儘可能不用互相等待
Poemnite wrote:
以前在某個公司, ...(恕刪)
poiu124 wrote:
話說機殼的部份沒有買台式Server的機殼,一般DESKTOP機殼孔位一定會不合的。
而且後續可能不只孔位的問題,風扇散熱的對流等等,還有一大堆有的沒有的....
這樣的硬體設備已經很不錯,不過可能除了 CPU、MEMORY、IO 外,還要注意到軟體的開發設計。
很多軟體開發設計有時候雖然號稱多執行序,但跨多執行序有時候會卡到軟體運算的關係,在某些時候會有一些部份會被卡住,更不用說跨雙CPU的NUMA NODE 之間的效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