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炒麵 wrote:??1000次左右?...(恕刪) 等你把那些 SSD 拿去做 3DMark 還能跑過 1300 以上再來說吧suger_lee wrote:不知道你的"一直"是...(恕刪) 他的朋友做 3DMark大量讀寫,平均一顆 SSD 壽命四個月他的朋友是沒差,因為賺的錢夠他朋友買不過我才剛開始,所以他勸我先不要用 SSD
寫程式的電腦要看寫的是那些程式,因為不同的編譯器要求的CPU不一樣,1.嵌入式系統:像是KeilC...或Router的Linux GCC,要求是CPU外頻越高越好,我之前的經驗是i3-3.5G雙核心跑起來比i5-3G四核心快得多,這是因為有些編譯器只有跑單顆CPU,當然外頻越高越好。2.作業系統:Android的編譯器支援多核心編譯,當然等級越高越好。所以,我的建議如下,請自行修改:1. CPU 以穩定編譯為主;須看編譯器需求,G3258 ~ E3-1231V3都可以,以安靜創作為主;如果操頻操到在夜深人靜時像在卡車旁邊也可以冷靜思考的人,我也蠻佩服的,所以要求是效能夠用、越安靜越好。2. RAM 最好有8G ~ 16G;因為不同的 Debug 與 ISP 環境與作業系統需要建構不同的VMWare虛擬機來測試,記憶體2G、2G的切才會夠用,以及保持開發環境的乾淨。3. VGA 可以支援3螢幕最好;最理想的寫程式環境是一台寫程式、一台看Sample Code或開Debug Tools、一台看SPEC與上網找資料,最好有兩台以上,一般來說第二台可以與第三台合併,用內建的就好了,要求同1,如果有需要使用3D引擎才需用外接顯卡。4. HDD 最好用SSD當開機碟 + HDD 存程式碼與重要的資料;SSD用RAID也可以、只是HDD用2T比較好,因為主板出問題時其他舊主板可以直接讀取HDD資料,省下不必要的麻煩(舊主機板有些不支援3T)。5. 顯示器,請用IPS,三輸出主板有HDMI+DP就夠用了,盡量用霧面保護眼睛,亮面會讓你眼睛在長時間使用時痛不欲生。6. 電源供應器,請用金牌以上,要求同1。這樣應該可以省下一些冤枉錢,因為我目前同時用P4-2.8G + 1.5G RAM + HDD + 單螢幕 與 i5-4570T 2.9G + 4G RAM + SSD&HDD + 雙螢幕來寫程式,結論是用KeilC有快一些,不過VC、BCB則是在開發上則是因為雙螢幕的資料參考上快了不少。只是寫程式不是要比亂槍打鳥下對策時的CPU編譯要有多快,而是要多花一些心思去了解程式架構與對症下藥的Debug,以On Schedule為目標。所以效能夠用就好,不夠的部分請用Smart的方式提升寫程式的效率,將省下的錢去買參考書籍或開發工具來自行研究與自我提升或者虛心請教前輩,我不是勸敗達人,而只是過來人;超不超頻其實不是重點,請參考吧。
ttlinker wrote:啥米!那顯示卡就不需要了!cpu選擇4790k,才差1000當然選擇k。保證時脈4.5G。 +1其實4690k超起來就嚇嚇叫了我自己是用2500k,平常上網調1.6GHz,省電又安靜真的要全速運作,進BIOS超到4.8GHz,一樣穩定運作 6核心的主機板實在太貴,很不划算
我說是1300MB/s連跑7天7夜。另外4個月掛掉不是有保固嗎??是燒什麼錢?買兩顆做raid1不就好了..............不過不吵這個了交給專業的去討論了。kevin13709 wrote:等你把那些 SSD ...(恕刪)
用途跟我的相近,我是有裝AMD 4850獨立顯卡,因為之前i7 3770K的內顯一開就當機,連BIOS畫面可以死機、重開,超詭異。修好主機板後,懶得重新測內顯,就一直用。我也玩世紀帝國2,有用網友修改過的加強版,四隊各600人也很順,但這時代的老遊戲主要都吃CPU效能,基本上不用太擔心顯示效能的問題。另外顯示器,純寫程式或文書,TN面板其實比較好,因為IPS雖然視角廣,但亮度過高加上漏光,如果愛用暗色調、高反差的配色,看一陣子很容易累,甚至會有視覺殘留的問題。IPS LCD亮度調低可減輕症狀,但還是比TN來得嚴重。至於VA類型的面板就千萬不考慮,文字顯示、遊戲不是它的擅長領域,反而會更慘。編譯程式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CPU,現在I/O越來越快之後,比較不會被限制住,反而是CPU的效能會跟不上軟體肥大、臃腫化的腳步,最佳化跑下去會很久。編譯一些大型的系統程式,一次丟8 jobs下去,就只會看到CPU loading全滿,就算放在RAMDisk上面一樣慢吞吞。即使是編譯性能更好的Linux + Jenkins + CPPCheck,忙起來一樣會造成系統反應速度下降,甚至會卡一段時間。如果只是娛樂型的程式,i7就很夠了,況且高階CPU的平台也不見得適合一般人用,自己用是不需要衝太高階。
廣東炒麵 wrote:我說是1300MB/...(恕刪) 誰想跟你吵?當初就是說 SSD 因為高度讀寫太多次很容易壞掉,你自己在那邊質疑別人的專業現在反過來倒變成我在跟你吵了?你說 1300M 跑 7 天 7 夜,那你知道總共跑了幾次嗎?連次數都拿不出來是在那邊質疑什麼?莫名其妙
別人太專業我就真的不敢回太多,就拿所謂的1000次好了我是拿4顆64G去跑,我設定是讀寫讀寫讀寫去跑,(7*24*60*60)/2*1.3/256=1535次(循環)可能神人用1000次就會壞掉吧!我北京公司那邊之前有跟別家廠商測一台設備連跑28天還不是好好的。循環也少說4~5千次以上......kevin13709 wrote:誰想跟你吵?當初就是...(恕刪)
kim.wu890907 wrote:我的520 4個月重...(恕刪) 你扯到重灌次數做啥?整篇我們有討論到重灌次數嗎?誰唬爛心知肚明廣東炒麵 wrote:別人太專業我就真的不...(恕刪) 他的朋友是做 "3DMark" ( 我又講一次,看清楚我有用雙引號 )一顆 SSD 平均壽命四個月,1000 次大概是概算我是不知道你跑什麼樣的程式,但我想讀寫次數多寡這件事,是跟你跑什麼樣的程式有關吧?我很歡迎有不同的意見,有任何不同見解都可以提出來討論,但請不要用那種質疑別人的口氣或語句,因為那樣讓別人很不舒服,
沒心超頻或不太想超頻其實買i7就好了K版省了,而且寫程式的電腦應該是要求穩定性吧!買一顆SSD來用就對了,傳統硬碟就保證可以好好活個三年嗎?顯卡買750Ti我是覺得不如買R9 270X※我沒要討戰各位不必炮我,我是看了大家發言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