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之後過沒幾個月再去店家看價錢已便宜一萬多元
等於那時電腦還沒學會就先跌價一萬多元心裡頭很不是滋味
當初買電腦就是想學電腦並改變當時的生活、工作
現在想想有點酸苦...
至於組裝的話則是從加裝一台2X CDROM及音效卡開始
到後來上夜大加買了一台512MB的 HD花了我一萬元
看看現在的SD卡1G起跳才幾百元 512MB都沒人要了
現在一台7000有找的Mio 168RS的GPS PDA就比我的第一部電腦快上幾十倍...
後來陸陸續續升級或組裝電腦
共用過486-33、486-DX-2-66、IBM233、AMD K6-2-266 K6-333 、P3-450、P4-2.4G
那時後為了省錢還上網買中古零件拼裝成一台電腦
到後來P4-2.4G已經不想組了
因為上網買的主機反而便宜
相同的配備下自認為沒辦法組裝得更便宜
就利用特價時上網買較省事
雖非科班出身但對電腦還算具備基本常識
我的電腦習慣使用多重作業系統如XP 2000 Linux都是自己安裝的
除了第一部電腦的DOS作業系統
我的電腦作業系統從不假手他人安裝
家裡的第一台電腦 好像是 80x86 的 120Mhz ~ 其它的... 都不懂... 哈哈...
再加上 ....那時念的是體育班...

也沒有同學或朋友對電腦很熟的 ... 所以電腦都是在打 GAME.....

後來的轉折點是... 念了資管.... 組了自己第一台電腦....
大一時 ....我很勇敢的就上網去到處找....做足了功課....
---------------------------------------------------------------------------------------
CPU:AMD XP 2000+
RAM:256 PC-150 SDRAM * 2
主板:技嘉主機板
顯卡:nVidia Ti 4200
音效:創巨 SB-live 5.1 聲道
LCD:三鳥牌 15吋 (神奇的是... 五年過企了 .... 現在還好好的....正常使用中....)
HDD:死雞牌 80G
---------------------------------------------------------------------------------------
就組上列這一台... 把同學們都嚇壞了.....

並不是規格有多棒.... 組的有多好....
同學們嚇壞的是 .... 我大一開學時...去 kimo(後來的 yahoo)
申請個免費信箱 ... 都不會... 還要請同學教我.....

沒有幾個禮拜.... 勇敢的自己組了一台電腦.....哈哈.....
時光飛逝..............說時遲 ~ 那時快 ......
到現在 .... 幾種作業系統、伺服器、資料庫、網管、雙核心、i-RAM、SLI、RAID
都有涉略....當然唸資訊的 ..... 也少不了爆肝、敗腎的 ~

最近弄了台 Dopod 818Pro ~ 開始進入 PDA 的世界~ 哈哈 ~
最後 ~~~~
玩電腦的心得 ~ 無論軟硬體.... 只要敢去碰~ 敢去做 .... 一切都沒有問題的 !!
哈哈 ~ 我想很多人... 缺乏的都只是跨出那第一步吧.....呼呼....

1、先決定整體預算到底有多少。
2、決定電腦的最大用途,例如:是要玩3D遊戲或是只有做作業或是要跑大資料運算等!!(這部分決定你電腦預算的分配比例)
3、開始依預算以及所需主要功能依序決定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光碟機及其它相關週邊硬體設備。(電腦硬體廠牌有相當多,個人我的經驗是除非你對各廠牌及規格有一定的了解,不然還是以一線大廠的產品為主,這樣可以使的你在組裝時比較不容易有相容性不佳、不穩定或是效能無法100%發揮的狀況發生。)
4、開始組裝,我組裝的順序都是CPU、RAM、顯卡、HDisk、光碟機及一些外節插座及USB等
5、開機測試,沒問題的話我都會進入BIOS做進階調校,原廠預設值都是以穩定安全為前提,並無法將電腦原本效能提升至最大。
6、開始安裝OS系統及應用軟體,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