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電腦從 Apple ][ 開始,這台是親戚送的...跟我哥兩個從嘉義搭火車到台北,
再搭計程車到汐止...-_-....
再來就是跟老哥兩個打工買了一台 286-20 的舊電腦,當時硬碟 20MB...

後來中毒,被電腦公司A了800元解毒,之後就開始自己碰電腦....
自己去跟朋友買主機板跟 CPU 自己回來昇級...286-20 => 386 SX-25 => 486DLC-40
後來就進電腦公司當維修囉....
以員工價跟公司買了主機板,換到 Pentiun-75(超穩的板子,因為自己做一些修改...:P)
沒多久就升 Pentium MMX-233 -> Pentium III 450 => Celeron 600 ov 900 => VIA C3 (謎:怎越換越爛..-_-)
後來就沒有在升級了.....呵呵....
一開始學 DOS 是,拿一本 DOS 3.3 的書,實例在 C:\> 下試試看...
有一次還下了 FDISK 把系統弄掛掉...然後自己再回復回來....呵呵...
以上就是過程,謝謝!
朋友的目的是認識自己,
放下尊嚴, 不要計較,
知足得自在.
我第一次摸電腦是在國小的後~(這絕對是因為遊戲所致

而當我第一次組裝的時候已經是在我高職時的事情~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台電腦是80286-20的CPU~(我後來還有買到 80287唷

後來歷經無數次的改裝~還因為興趣進入到電腦代工工廠去做事情~
那時我對於記憶體真是熟到不行在熟了~
那時公司長接到的訂單是~RERAM~(惡夢時期的恐怖記憶體~

那時~我只要去光華商場看過櫥窗我就能輕易分辨出哪些事RERAM~哪些是正場的!

(當我開始串前後更是肆無忌憚的在買電腦

~~~~~~~~~~~回到正題~~~~~~~~~~~~~~
當我開始我的第一台組裝286時
我沒有看過任何書籍~沒有人教~沒有範本~沒得討論~甚至沒摸過~理論亦不太懂~~
一定很多人很奇怪我這樣也敢裝~哈哈~~~

那是因為我一個習性所致~
我會很注意介面的樣式~像是~pci長什麼形狀~那PCI的金手指又是啥形狀~
對於這個我的記憶力很強~
當我看過所有接點樣式厚憑印象就去跟老爸A錢買來組了~
很輕鬆裝完了所有配件~~~~

途中還裝過很多電腦~
還經歷過炸CPU~炸介面卡~炸銀幕~炸主板~...(好像能炸的差不多炸過了!

還有噴水進去電腦~組件高空摔落~從車上噴出.......等等!
~混著~混著~~~
結果還是做了程式設計師~MIS.......

~要勇於冒險不要害怕就會有好收穫~

想當初買電腦的時候(其實是在三年前)被我媽罵到臭頭~

因為我媽不懂電腦(我那時候也不懂)我媽認為給我買電腦功課會退步~
到後來因為買的電腦是套裝的~因此不好改裝

又因為電腦修理好像在A錢~去問開價果然跟上面寫的大大一樣~要價1800以上~

所以自己跑去光x商場去買~買回家後~把電腦打開~安裝RAM~然後先不要電腦的蓋板關上~
先開機跑跑看~yaah~好感動阿~

嗯~所以自己DIY好像也不錯喔


因此有點想買Mac來玩玩呀~

當年 386-20 ,1MB ram ,單色螢幕,兩台5.25"軟碟,沒有硬碟 花了4萬4千元
再加上 Epson LQ-440c當時號稱最新的24針印表機 花了1萬6千元
第一隻羅技三鍵式滑鼠 兩千元
為了玩繪圖還再花 1千元加購 "1 MB"的記憶(換算現在的一般水準512Mb*1000=51萬2千...=.=")
上專科時,覺得電腦太慢了,當時DIY還沒那麼盛行,自己拆機板研究,發現機板是用40Mhz的本地震盪,大膽推論20Mhz是用這顆除以二來的。於是去光華商場買了顆60Mhz的震盪器,直接給他換上去(用焊接的,為了方便抽換還裝了腳座),用speed軟體測試果然處理處度提升了30%變成了30Mhz真爽,花不到50元就把電腦升級了,因為當時的486處理速度也不過50Mhz....
我的鐵馬 http://blog.xuite.net/jiinde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