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R7-3700X 當然是愈快愈省時,但相差 4千元。原本 6核12緒,變 8核16緒,多2核4緒。壓片速度約提昇33%,值不值多花4千元?看你需求囉。
若論CP值是不太值,因為 R5-3600一顆 5,750元,多花4千元(多花將近70%錢)換 R7-3700X,速度才提昇33%左右(不超頻來說)。愈高階的CPU,付錢提昇速度的效益就愈低。所以人們才說CP值最高是 R5-3600 / 3500X。
或如果剪輯軟體支援顯卡加速硬體壓縮,那CPU就不必那麼強了,靠GPU加速壓片。不過支援 AMD 顯卡 OpenCL / AMF 硬壓H264的剪輯軟體不多,多數是支援 nVIDIA 的 nVENC / CUDA。影片時間不長,其實GPU能不能硬壓也不重要,差不了多少時間,而且 CPU暴力軟壓,畫質會比GPU硬體壓縮來的好。
至於打遊戲,6核和8核的CPU,不會有太大差別。因為絕大多數遊戲吃不了那麼多核心,即便3A大作也沒幾款能吃到8核心的。時至今日2020年,有些線上遊戲甚至還只吃單核心的,只能說無言。打遊戲CPU主要就是看單核心能力,Ryzen3代單核心算強的和Intel不分上下,然後核心數有4核以上就夠了。
但建議要買塔扇,因為R5的原廠扇很糟糕。 也不必買多貴的,590元以上的就很好了,12公分風扇的大型塔佳。比原廠扇好太多了。
電供可以考慮 be quiet 的比較安靜,也是 DC to DC,全安保,然後是扁線,比較好安裝,尤其如果透明機殼用扁線比較美觀。傳統粗線的,拉去ATX和顯卡,很礙眼。看不到的就無所謂,透明的很醜。
美光記憶體現在是最貴的,比金士頓還貴,也不知道再貴什麼。肺炎疫情後DRAM一直漲。之前不那麼貴品質也不錯,所以熱賣首選。現在貴成這樣離譜,還是熱門選擇嗎,不好說囉....明知坑人,也許沒必要往坑裡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