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YuYu wrote:
感覺Intel蠻喜歡...(恕刪)
可以
但是 9700KF 的熱度遠大於 3700X,換句話說,你需要花更多的經費與心思在散熱上面 (當然包括更貴的電費),甚至得再花錢上水冷也不意外。
畢竟 9700KF 是顆非常熱情的 CPU。
另外,3700X 對比 9700KF 的遊戲效能差不多 (根據遊戲種類,約 0 ~ ±3% 的幀數差異),但是後者除了天生的絕對散熱優勢以外,還具備以下特點:
1. PCIe 4 支持,相比 PCIe 3 頻寬翻倍 (X1 從 3 約 1GB/s 的速度翻倍至 4 的約 2GB/s,X4 可達約 8GB/s,X16 可達約 32GB/s)。能夠大幅提升 I/O 效能的上限。
以 PCIe 3 的 SSD 來說,讀寫最高為 3500 MB/s。但是目前市售 PCIe 4 SSD,讀寫都是 5000MB/s 起跳的。並且 8000MB/s 等級的 SSD 控制器也已經發表一段時間,成熟產品預計明年即可到來。
PCIe 4 產品在這個方面,明顯有勝過 PCIe 3 產品的絕對競爭立,且同樣完美支持 PCIe 3 與 PCIe 2 的產品。
2. 更大的 CPU 升級空間。
Z390 主機版的 CPU 升級路線:
9700KF -> 9900KF -> 9900KS。
僅兩種 CPU 可供升級,而且都是 PCIe 3 14nm 的,其餘沒了。
什麼?想換還是 14nm + PCIe 3 的 10th Core?
抱歉,主板跟 CPU 都要重新買,短期內升級的負擔大非常多。而且 Intel 直到 2022 年,主流桌機 CPU 都還是有 14 nm 的。
僅 PCIe 3 的 X470,可以升級最高全板 PCIe 4 的 X570,再升級 2020 推出的 X670 主板。
X470 (2018) -> X570 (2019) -> X670 (2020) 這樣的無痛升級路線看來,主板的後續提升空間,比起 Intel 多了很多。
X470 / X570 / X670 都能對應:
4700X (R7 2020)
4800X (R7 2020)
4900X (R9 2020,有的話)
4950X (R9 2020,有的話)
不必 CPU 連帶主板都得換,這是 AMD 的優勢
3. CPU 方面:
3700X 就能升級:
3800X (R7 2019)
3900 (R9 2019,有上市的話)
3900 (R9 Pro 2019)
3900X (R9 2019)
3950X (R9 2019)
4700X (R7 2020)
4800X (R7 2020)
4900X (R9 2020,有的話)
4950X (R9 2020,有的話)
等 CPU,任何價格帶與價位都有,主板不用換 CPU 直接無痛升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