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ayaBoyz wrote:
1. A8-7600跟A8-7650K的差別除了磁脈外,還有什麼差別?
2. RAM拿單條8G與4G*2會差很多嗎?
3. Toshiba的硬碟評價好嗎? 看各位大大開單都選WD的...(恕刪)
1.TDP 差別
A8-7600 (TDP 65W),比較省電,也較低溫
A8-7650K(TDP 95W),較耗電,也較高溫
可超頻差別
末尾 K 代表沒有鎖倍頻,超頻從倍數去超,非常容易
沒 K 的,只能超外頻,很難超,幾乎無法超頻
論划算,是超頻會更 C/P值。但超上去,速度差距不會很大就是了,頂多快個 10% 左右。
論省電低溫,是 65W 的比較省電低溫。
2. 內顯 直接吃 主機板上 DDR3 記憶體,當顯示記憶體(BIOS 可分配 512MB~2GB)
顯示晶片 需要與 顯示記憶體,大量交換資料(比如 3D模型資料什麼的)。
有無雙通道(RAM 通道速度),內顯的3D加速性能,聽說最大會差距到 50% 。
沒雙通道,內顯 GPU 會卡在顯示記憶體通道速度過慢,性能被卡住,無法發揮 GPU 100% 性能。
此外 DDR3-1600、1866、2133 ,RAM 的頻率也會影響速度。選 1866 是正確的。
其實你是擔心記憶體槽插滿了,以後要擴充記憶體沒得插了吧(拔掉舊的4G又浪費)。
所以主機板建議買有 4條 RAM 插槽的比較好,保留未來擴充性。
差 300元而已。1790元雖便宜,但 RAM插槽只有2條。2090元的有 4條插槽。零件用料,音效晶片什麼的,也有差。
註:分配給內顯的記憶體,會硬體保留,WINDOWS 無法使用。
比如分配 2GB 給內顯,WINDOWS 只剩 6GB 可用。分配 1GB、2GB 都是可以的,玩輕量遊戲,分配 1GB 即可。
3.Toshiba的硬碟 不錯用的,我買好幾顆了。用 2年多了,還建在。速度快,靜音。
為什麼論壇菜單都推 WD?
個人認為:(僅是個人意見)
一是可能:估價單商品名稱排列的關係,英文26字母,W、S、T 排列順序。
WD 都排在估價單前面的,而那些投資股票的人就是要推 Intel 而已,其餘零件根本就亂選的。哪個排前面選哪個。
二是可能:人云亦云效應,因為很多人都說 WD,就跟著也 WD,實際那些人可能根本就沒嚐試用過所有品牌。
三是可能:經銷商、工讀生什麼的,或者利潤大。
**************************************
電源的部份,如果要更省錢,可以買 機殼含POWER 的


以 TDP-65W 的 APU 來講,整台電腦主機,閒置大約 吃電 60多 W,打遊戲滿載在 150W 左右。(瓦數計實測)
所以 300W 的電源,錯錯有餘了。就算不足瓦只有 200W 可用,也錯錯有餘。
塔扇方面,如果遊戲打一整天的,配一顆是比較好。夏天高溫,電腦會比較穩定,且也比較靜音。
但配那種高度 13CM 又是用 8~9CM風扇的,老實說和原廠散熱器差距不大。
塔扇如果要買,就買 16~17CM 以上高度的巨大塔扇,風扇用 12CM 的才會靜音、風量大。
風扇尺寸愈大,轉速低就可以有高風量。反之,風扇尺寸小,要維持高風量就要更高轉速(亦即噪音)。
※ 註:
塔扇非必要,原廠散熱器是可以用的。
追求靜音 + 遊戲打整天穩定度,才配巨大塔扇。
整天 = 連續玩遊戲超過 12小時,或遊戲中掛機 24H 都不關的
APU = CPU + GPU(等同市面2千元顯卡)
CPU 的部份也許熱量不高,但 GPU(2千元顯卡)操整天是很熱情的。
一顆塔扇,同時散熱 CPU+顯卡(內顯),投資算划算的。
像一般的獨立顯卡,哪有辦法裝塔扇,割草機轟轟叫的。
APU 則有這個好處,可以給內顯裝上塔扇(雖說它的內顯等級只值2千元)。
walter1222 wrote:
版大~不好意思順便...(恕刪)
1690買500GB硬碟...超沒C/P值...
Toshiba 1TB (DT01ACA100)/32M/7200轉/二年保 ~組裝支援價~, $1600 ★ 熱賣
供你參考: Seagate 1TB 三年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