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4790K要搭哪塊板子(傳輸要快)


112233 wrote:
用途:內置硬碟傳外接硬碟(每次傳輸都2TB以上的資料)+FTP傳輸(每次傳輸約2~5天左右)+解壓縮
需求:傳輸速度越快越好


這個啊,要硬碟對傳傳輸快不掉速的話,主機板上的USB晶片散熱要加強
另外就是硬碟上面晶片也不要過熱
FTP的話就是網速要夠快
外接硬碟或是內接硬碟至少都有30MB的水準,網路頻寬來說就是300Mbps這個範圍


112233 wrote:
還有解壓縮時,同時解壓縮2~3個的20g左右的壓縮檔,又開5~8個遊覽網頁,我更換了cpu&主板,還是和原本的一樣速度嗎?
因為工作常常會用到這些(畢竟是我吃飯的傢伙),傳資料給客戶!



至於同時解壓縮,大量IO會是卡在硬碟這關,解決方法是全數換成SSD RAID0 做系統碟或是硬體RAMDISK做RAID0之類的
解壓縮時候暫存檔都是丟在C槽裡面的TEMP目錄
此時一隻解壓縮程式吃到2G都有可能,記憶體盡量加大可以減少這一塊負擔或增加可同時解壓縮數

觀察使用時候工作管理員裡面的狀況再來決定換甚麼零件...

112233 wrote:
以下是我目前挑選的...(恕刪)

這是我上一年10月組的.主要是看片和玩單機版遊戲(軒轅劍和仙劍)
如果解壓縮的需求佔很重的話,
我建議上5820k
12執行緒的解壓縮能力不是靠4890k超頻就能跟得上的。
(但預算就~~~)

以winRAR的基準測試(但是不是解壓縮的速度就不清楚了):
5820k= 13500KB/s
4790K= 9000KB/s
裝個硬碟抽取盒比較快
0931779549 wrote:
這個啊,要硬碟對傳...(恕刪)
看了這麼多大大的回覆,讓小弟我對傳輸的速率基本的認識都有了!
感謝各位大大的熱心講解~

最後小弟我決定買這個
網路NAS TS-453 Pro【4Bay】+4顆Seagate 3TB (ST3000VN000)【NAS碟】(現金優惠價), $34925

只是我不理解的是為何4G的跟8G的價位差了5千?
金士頓 4G*2 DDR3-1600, 1860元就搞定了,不是嗎?
112233 wrote:
(偶爾看看迷片玩玩...(恕刪)

傳統硬碟本來就那樣的速度…
還能快到那哪
要快就就用ssd
但就是貴
這一點時間應該可以等吧…
esthetica wrote:
傳統硬碟本來就那樣的...(恕刪)


Thunderbolt / USB3.0 雙介面

1TB 外接式固態硬碟
■ Thunderbolt 雙向 10Gbps 極速傳輸介面,是影音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傳輸介面。
■ 雙介面 Thunderbolt 與 USB 3.0。
■ USB 3.0 支援 UASP 協定,加速傳輸速度。
■ 原生 Thunderbolt 線材,不用再煩惱忘記帶線材的困擾。
■ 高質感、輕巧堅固、和方便攜帶、無風扇。
■ 與Apple Time Machine相容
■ 通過 Thunderbolt™ Community 認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