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經常需要將DVD轉檔,哪些電腦組件配備要特別強?

phy12345 wrote:
我有點不太懂收藏VCD/DVD的用意在哪?

我小時候也收藏過數千部的VCD,十幾年前DVD取代VCD之後,覺得VCD的畫質簡直是垃圾,基本上全扔了!現在DVD也走進尾聲,是藍光的天下了,但我想會收集藍光的人也不多了,只要網路夠快就算50G的藍光線上邊下邊看都不是什麼難事,且在過一陣子,4K普及了,藍光也不過是一個過去式

當然如果你的vcd都是個人資料,整片存在hd裡就好了,3T的HD夠你存600多片的DVD加600多片的VCD。或直接放在雲端,大陸的免費雲端有36T....為何需要轉檔?


你看VCD/DVD是為了看畫質還是看內容?
很多老舊的片都沒有藍光,甚至沒DVD,有些還是硬轉的畫質還是那個樣子
還是你的意思說老片都沒看的價值直接扔了,因為他畫質不夠高?

網路夠快?你在講我們台灣網路嗎?
整天上傳下載塞頻寬都不用做其他事了喔?
還有影片放線上根本就是個不定時炸彈隨時有消失的風險
沒看過MU怎麼死的嗎?
雲端也是

我能同意的只有為何需要轉檔這句話...
1. 请有什么值得看的老片没有更新画质的版本?
2. 台湾100m快变主流了,一部40g的蓝光也不过一小时
3. 影片放线上绝对比让自家安全100倍
4. 上傳下載塞頻寬?不是可以限制上傳下載的速度?

对了,我在中国工作,这边网路的发展绝对比台湾快而且更有创造性。影片存在云端(如百度或迅雷),可以直接线上看(手机、平板、电脑),根本不用下载。甚至说,也根本不用上传,除非是你自己拍的影片,不然不管什么电影(或是谜片)9成9以上,云端上都有人上传过了,你只要传个连结就可以了。我真的不太懂在家里蒐藏电影的意义......


一個小路人 wrote:
你看VCD/DVD是...(恕刪)
回憶與愛吧

比方說:如果一片光碟,或一部影片,用來撸管了幾十次,會不會產生依賴,特別有親切感這樣子...

確實是用 MakeMkv 提取出來就好了,不必轉。

今日大容量硬碟也不是說特別貴。轉檔只是浪費時間、浪費電而已。

除非說想放在平板、手機、或隨身播放 MP4 之類的看,大檔塞不下,所以才要轉檔縮容量。


ISO 不建議,因為囉嗦,要先掛載虛擬光碟才能看。

雖說有些播放軟體比如 SMPlayer、VLC 之類的可以直接開 ISO 檔。

但大部分人應該都是用 PotPlayer 、KMPlayer 之類,較通用的萬能播放軟體,不支援直接開 ISO 檔。

抽取出來變成 mkv 影片檔,直接播放會比較方便。

mkv 支援多音軌、多字幕軌。DVD 如有多國語言和字幕的想保留,抽取時可以封裝在一起。播放軟體中有選項可以切換。

除非說想要保留 DVD 選單,有些正版的 DVD,會有精緻的 DVD 選單,有保留價值的。這種的就拷貝成 IOS 存放(有防拷的要搭配 AnyDVD,你懂的。存 iso 用的燒錄軟體,隨便一個免費的即可,InfraRecorder 就不錯用了)。

fedora wrote:
DVD-9 (8.5...(恕刪)

路過問一下
有沒有甚麼MKV轉成DVD(可掛字幕)的工具程式?

ElfGolf wrote:
路過問一下
有沒有甚麼MKV轉成DVD(可掛字幕)的工具程式?..(恕刪)


關鍵是:要先把字幕提取出來,成為 *.srt 或其它 的 「字幕檔」

提取 mkv 中的「字幕檔」、視訊、音訊,
工具軟體用:MKVToolnix

註:字幕軌分離的才能提取出字幕檔。如果是字幕已經融合在影片中的,無法提取。


有「字幕檔」後,隨便一套製作 DVD 的軟體,應該都能製作字幕選單

Google 搜尋:製作 DVD
就有一大堆,挑個順手的


*********************************************

不過 MKV 只是容器,它裡面的視訊編碼、音訊編碼不一定哪種編碼。

標準 DVD 是 MPEG2、AC3 編碼。如果原始影片不是那個編碼,可能要轉檔,要耗時間。

現在隨便一支 2千元的大陸 Android 電視棒(安卓小電腦,就是平板那種的),RK3188 四核處理器,2GB RAM,幾乎能硬解任何編碼格式影片到 1080P(含 RMVB、WMV),h264 還能硬解到 4K 解析度的。可以讀 TF 記憶卡,也可以讀 USB 外接硬碟。

光碟播放機真的可以淘汰了啦。

大陸二線品牌平板電腦
1920x1200 IPS 屏幕的,也是 5千有找
1280x800 IPS 螢幕的,3千多也買的到
都是硬解影片超強的。
隨身攜帶可以看,插 HDMI 也能接電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