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MO和ZIP這兩種磁碟規格~

兩種小弟都用過, 如果只是單純備份資料, 小弟推薦使用 MO,
Zip 壞軌的機率其實蠻大的, 就像 1.44 軟碟一樣,
而 MO 感覺較像光碟

速度上, MO 已有 USB 2.0 的介面, 速度很快,
就普及率來說, MO 也比較廣,
因為以前美術人員大都是用 MO 來做為輸出的儲存媒介,
如果你習慣使用 CD 當備份媒界的話, 可以試著用 MO, 比 CD-RW 環保又穩定,
MO 現在也有大容量, 不過當然還是比不上 DVD-RW 大
MO我用了十多年了, 486時代就開始用, 空片還好幾盒還沒開封!

MO我沒碰過保存的資料壞掉過, 片子我既沒放在防潮箱也沒擺在特別地方, 就隨便亂擺! 但是MO機我的損壞率還真高, 擺著沒用也會掛! 看來我下次也得買個外接1394還是usb之類的機型, 機器沒用時擺防潮箱!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MO保存性很高
寫入方式是用雷射光穿透表面產生的高溫在碟片中間形成資料層 資料層不容易受到破壞與改變
資料層因MO的寫入方式 不容易產生變化或衰退 而達到可長久保存的功能
加上隨時可如硬碟一般抹寫 非常便利

以前服務的公司淹水 放在地上的備份資料 CD ZIP MO LS120 軟碟 JAZ(一種硬碟碟片裝置)被泥水淹沒
CD壞一堆 ZIP與軟碟全壞 JAZ沒幾片卻壞到讀取時連主機一起故障
只有MO一片都沒壞 拆開用水沖洗晾乾後 裝回殼內 資料都在

公司用量很大 MO機大多一年多就會出問題
主因是當時SCSI 外接盒設計不良 風扇對流方式 沒有開進氣口 進氣口是從細縫與MO機器開口處進入
很容易在MO機內累積灰塵 讀寫頭掛很快

使用注意有這幾點
◎MO散熱很重要 寫入時 會產生高溫 要選擇有風扇對流的外接盒
◎MO在寫入時很怕灰塵 不要任意打開MO片的讀寫部位
◎不要連續寫入太多片 等外接盒溫度降低 再放入第二片寫入
◎不要將MO片長時間放在機器內 不用時要將MO片退片

有幾片15年前的128MB MO片 現在仍正常無誤的讀寫 顯示資料
保存可靠性真的很高 本身還像軟碟片一樣有外殼 保存性更強

不過其缺點
就是因為寫入機制很嚴謹 抹除 寫入 驗證
後來比較快的機器 可以設定不去做驗證動作


MO機 貴 容量太少 速度太慢 漸漸進入市場淘汰的機制
DVD-RAM也好不到哪去 片子貴 容易沾灰塵 片閘式的DVD燒錄機也是很貴

建議是買DVD-RAM+堅固的光碟盒子保存或是使用片閘式的DVD燒錄機
主因還是因為DVD-RAM讀取不需要特殊光碟限制

別人要送樓主 真好
選MO帶回家吧 MO是好東西 資料保存的可靠性超高 不過MO機本身要注意保存狀況

MO片的新未來 是研究出更快的記錄材質 現在的寫入方式太久太慢
以前有新聞說 中間資料層改為高速感光細胞取代MO目前寫入方式 不過之後沒消息了

----------------------------

到現在看著MO片的外殼 吃片與自動退片 讀寫區域自動開闔的科技感 爽度仍超高的
跟片閘式DVD-RAM的感覺一樣
  手邊有兩台服役中的USB外接式MO,辦公室和宿舍各一台,還有一台備用的內接式MO(加外接盒),重要的資料除了燒光碟,存硬碟,存隨身碟外,還會在MO存一份.

  其實真正重要的東西(文字,照片)容量不見得會很大,存在230或640MB的MO也夠用了,當然速度是沒辦法太快,但和磁片比起來還算是可以接受了.

  手邊還有二,三十片230和640MB MO,而且片子可以重複使用,就怕機器壞了不好買.
skiiks wrote:
DVD-RAM也好不到哪去 片子貴 容易沾灰塵 片閘式的DVD燒錄機也是很貴 (恕刪)


片閘式的會貴嘛? 我覺得還好 之前看到價錢約3~4千多 5x吃殼的

片子一片 一百~兩百多都有 容量比mo 大蠻多的 使用過5x除了速度偏慢

倒是像隨身硬碟般方便 不知道那裡還買的到12x吃殼的機器

相較之覺得DVD吃殼的比MO進步且CP值高 至於保存性 用的時間還不夠久沒像MO那麼久還有待驗證



powei.wang wrote: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小...(恕刪)


我有依台Olympus的, 你要不要? 我住台北. 回PO我吧~ (PS: SCSI介面的)
坦白講一直守著MO意義也不大....時代總是在進步的...

不過只是要在ZIP、LS120、MO中間挑選比較....那幾乎是不用比了,就是MO了....

ZIP跟LS120都有壞機器會把磁片給幹掉的大問題....這可是很嚴重的....
加上這兩種機器相對MO的耐用度極低.....經過這麼多年,我想好的也沒剩幾台...

個人沒使用過MO,ZIP、LS120倒是壞掉好幾台....
本來是為了原本的磁片去買機器,後來就放棄了...
之前不知道哪看到說............

以台灣海島潮濕氣候

建議用MO保存性高

美國乾燥氣候

則以ZIP為佳

七年前到美國時.............

天啊 到處都ZIP

只好也買台USB外接型配我NB

目前幾乎絕跡了
這兩種我都用過,MO現在還在用(2.3GB),ZIP則已經幾乎忘記這種東西了....

ZIP我是用到了250MB,後來出了750MB之前我就停用了,因為ZIP片子的耐用程度我個人覺得與軟碟片差不多,它還有一個公用程式是用來測量片子預期的壽命,也會動不動提醒你該重新Format,可見耐用度真的不是很理想,我使用上少有片子完全沒有狀況用到一年以上的,後來出了CD-RW UDF格式與記憶卡、隨身碟之後,很快ZIP機就絕跡了

MO片真的很耐,我覺得比DVD片還穩,雖然MO機耐用度與DVD比不很特別。我現在還拿來備份重要資料,不過2.3GB的MO片粉貴,光華的巍德一片還賣700多,若只是備份重要資料,用量不大還可以考慮.....,日本還有不少人用,若有人要買MO機的話,我會建議到日本買,價格是台灣的一半甚至更低....


Denny chen wrote:
ZIP磁碟機印象當中沒錯的話好像是吃軟碟機排線.....(恕刪)


錯,zip有三種界面,IDE、USB及SCSI界面的,我個人現在還有一台SCSI的ZIP100,不過已放在箱子中很久了,不知現在100MB能有什麼搞頭。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