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8層主機板有什麼好處?

比較貴而已,沒什麼好處,至於有人會說8層版可以稱很久,但是我看過太多說
什麼一次要升級到位,可以稱比較久,然後1年又升級3次...

NEO1984 wrote:
現在主機板幾乎都有4...(恕刪)


8層版.....

對製造商來說~~製造成本較高..
對RD來說~~~~~比較容易設計時程比較快..
對消費者來說~~好像比較爽但不一定

Davidice wrote:
8層版.....對製...(恕刪)

記憶體不是也有幾層幾層的不同?
1.羊毛出在羊身上, 用了比較貴的八層板, 一定把成本灌回售價,或是從別的地方省回來.

2.現在的主機板用四層板六層板真的會有問題? (有沒有必要用的問題)

3.耐用性跟可靠度如果只是以PCB用幾層板,多少銅就可以決定. 那也太小看主機板RD這個工作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主機板常用四層板, 上下兩層走線和擺置IC等電子零件,中間兩層是power和地,當return path,不能走線.
主機板上線路複雜,只靠兩層走線又要種一堆IC, R,L,C零件,常遇到"十字路口"等線路交叉的瓶頸,只好不斷打孔換層,讓路給主線道或繞遠路,造成電子訊號不良,crosstalk干擾...所以,有人說四層版不好設計,若RD不小心或功力不夠時,訊號品質會不好,板子會當機不穩,生產良率會變低.

多數NB,server,顯卡或少數MB,會用六層版,八層版,扣去GND和Power層後,可以走線的層數可以有三層以上,好比多層次地下捷運網,較不會發生"十字路口"等線路交叉的瓶頸...RD設計容易,訊號干擾問題較少些.但成本也較高.

pqaf wrote:
主機板常用四層板, ...(恕刪)


所以有點從2D平面變成3D空間的味道,能走的空間變多了,行人不必都擠斑馬線,能走天橋、地下道
八層較穩定,不用全擠在同一層IN1 IN2,也會多兩層GND,隔絕雜訊。
訊號走線可以降低corsstalk(畢竟可以走的路變多)


我是RF工程師(射頻工程師),所以觀點可能跟EE不一樣,老闆都是盡量希望最少層數為主,
最近接的WXXPAD,媽媽樂的是十層板不是的HDI(手機都會是HDI,更高階的至製程,上班偷上膜拜是我的報復

environment790121 wrote:
我也是 我自己修過同...(恕刪)



可能跟某廠驅動一樣,跟人品有關....


我幫自己組的/家裡組的/朋友組的幾乎都是技嘉的MB,反而沒出過什麼問題

中間唯一換了一次MSI的K9N Neo,結果剛過保就再見

且連想花錢修都沒辦法





我覺得幾間大廠應該差不多,運氣問題

用料好的高階板可能撐比較久,如此而已
https://www.facebook.com/HaikerYang

Haiker wrote:
可能跟某廠驅動一樣,...(恕刪)


真的

俺跟技嘉就是犯沖,收到的拆開看都是技嘉~~

自己組出去的,用技嘉就是會再回來~~

用華碩、微星反倒相安無事

所以我現在開單都不敢開技嘉的單

而且之前幫開單都會有主機板至少要用破 4K ,覺得至少用料比較有保障~

現在也改了,反正有保固,又便宜,而且通常過保就想換整機的也不少~

所以 2K 的板子我也敢開出去了

至於保內掛點回來就只好跟對方說是你人品問題了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NEO1984 wrote:
現在主機板幾乎都有4...(恕刪)


4/6/8 PCB板 成本問題

4層PCB 壞的快,換超過500G以上的Cooler PCB板子會變形

8層PCB 會有過度鎖緊的問題,也會變形

好比鍵盤有8層PCB 讓你敲擊的時候比較堅固,打太用力也會變形

鎖在機殼內,換上超過500G以上的Cooler更加牢固

4層PCB上面的固態電容或電解電容 用手指去觸摸會摇摇欲堕

你看過拔SATA頭,固定插件也一起拔起來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