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邀請大家來聊聊啥是CP值


C/P值 是絕對價值還是相對價值我搞不懂

我只知道 , 對我而言是 C/P值=自我感覺良好值
CP值?
請先定義CP到底是什麼....

在國內一般說法很亂
連C 和 P對應的英文字都不統一
但大家似乎都同意CP越高越好 (真的很好笑,連題目都不清楚竟然有一致解答)
國外一般專業說法的CP值定義是 Cost / Performance
CP值其實是越低越好 (單位效能所需的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
不定義清楚保證吵成一團

有興趣的可參考 http://www.tpc.org/ 各種Benchmark的定義和計算
CP值
就是有錢人不必考慮的東西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bala@syr wrote:
國外一般專業說法的CP值定義是 Cost / Performance
CP值其實是越低越好 (單位效能所需的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
不定義清楚保證吵成一團


我一直以為CP值是民間用法,所以有統一用法?按照那個網站所制訂的嗎?(好奇)
在台灣大部分都是說CP越高越好,所以『越高越好』的話,那你可以把C/P寫成
capability / pay(或Prise)某攝影書籍是這麼定義的
也就是付越少的錢,得到越高的性能(或潛能),所以直當然越大越好

這到底是民間用法還是有比較主流的定義?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45608&p=3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04918&p=2

CP=Cost Performance

C/P是誤用

jinminlin wrote:
CP=Cost Proformance

又學一課了
感謝分享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對錢不夠用的人來講
才有所謂的 CP 值
很可惜
大部分人錢都不夠用
 
1块钱买的486有没CP值?(我就是玩ASM的)(靠,我要WOW)
花2倍钱买的显示器倒底有没比一般的好点?(玩照片的?)(打游戏的?)
花3倍的钱买的电脑能让渲染块1倍,您就是干这行的,能让自己每天少工作2小时,这CP值如何考量?(提早完成工作还没到下班时间)(天天忙到晚上12点)
花了主流CASE的4倍钱让自己CASE变得好看点,无性能提升,这CP值如何考量?(这个。。。。。。)
花5倍钱让自己成为朋友圈中电脑最优的人,心里很舒服。这个CP值在哪?(哇,骚人。。。。。)(等三年,让他变傻子。。。。。)

有时候的确是时间=金钱。这是最最有理由的花费。这个衡量标准比CP值准确得多。
但是问题是没那么多情况涉及宝贵时间,01都是爱好的多(注重爽度),没个值不好比啊,于是,有了这个CP值,有了这个概念就能让你去比:“如果再加300,那么,你将获得一个更具有CP值的东西。”于是你就多掏了300。(不好意思,大陆人不讲小朋友的啦)。比来比去几乎结果都是“超预算”,商家第一得益人。

CP的商业气息啊。

C:我想买来干嘛?
P:我付得起那么多钱。
买来达不到自己预期要求,或者在预算之外,无CP考量的意义。

楼上有说,01是败家圣地,很多东西没有CP值可言。我觉得广义地说,买个INTEL I7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只有I9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爽度第一),才考量CP值后决定败下XXXX一套。为什么非要把CPU看做是工具?如果CPU看做是钻石(有点不太保值)一样的东西,就想得通了。
看到這我才想到,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CP值...好像也是Cost跟Performance...
但後來網路上流傳的卻多了一種解釋: 性能價格比!

而我猜這個名詞:"性價比"其實是來自對岸大陸的翻譯(參見下面維基百科的連結)
WIKI上的性價比

因為對岸很重視把所有外來的辭彙翻譯成中文, 不像台灣還蠻習慣直接用英語縮寫
且他們的翻譯很多都是"意譯", 像是台灣"音譯"的雷射(Laser), 對岸就翻譯成"激光"
所以後來才會出現"性能價格比"這個"翻譯"名詞

且這個名詞可能後來為了與原英文縮寫一致, 才演變成WIKI上的 Capacity/Price (二次翻譯?)
不過, 如果這真是二次翻譯, 我倒比較贊同前面有人提到 C 應該用 Capability (性能, 功能)
畢竟 Capacity 容易讓人只想到容量(雖然它也有能力的意思)

根據WIKI上所言, 在英文裡面類似用法的 Price/Performance Ratio, 是數字越小越好
而"性價比"的數字卻是要越大, 越高才越好! (這樣果然較符合中國人的思考邏輯!)

回到樓主的正題, 如果真要用"性價比"這觀念來看的話
一個東西要提高它的C/P (Capability/Price)
最快的方法就是把售價(Price)調低(價格跳水!)...分母縮小, 數值就變大!
這也是為何AMD(ATI)的產品常常C/P值都較高的原因吧!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Intel(NVIDIA)的東西為何還有人買?
我個人是覺得問題就在"Capability"...為什麼我喜歡 C 用 "Capability"
就是商品附加的功能性價值, 是取決於購買者的使用環境上!

當你是一個很注重省電與功耗的使用者, 自然Intel CPU的 Capability 就會比AMD來的好
當你會去使用顯卡附加的CUDA或Physx功能時, NVIDIA GPU的 Capability 就是比ATI好
而這也就是跟樓主的文章相呼應, CP值好壞其實是跟使用者的需求有著很大的關係!

換個角度來講, 一樣商品如果多了很多我用不到的功能或效能, 對我來說C/P還是低
但換另外一個重度的玩家, 說不定這C/P值就爆表了!
CP這種東西其實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如果是我自己在挑選"自己"要用的
我會選擇最適合我現況再高一些些而不超出預算的配備

如果是我幫別人挑選零件
那我會選擇最適合"預算"與"功能需求"的配備
很多時候 買東西預算是很大的因素

不然 我想應該很多人夢想買一台小牛或是大牛回家開
為什麼要委屈自己買台60萬的國產車??

口袋先決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