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是請懂得在旁邊看著我組,順便交我技巧,從硬體組裝到軟體安裝,也學了DOS指令
之後我到學校去當電腦工讀生,才發現學校怎麼還有一堆P100和P133的電腦主機啦!剛進去就依著大老板的主意猜了那些舊電腦,然後順便判定零件可否使用,所以從那時候又學了找出電腦硬體哪裡有問題的一些知識。
可是之後學校電腦都升級了呀!管理就很簡單囉!只有還原卡那裡有時候很討厭
之後就幫人組電腦,增加經驗,只是我都不收錢,因為我不是靠這各維生的,我只是想多接觸,多去了解不同家產品差異,只是說真的對於電腦一些名詞,我是還沒全盤都了解,遇到了問題我就去翻書找資料
就這樣子摸電腦摸了五年,比起專家還遜一些,比起啥不懂當然要強很多,只是專業知識還是有點不足,還要在加強中
不過同學有很多都用8088
不管是哪台都把我搞得暈頭轉向
填大學志願時根本不敢填資管這類的東西
等到大四因為要打報告(字太醜,只好用打的)
開始凹阿姨的286,她是用來接打字的case
那個年代很多打字行用中文打字機,我阿姨也有買,後來居然改買台286來用,因為修改方便
那時候中文bbs剛興起,我也在學校圖書館由同學的帶領下學用bbs,後來這同學跑去念資工所了
等我大學畢業,到了研究所
看到每個人都用電腦處理報告
我也只有請家裡拿錢幫我買
因為家境不是很好,老媽說只能幫我出40000,多的就沒辦法了
那40000剛好夠我找同學幫忙組台486 DX2-66加14"螢幕與一台epson黑白印表機
當時跟著同學,算知道了些皮毛
接著也從網路還有雜誌上吸收資訊
也慢慢開始幫我的電腦增加了ram,音效卡, cd-rom
研究所其實有好幾台macintosh,不過那價格實在不是我能買的起的
到研究所要畢業,打論文時,那台486卻開始狀況百出
而我居然趕流行去裝了剛出來的win95,
後來在要交論文前幾月,想說這樣每天提心弔膽不是辦法
剛好那時impp 120價格很低,大概1000左右
就順便陸續把螢幕換成15",主機也換成impp-120 oc 200等級
當兩年兵後,閒螢幕小,就用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了NEC 17"
不過沒多久,我實在受不了windows的不穩
就投入mac的懷抱
那時是先買台二手6100,沒想到使用這麼簡單
就開始決定把pc放棄
期間都是買二手的mac來玩
沒多久跑去買台clone機,這是我最後悔的事,但當時不太懂mac,也不太敢買新的,當時新的mac可是要十幾萬哩,這台20000的clone已經是掙扎半天的結果了,但事後看來,規格真是差
有過powerbook G3/233, Powerbook G3/400, Powerbook G4/550, iBook 300, iBook G3/500 combo, iBook 600 combo, 9600, 8600, 8500, 7300, 7500, 7100, 白G3, iMac 233, iMac 400, 藍白G3, 石墨G4/400, Quicksilver G4/867
那時這些mac買來玩玩,拆拆裝裝,沒多久就手癢賣掉換別台,當時發現其實mac的case設計比pc還方便diy哩!
目前還有台8500在當mail server,供我們夫妻使用,放那邊沒管它,通常都是ISP亂跳掉,我才需要重開機,算算這台8500已經至少六七歲了吧
結婚後為了燒DVD方便,買來iMac G4/800, 但因為工作關係,常在外租房子,所以少用,前幾月才賣掉
現在則是用二手的Powerbook G4/1G,內建DVD-R很方便說!!
覺得文章有小幫助請不吝給分吧!
pc硬體組裝就一直玩家裏的舊機器,上班後因為要管server,所以接觸很多工業用PC跟SUN hardware
ASUS-AP2000
延華
Intel-2100
Intel-2150
Intel-2200
Intel-2300
SUN-UltraII
SUN-E250
SUN-E3000
SUN-V240
玩過一張 Raid-card,和無數SCA接頭的SCSI HD,SUN HD
目前已經很少玩硬體了,除非自己需要,目前想加入apple行列,因為intel架構已經玩膩了,也許是我沒有玩GAME的原因吧!!
...還可以玩很好玩的接龍遊戲.....可惜那時候買不起書來看...(那時候我才國小五六年級,那時候根本不會想學電腦....)後來到了國中以後....才開始接觸各種奇奇怪怪的軟體...也從那時候才開始會重灌作業系統說....不過...那時候電腦無敵老...Pentium 75Mhz..硬碟500MB..沒錯...沒有看錯....所以也一直停留在重灌的階段...之後後來膽子大後...把他給解體後....@@就一直到高一才組了我第一台電腦....不過到現在大學也才組了兩三台....因為沒人找PEH組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