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不熟悉編輯方式..文章會分次貼上.. 還請見諒
話說.公司最近MIS部門來個一個大箱子..體積比之前常出現的Server大了一號..
箱子底部還有附上木架來確保內容物的完整性.
看來就是前鎮子傳說的DELL R905怪物機啦..

這台機器在公司其實不算少見..不過因為之前都是直接送到遠端機房裝機...甚至是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
一般也都是用遠端連線連過去..所以這次還是第一次進距離看到本尊.

除了本體大箱子外.還附加一大一小盒

先上小菜兩碟..

當然..先從小的開始啃



算了..換另一個箱子吧

包裝還蠻多的

原來這盒是裝機架的..圖上這兩樣零件是理線槽跟某個不知道名詞的支架

在下層就是本身的滑軌了..左右各一支..看的出來份量很重..支架還真粗..



這是支架總成

再來就是主菜拉...

箱子上示範標準開箱動作

箱子內 上層

機器序號位置說明

零附件盒

先看看零件盒放了哪些雞斯頭..


三條電源線, 說明書, Driver CD, 一個PS2 轉 USB, 加上一個被板
Server的面板蓋...這算是Dell的傳統

面板蓋背面

標示..R905

零件盒下方就是本尊拉..


揭開神秘面紗...


因為人手不足..現場只有另一位同事在..所以就變成攝影師跟倒楣的同事一起把機器搬出來..
真的有夠重


機器本尊

前方面板..請自動忽略後方垃圾..


一個系統資訊面板, 兩個USB, 一個D-Sub, DVD, 加上八個Hot-swap 2.5 SAS

後方背板

COM port x 1, D-Sub, USB x 2, Network port 加到 5 個, 下方是兩個備援Power Support
側邊..看看就好


剩下的盒子..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拍了..

玩3C的傳統就是...所有東西都要開腸破肚..


小卡筍..往上一扳..板子往後滑就開了



蓋板上有標示主機板各部分說明

左方開始..風扇, CPU+RAM, 擴充槽

風扇本身蠻大的..左右各四個..兩個一組串聯互為備援


風扇可直接熱抽換..如果有簽高檔一點的維護合約..壞掉的話..可以四小時到場更換..不用停機

風扇全拆囉

看完風扇..換到後面吧..

Dell付的 RAID卡..SAS 6/iR RAID controller


下面那張卡加購的NIC

這是另一邊..NIC. 2 ports

這是內側..他算是另一張子卡..並不是在主機板上

NIC子卡拆下來的樣子

背面

再來就是換最重要的地方拉...CPU and RAM..看不出所以然嗎..這是有玄機的..

上面有說明機板要如何拆..

小心提起..這是好幾個月的薪水..弄壞就慘了

把手拉起來後..整個往上提

拆開來的樣子..左右機板各安置兩顆CPU

因為這是4 CPU機種..CPU分別安置在兩個基板上..
如果購買的時候. 只有購買2CPU, 上方的機板可以不用安裝
先看上方的機板..左側的蓋子是蓋住RAM module, 提供氣流通道用..右邊就是CPU散熱器

把蓋子拆開之後..即可看到完整機板配置

RAM module + CPU

Bridge 插槽

回頭看看蓋子部分..設計了一個蠻特殊的導風槽.

中間一條一條特殊設計.假設RAM有插上去..就會把壓條往上壓..氣流就會經過該RAM module
安裝上蓋之後的前視圖. 可看到導風槽都被RAM module押上去

這部分就是下方的主機板囉..設計跟很類似

一樣是導風罩

導風罩拆掉之後的樣貌

RAID card用的電池..躲在旁邊

兩個機板中間..透過這Bridge溝通..當然..這也是可以拆的
如果採購的機器只有裝兩顆CPU, 沒有上半部的機板..這個就不會裝

這是另一個角度

藍色板手扳開即可拆下

扳起來了

拆下之後機板就空在那邊

這是Bridge拆下來的樣貌


再來看看硬碟部分..採購的模組為 SAS 2.5吋. Hot-Swap

疊疊樂??

SAS 146G 10K RPM, 不知道當初為何沒採購15K RPM


硬碟插槽

這是從後面看過來的硬碟插槽機板...
上方兩條黑色網狀包覆線材為SAS channel..共兩組..也就是說每一channel掛四顆硬碟
藍色帶狀線為電源..不要懷疑..真的是長這樣..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PSU供電給主機板..主機板轉給硬碟插槽機板..之後再透過硬碟機板供電給其他裝置 (DVD, Fan..)

這是DVD-ROM的部分..基本上Server幾乎都用不到

拉柄拉開即可抽出


看來是用NB用的SATA模組..放在特製的機架上


這是主機板上的TOE開關...一般都是啟動狀態..除非遇到問題才會去把他拔起來
老實說.真的很不喜歡這種設計.如果可以透過BIOS開關就好了..
這樣也不用千里迢迢的跑到機房拆這小東西


DRAC port, 遠端控制卡..因為下單的人豬頭..忘了把這模組加進來..現在正在等採購
這個在需多擁有遠端機房的MIS是必備功能..可以遠端遙控..開關機..甚至掛載光碟安裝OS
有了這個..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家遙控搞定..不用跑到冰冷的機房拉

Power Support Unit, 兩組1100W 互為備援

一樣可以熱抽換


PSU 疊疊樂?

大概分解到此為止...如果想要進OS看一排CPU task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我們裝的是VMware ESX, 只有文字畫面..只好跟大家說對不起了
這款主機強調的是運算能力..不過定位又跟R805有點不同..
一搬來說要跑VM的話..都會在後端接上SAN or 其他Storage..
但這款機器在硬碟容量上的定位應該是要讓VM可以跑在本機端硬碟..
可是主機的運算能力卻又讓人感覺強到本機端硬碟容量跟不上..
我想..端看大家的規劃吧...這應該很適合跑一堆硬碟空間佔用很少的VM..
至於裝機的樣子...因為正在等遠端控制卡送過來...偏偏又卡在另一個案子上面..看來會遙遙無期
所以只能再次跟大家說抱歉囉
最後呢..還是得來一次小惡魔標準動作...RAM module疊疊樂
花了一點時間把上面所有RAM拆下來拉...

4GB ECC DDR2 DIMM

共32支..


我疊

再疊..這種高度摔到應該不會有關係吧..


十幾萬握在手上的感覺...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