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a 跟 USB2.0 的實際傳輸速率?

話說現在NOTEBOOK、XPC大多配有1394的接口,所以雖然XPC內部空間有限,還可以利用1394來外接硬碟。

說起來使用1394的外接盒也有一段時間,以前用起來覺得飛快;最近新買了一個1394 + USB 2.0 combo的外接盒(3.5吋;全金屬、黑黑的那一台),還有一個Zxnet 的雙介面外接盒裝從V6V拆出來的硬碟。但是..... 總覺得速度不如以往

3.5吋的外接盒裡面裝的是MAXTOR 200G 8M,可是利用TOTAL COMMANDER在做拷貝檔案時,速度只有大約10MB/s; 最詭異的是原先那一棵2.5吋的外接盒,有27MB/s的速度,現在也只有10MB/s的表現。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的作業系統是WINXP SP2 (XPC SB61G2),2.5吋的外接盒會拿去接MAC mini,接在MAC上就覺得飛快,實在是讓我非常的鬱悶。

有沒有人可以幫我解惑,或可以告訴我怎樣改進呢? 謝謝!
2005-06-26 22:09 發佈
IEEE 1394a的最高傳輸速度為400Mbps=50MB/s
USB 2.0最高速度為480Mbps=60MB/s
就算USB2.0與1394a有這些速度
也是還是低於IDE的最高速
IDE的速度分為ATA-100(100MB/s)與ATA-133(133MB/s)
謝謝mynameisnobody指正
小朱大大

IEEE 1394a的最高傳輸速度是 400Mb/s 喔
USB 2.0最高速度是 480Mb/s 喔

^__^
嗯...
雖然理論數值上,
USB 2.0 的480Mbs 是比 IEEE 1394a 的 400Mbs 快
不過在實際使用上,
I394a的速度和穩定度還是比USB 2.0快得多.

SeagalWei wrote:
嗯...
雖然理論數值上,
USB 2.0 的480Mbs 是比 IEEE 1394a 的 400Mbs 快
不過在實際使用上,
I394a的速度和穩定度還是比USB 2.0快得多.


另外再補充一下!

若是以理論數值上的話,是 USB2 比較快!
但又取決於很多問題…軟、硬體、Layout、PCB、拉線、USB-to-IDE Chips
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傳輸品質!

在穩定度上來說的話!IEEE1394a是穩定!
但又有以上的變數,故…很難說!

USB2 我就曾經測過世面上的 USB2 的 PCI卡,測到當機!....
仔細一看,原因無它,就是 Layout 出問題!而且是很誇張的問題.....

但…若要我選的話,我還是會選 USB2....
原因無他,就是它的 Device 比較多!

Kenny
朋友的目的是認識自己, 放下尊嚴, 不要計較, 知足得自在.
光從數字上看,USB2.0的480會大於IEEE1934A的400,
但是實際上運作卻不完全是這回事。
USB1.1和2.0都是由一對傳輸線D+和D-來做半雙工(Half-Duplex)傳輸,
IEEE1394A卻是由兩對傳輸線TP(A+和A-)和TP(B+和B-)來做全雙工(Full-Duplex)傳輸。
實際運作上IEEE1394A全雙工的400Mbps會優於USB2.0半雙工的480Mbps。
1394再一票

以前沒用Mac不知道1394的好

現在用了,除非沒有1394孔

不然真的很難讓我想再去用USB 2.0
其實我也是用了1394後就不想再去用usb
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1394好像變慢了...
不知道大家可不可提供一下自己實際傳輸的速率參考一下
之前曾經有看過有網友說大約15MB左右,可是我自己真的看過將近30MB的傳輸速度
但是已經好久沒出現這種速度.... 同一台機器、同一個外接盒

到底是為什麼?
這樣說吧~

吉米的RAID1外接盒,同樣的內容,同樣的硬碟,走1394b的傳輸有達到50~60mb/s

走1394a的傳輸有達到40~50mb/s

而usb2最慘,傳輸只有30mb/s左右

再補充一下

同樣的設備,不同的線材,一樣會有差別

很氣人對不對?

唉~

現在非不得已,決不用usb...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換一條線試試看吧!
線材講究的是裡面銅線的真圓度,經過長久使用,銅線會越來越不圓,
連帶讓線材的組抗跑掉,反射訊號增加,傳輸速率自然會下降囉!

另外,線材規格的理論傳輸速率訂定的都是指線本身實體層訊號的傳輸速率,
經過層層協定轉譯下,到了實際傳輸的應用層速率一定會低於480Mb除以8的速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