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某間自動化廠商(因避免業配爭議問題,故不在此描述)。
總之就是這間廠商是做自動化零件 例如電磁閥、氣壓缸等等的東西,他們也有一款油是用作電腦油浸式設備專用的油品,所以想要打造一台可以隨時放在車上,外面跑業務時可以做為展示用的展示機。
同時偷偷的在影片內幫他們宣傳一下(?
那就老樣子,先直接上完成的影片跟照片!





硬體設備為對方公司提供,只是普通性能的工作站電腦,此機為DEMO油品示範用,所以硬體設備不是此次重點,我就不列出來了!
以下,如果你有耐心慢慢看長達121張的圖片,與製作過程描述的話,那就請繼續往下看~~
==========================================================================
首先! 因為油品為對方提供,對方也有一些使用經驗了,所以就不做任何測試,先收到對方電腦後,開始做一些基本的量測繪圖作業!
首先把插好顯示卡的主機板畫出來↓

為求真實,我就順便拍個照做成貼圖,這樣放到3D內模擬比較真實↓


接著是電源供應器↓

然後是水泵及SSD↓ 這個水泵在後面造成一個悲劇,後面文章會再提


接著前前後後大概花了我一個禮拜的下班時間,把所有東西繪製完成啦!
主要設計概念為模組化,上方兩個把手可以把整組電腦從水缸中提起,然後放到外面更換硬體再放回去即可!
基本上要更換硬體都不困難。
過程太冗長我就直接上結果!

基本上由 2MM板金構成,原先不確定對方要希望用什麼材質,所以暫時做厚,不過後來確定用黑鐵板,所以保留這厚度,可以確保強度沒問題,因沒有開模沖壓,無法用凸肋增加強度,只能靠板厚來加強。

設計時加入LOGO 中間為對方廠商LOGO,右下方則為我的工作室的LOGO

加上水缸之後就完成了!
基本上也有提把的設計方便移動,因為對方的需求是要帶去外面的DEMO機

爆炸圖↓

接下來就是出圖給廠商做雷射切割及彎折,把所有鐵件做出來,還有壓克力缸也是。
總共13個零件↓

=============================開始組裝==============================
經過漫長又煎熬,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等待之後,所有零件都到了,可以開始組裝!


首先把主結構板鎖上銅柱,用來抬高主機板↓


把主機板鎖上去↓

接著將電源供應器的支架也鎖上↓

接著鎖上水泵支架↓


確定主要部份都沒出問題後,接著是拆開電源供應器,把裡面的風扇換成帶RGB的風扇。
根據科學研究 RGB可以顯著增加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及穩定度!


接著將電源供應器組上去↓

後方參考正常主機機殼的形狀保留開口↓

將線引入預留的開孔↓

接著是冷排的部分,首先將RGB風扇鎖上120冷排↓

然後準備冷排支架,並且鎖上冷排↓


鎖上兩側強化板就完成了↓



接著將SSD鎖上,位置是放在電源的上方↓



完成↓

接著鎖上帶有我工作室的LOGO的下方強化板↓





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水泵的部份了!
首先要拆下水泵上面的水缸,並安裝上水泵支架↓



主要硬體到這裡基本上就完成了!
然後準備開始拉線~
首先硬碟的部分↓


掛上所有的燈光控制器↓


準備RGB燈光接頭,鎖上水冷排↓


將冷排掛上主機後,把冷排的線路整理好拉到主機板背面空間↓



完成↓

接下來拆下主機板,將硬碟線藏在預留的空洞內↓

接著把背面的線路整理好就OK了
整理的沒很漂亮,不過勉強能看啦XD↓



接著處理電源開關的部分。
首先將開機線及重開機,還有電源燈及硬碟讀取指示燈的線路引出↓


將電源開關及重開鍵鎖上固定板↓


接上剛剛引出的線路後,將線整理好並組裝上去就完成了!
電源鍵本身帶的藍色燈光是開機燈,而重新啟動的圓形按鈕,外面的黃色光環則是讀取燈。
從文章開頭影片內就能看到↓




接下來要處理散熱器的部分。
賣家告知,因為這冷卻油會將散熱膏溶解,所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銦片來處理。
這是一種很軟的金屬薄片,夾在散熱器中間代替散熱膏。
首先把CPU及風扇清理乾淨↓


將銦片放上去並裝上風扇就完成了↓


接下來同樣的也把顯示卡拆開並清理後換成銦片↓





裝上顯示卡就完成了↓

接著先接上螢幕跟電源,確定一下電腦能正常開機↓



測試完後確定散熱也正常了,接下來就來組裝剩下的零件。
首先組上手把的部分↓


接著裝上最後一塊強化板,這塊板子同時也會固定顯示卡↓


主要結構全部完成!

接著放到水缸裡面就好了! 外觀一級棒!


水缸在設計時並沒有將排水口預留,所以要自己後加工做一個。
從五金行買了一些零件回來後,首先將三通的其中一個地方車圓方便組裝。
不過因為我沒有車床,所以用砂輪機加電鑽代替,一樣可以加工的很圓↓



接著在水缸底部側面開孔,然後接水閥裝上就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最麻煩的部分了,要把所有的管路彎好。
先把雞絲傳傳勒↓

彎好第一出油管↓

第二出油管是最彎折複雜的管路↓



剩下兩條管路最簡單,彎一彎就完成了!




水泵出口↓ (悲劇在這裡發生,稍後會解釋)

CPU冷卻管,第一冷卻管路將冷油打到這裡↓

顯示卡冷卻管,第二冷卻管的冷油打到這裡↓

其他視角↓

裝入水缸後就完成!



灌入油品↓

後方預留一條魔鬼氈,可以將電源線網路線等綁好固定在這裡,方便攜帶。

======================================================================
接下來就是後續遇到的問題了,後來灌入油品後發現,第二條冷卻管路打不上去。
後來發現,原來這油泵的三個孔根本不是一進二出,是二進一出,也就是有一條根本不會出油....。

所以只好把油路變更,從唯一的出油口做一分二的三通,變成一出二的設計了
從這樣↓

變成這樣↓

經測試後確定沒問題了! 大功告成!





==================================================================
如果您看到了最後,感謝各位浪費的人生中寶貴的幾分鐘來看完整篇文章。
在兩年前我根本沒有想過油冷電腦可以讓我再做第二次,上一台因為散熱膏被溶解,而且水泵故障之後就拆掉,改成分體式水冷了。
也感謝廠商給我這個機會,讓我有機會再設計第二台油冷電腦。
感謝各位耐心的收看,如果還有下次的話,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作品:
【DIY】油浸式冷卻電腦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