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U大推i3 i5,可能是因為ryzen 5000系列的關係價格降到谷底。。十代i3最高可以推得動2060,i5則可以到3070,甚至如果只玩4K畫質上3080也不會瓶頸。打遊戲來說最高用到5600X就可以了,要直播也行,再上去主要都是其他用途,然後不超頻的話也不用買散熱器。
這邊附上一張4K專用單:

這張單一般人一定不敢這樣組,但如果只玩4K畫質且對擴充性沒有大需求的話,這是最香的一張單。
電供的部分5600x+3080用650瓦就很足夠了,要算電供可以去https://outervision.com/power-supply-calculator 。原則就是不超頻12伏的瓦數再加100瓦(選12伏的瓦數大於這個值的),或是設定好想要超頻的最高數值再加50瓦,基本上很夠用了。
散熱器我推薦AMD自家的wraith prism,便宜又有rgb蝦皮上有賣,或是蝦皮的六管塔扇,更便宜散熱更好。
機殼我選Montech 因為配電源折價又高cp值,fighter 500也預裝4顆風扇基本不用再加裝了。
很多人花太多錢在電供和主機板上,電供除非追求十年保固不然便宜的金牌瓦數足就可以了,主機板也常會買太好,像一顆r5用到8相10相供電,其實一張好的六相板已經夠給8核超頻了,甚至要小超r9(PBO)也可以。還有如果未來不大會擴充,且CPU沒用到8核以上的話其實可以選便宜的小板。我相信一定一堆人花錢買大板然後很多空空的插槽始終晾在那裡沒用也沒打算用,實在可惜。主機板我最推的是B450m pro4,雖然是小板但供電和擴充性都有中價位大板的等級,也可以穩超r7,價格卻只要二千有找,超香。
為什麼不用b550?貴啊。除非要用pcie 4.0 的ssd不然就不需要,對遊戲效能也幾乎沒有提升。
然後我不推薦X板,貴而且一般人不需要那麼多擴充槽。
省下來的預算當然就可以給顯卡了~~。對於同一個規格的顯卡來說選最便宜的就可以了(不要選最最便宜的單風扇很吵),貴的主要是有更好的溫度表現及預設超頻,效能多個5%了不起,自己超也能有同樣的效能提升,實在不值得多花那幾千塊。
想組遊戲電腦的可以參考一下~~不要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