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購買零件:
處理器 CPU:AMD R5 3600X
主機板 MB:技嘉 X570 AORUS ELITE(ATX/1H/I網/註五年)
記憶體 RAM:威剛 8GB*2 DDR4-3600 XPG D10超頻/CL18(黑色)
固態硬碟 SSD:美光Micron Crucia MX500 500G
顯示卡VGA:技嘉 GTX1660 SUPER OC 6G(1830MHz/22.4cm/註四年/雙風扇)
CASE 機殼:酷碼 N400
電源供應器:Antec HCG750
螢幕轉接線:力祥 Display Port(公 - 電腦) TO DVI-D (公 - 螢幕 )
(4/1補充)散熱器:Scythe 虎徹II(SCKTT-2000T)CPU散熱器/12cm風扇/高15.4【VWX】台灣生產
舊沿用零件:
螢幕:BenQ GW2470 (2台) 兩台大概八千
螢幕支撐架:orca鋁合金高承重螢幕支架(經典款) (2支) 2222(光棍節買的一支1111)
鍵盤:DUCKY ONE2 午夜Midnight(紅軸) 2490
滑鼠:羅技G402遊戲光學滑鼠 990
喇叭:Edifier 三件式多媒體喇叭(M1380) 大概兩千多
傳統內接硬碟HDD:Toshiba 1TB (32M/7200轉/) 1999(2013年1月的價錢)
光碟機/燒錄器:Pioneer DVR-S20LBK 24x 燒錄器(黑) 850(2013年1月的價錢)
預防有人說是釣魚,下面貼出新零件的發票。

這是新零件的空盒子,照了一張全家福(因為原X屋已經直接組裝好了)

這是機殼的內部

整體大概是這樣(有去背與隱藏塗鴉)

再來是CPU-Z的一些資訊



最後是CPU-Z的跑分圖

(4/1補充)新版內部圖

主機選零件之自己的想法:
(4/1補充)因為放桌上實在是太吵了,原廠風扇忽高忽低跟引擎一樣,所以直接換個便宜塔扇。
在CPU方面,原本是想買3700x的,但是最後整體預算一定會超過,所以就選了3600x。
主機板跟顯示卡想選同一廠牌,所以一起考慮,主機板選x570,顯示卡鎖定1660 super,小石頭只有一張五年保的顯卡造型合我胃口,但是太貴PASS,小星星的BIOS介面很吸引我,但是最低階只想買UNIFY,太貴PASS,所以最後選了雞排。
記憶體挑威剛8g*2,組裝價還沒漲到很誇張,而且可以自動XMP直接上去,16g夠我用。
SSD沒啥好說,美光MX500評價很好,不需要用到M.2。
機殼是參考歐X先生的部落格推薦,N400反璞歸真,也不用找太貴的機殼。
最後是電源供應器,因為還要接舊零件、超頻等(之後可能會有額外擴充與升級需求),所以買750w的電供,廠牌是從海韻跟Antec選一個,最後因為兩年快換所以選了Antec。
結論感言:
因為不是專業玩家,只是稍微分享了一下自己的配置,以及自己的組裝想法而已,謝謝觀看。
(4/1補充)請別學我,組電腦還要跑兩趟,如果跟我一樣把電腦放桌上,就算選的是靜音機殼,建議原廠扇還是換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