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6980 wrote:欣亞排排購自組電腦...(恕刪) 新手...我也不知道 該叫你做啥1.實體型號檢查通常你怕死就是 先開側板,檢查各裝置型號跟訂單對不對,最好手機開攝影或是架錄影機無間段拍攝,免得有裝錯硬體型號怎樣的事情...2.組裝檢查安裝的線材穩固性檢查、安裝的硬體穩固性檢查,運送過程中的撞擊,噴飛過硬碟、塔散、顯卡..不少見或是插錯插頭(以前發生過USB2.0跟1394插錯燒板子),或是插頭鬆脫(SATA排插)或是 組裝員偷工,主機板少鎖螺絲、少裝銅柱、IO檔板沒裝...(肆)硬體組裝入門:硬體拆卸入門:電腦清潔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7097033.測試開機正常與否正常會進入 BIOS,如果有灌系統會進系統,開機黑畫面? 自己查記憶體還是 顯卡跟螢幕有沒有插對,或是你主機電源沒插上去..4.軟體檢測/燒機測試/測試建檔/BIOS驅動更新/系統金鑰啟用/系統更新/安裝應用軟體查看硬體資訊是否正確,例如記憶體有沒有抓到該有的容量、CPU運作的頻率,然後處理 BIOS(看情況)、驅動更新(隨你)/系統金鑰啟用(可延後啟用)/系統更新(花時間)包含燒機測試穩定性去看那些 開箱文或是組裝文 都會有相關軟體【心得】檢測入門 - 基礎軟體應用篇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626135測試建檔例如 我這篇測顯卡的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545726這篇測硬碟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957326我這樣才知道 它原始數據是多少,如果燒機溫度高於多少或是奇怪的狀況有原始資料可以對照..很多疑難雜症問說電腦溫度會不會太高?我還想反問你當初的溫度是多少?合理溫度是多少才不會太高..? 你當初沒做資料還要查耶...安裝應用軟體看你喜好,我是自己有做軟體包...類似底下【心得】 裝系統後建議與常用軟體 2014年版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715134裝完某些軟體後還要開起來測試,避免軟體衝突或怎樣5.註冊建檔是產品有沒有註冊延保還是註冊才算保固RMA根據,建檔就是把型號跟序號給弄出來,弄成 A4 還是存在部落格上,或是文字檔WORD寫好存檔或截圖,免得以後忘記你買什麼東西,如果要報修也能當成備存硬體資訊,防止被偷換注意某些延保服務 要求 1個月內註冊 之類的自己注意時間,測試沒問題超過 7-14天就能註冊了,如果好死不死地20天故障 送店家換新,那會變很麻煩的福利品(也是店家麻煩不是你麻煩)所以有些福利品會註明 "已註冊保固"6. 配件包/光碟/軟體金鑰的收整保存很多人亂丟,結果日後要裝甚麼東西缺甚麼還是找不到 作業系統金鑰重灌光碟啥的自己整理好,塞主機板盒子內 或是 找地方收著,別亂丟。7.包材處理這要保留到超過換新期(7-30天)後再丟,店保換新 或是 廠保換新 是 包含完整配件包裝,外盒也是包裝,盒內紙板也是你敢丟,廠商就敢認定你放棄換新..超過 換新期在處理包材,別急著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