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這次使用的配件:(以下澳門幣簡稱MOP)

處理器: AMD A4 7300 3.8Ghz 雙核心處理器 (360Mop)
主機板:華碩A58M-E FM2+ 主機板 (410Mop)
記憶體:單條金士頓 DDR3 1600 4GB (260Mop)
硬碟:Seagate Barracuda 7200rpm 1000GB HDD (400Mop)
電源:AYWUN A1-5000 500W MAX (250Mop)
機箱:靈酷黑紅USB 2.0 MATX Case (100Mop)
-CPU選擇A4 7300是應為這個CPU只比A4 6300多20Mop,不過內顯從8370D變成8470D,還算增強不少,是文書機的一個好選擇。
-主機板的選擇是應為在澳門找不到性價比較高,而且支援USB3.0的FM2+主機板,只好拿最便宜的了A85M-E,此主板有兩個DDR3槽,最大支援32GB 2400MHz。並且有6個SATA 2.0接口。
-記憶體4GB 1600是最普遍的配置,並且金士頓價格親民而且還有終身保養。應該沒什麼其他選擇吧。
-一開始我想拿500GB的硬碟,可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價格打錯了~500GB要380元而1000只需要多20元,很明顯1000GB性價比更高,所以我只好選1000GB咯。
-這次選擇的電源供應器並沒有80+認證,不過此台電腦滿載不超過200W的耗電量,相信問題不大。
-機箱在某個大陸網站買的,可以裝MATX主機板和ATX電源,最大支援4個8cm風扇和一個12cm風扇。有兩個3.5寸硬碟架和兩個2.5寸的硬碟架。此機箱特點是佔用空間很小,而且價格非常親民,做工也不差。
開始組裝:
首先要準備一個十字螺絲起子。
第一步:拿出主機板和CPU,將主機板上CPU槽旁邊的銀色拉桿向上拉,並將CPU的金色三角對準插槽上的黑色三腳,然後輕輕放下CPU,最後把銀色拉桿推回原位。

第二步:將CPU風扇無藍色扣那邊先扣住主機板,再將風扇壓在CPU上,接著把有藍色扣的那邊扣住主機板,最後將藍色拉桿向另一邊推。

第三步:拿出記憶體,並把主機板右方黃色的記憶體插槽上下兩端的扣往外推,然後把記憶體對準主機板插槽並用力按下(注意記憶體金手指一邊長一邊短,不要插反了。)上下兩端的扣會自動鎖緊記憶體。

第四步:將機箱側板打開,把主板銅柱和I/O擋板裝上(裝I/O擋板時將擋板四個角用力按。)


第五步:將主機板放在銅柱上,並將主機板螺絲口和銅柱孔對準,然後用主板螺絲鎖上。


第六步:將電源供應器裝到機箱另一邊,風扇朝外,然後用螺絲固定電源。

第七步:將硬盤裝到機箱前方,用螺絲固定後拿出4針,24針,和扁頭(SATA)電源線,4針插在主機板左上角,24針插在記憶體旁邊,然後將SATA插在硬碟下方較長的口。

第八步:將主機板附送的黑色SATA線和機箱的前置I/O插好,SATA一頭插在主機板右下角6個黑色的孔其中一個,而另一頭插在硬碟下方較短的口。I/O插在主機板SATA口旁邊的八個黃色的針上。POWER右上,RESET右下,PW LED左上,+在左邊-在右邊,然後HDD LED 左下。最後在主機板下方找F USB和F AUDIO,並把兩個插口插上,只有一邊可以插進去,所以不要用蠻力,如果不行試一下反過來插。


第九步:將機箱兩邊側板裝回,並將螺絲鎖好,就可以開機了!不過在能使用之前,請用USB安裝作業系統。本文章就不介紹了,麻煩自己爬文。

最後附上一張Cinebench R15跑分圖 :)

(對於文書機136分應該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