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型伺服器用主機 預算大約30K 已有單 請大家看看是否合適

各位高手你們好...
今天跟朋友討論了一下,打算配台新的電腦來應付未來要開的Minecraft伺服器
由於預算並不是很多,人數也不是要求到非常多,所以就配了這張單子。

CPU:Intel Haswell Xeon E3-1230V3 4C8T/3.3GHz(Turbo 3.7G) /22nm/L3 8Mb, $7750

主機板:技嘉 Z87P-D3/ATX/1H/U3S6/COM1/4*PCI/前置19Pin U3, $3990

記憶體:
威剛 DDR3 4G-1600單支【整組搭購價.限一組】, $780↗$830 *1
威剛 DDR3 4G-1600單支, $830↗$930 *1
威剛 DDR3 8G-1600單支, $1600↗$1800 *1
威剛 DDR3 8G-1600單支【整組搭購價.限一組】, $1600*1

HDD、SSD:
Toshiba 2TB 64M/7200轉(單碟1T), $2790↘$2690 *2
ADATA 威剛 XPG SX900 64GB SATA3 SSD/讀:550/寫:510/同步, $2190 *2

顯示卡:微星 R5450-MD1GD3H /1G DDR3/17cm, $990

機殼:視博通 星宿刃 / 顯卡長 26cm.風扇高 14cm / U3*2內置.SSD*2, $990

電源供應器:Antec NEO ECO 450C(450W)/ 80+銅牌.主日系電容, $1490

TDP耗電204瓦  含稅 現金價:30130 紅綠配現省 300




CPU部分:因為Minecraft伺服器只有部分地方支援多核心,其他都只能以單核心運作,所以挑了這顆單核比較強的CPU

記憶體部分:由於Minecraft伺服器吃的記憶體不是普通的少,但是RAM現在價格又有點貴,所以打算買24GB即可。

硬碟部分:我朋友是說,可以 RAID 0那兩顆SSD來增加效能,並以 RAID 1那兩個硬碟來備份。

顯示部分:伺服器只要能顯示螢幕即可,所以就直接挑爛卡了...


如果有任何建議或是可以改進的地方,請盡量告知我
2013-07-16 22:33 發佈
星白貓 wrote:各位高手你們好...
今天跟朋友討論了一

個人絕得為了玩遊戲刻意組台伺服器有點浪費
SSD應用 之 "當個創世神" SERVER 進化論

硬碟的部份,如果都是軟體的RAID
RAID0還可以,但是如果再掛一個RAID1為了覆蓋保護那個RAID0

出事情的時候一樣很難救,之前我上資安課時,講師有提到這樣的實際例子,但是他沒有說是怎樣的難救&怎麼解決,只有說理論上這樣很安全,實務上這樣弄是亂搞...
主機板B85就夠用了吧.Z87你有要超頻嗎?CPU也不給超啊
還是要看你伺服器的人數

跟MOD安裝的數量吧?

還有備份部分我覺得隔段時間自行備份就好

做raid 1好像沒必要0.0

max4077 wrote:
還是要看你伺服器的人...(恕刪)



約百人...
無模組
插件多
基本上還要應付多伺服器
所以我覺得E3這塊CPU應該OK
如果真的不開了
其實還是可以自己用ww
換張顯卡就可以了

我覺得不浪費@_@
SSD應用 之 "當個創世神" SERVER 進化論

看這篇的作者,不用 RAMDisk 的理由是:遊戲太大,RAMDik 空間不夠放,所以才用 SSD

不過看那個遊戲伺服器好像是跑 windows 的,如果 RAMDisk 採用 NTFS 並「壓縮」的話,不知道能不能放的下?


NTFS 在電腦早期,微軟為了克服硬碟容量不足的侷限,加了一個即時壓縮的功能特性。

比方說像這樣子:



壓縮整個 RAMDisk 磁碟,套用底下所有子目錄

如果資料都屬於鬆散的資料,理論上壓縮後最大可存到 2倍的資料。若資料屬於較密實的,也能有 1.2~1.5 倍左右的效果。

影片或音樂之類的,則沒效果,因為本來就極限壓縮檔。


NTFS 即時壓縮會吃少許的 CPU 資源,會比沒壓縮慢一些。但 CPU 快的話,影響較小,整體仍是會比 SSD 快。

DRAM 的 seek time 搜尋速度,還有 4k 讀寫本來就快 SSD 百倍以上。

而且最主要 DRAM 沒有寫入壽命問題,只怕停電。以長期久遠看,比較耐操,金錢折損率較小。


上圖是範例,實際我只壓目錄或虛擬磁碟映像檔。

比如 CS-souce 整個遊戲含地圖檔有 10多G,壓縮後可以少一半容量,丟進 RAMDisk 玩,換關讀地圖瞬間的。

Steam 的遊戲,大都屬於大量檔案且資料鬆散的。比如:傳送門2 這款遊戲,檔案數量上萬,資料鬆散,壓縮後也是少一半容量。

不過有的遊戲有封裝過,總檔案數量小,而每個資料檔容量巨大。比如戰地3,整套遊戲檔案數量只有幾十個,資料檔巨大,一個就有 1GB 多。這種就屬於已經壓縮封裝過的,在用 NTFS 壓縮也不會有效果。


可以去分析遊戲的檔案和目錄,資料鬆散的壓縮,資料密實的(容量巨大的封裝檔)不壓縮,如此一來便能:效能與容量縮小,兼顧。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 NTFS 即時壓縮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加速讀取,因為壓縮後容量縮小,磁碟 I/O 如果原先很慢的,去讀縮小後的檔案,可以減少約一半讀取時間。(前提是:即時解壓運算速度,要快過 I/O 讀取速度)


***********************************************

拷貝海量檔案數目,是花時間的。

把遊戲整個塞到 RAMDisk 有一個問題就是:備份、還原花時間。

尤其海量檔案的遊戲,比如那種一套遊戲有上萬個檔案的。雖然 SSD 或 RAMDisk 都很快,但拷貝上萬的檔案,仍是會拖時間。沒有拷貝單一檔案那麼快。


解決這問題有一個妙計:整套遊戲封裝成「一個」映像檔。

可參考這篇:
(註:這篇有些資料過舊,不適宜使用,主要參考思路原理)
[教學] 將PC遊戲封裝成img檔,掛載為虛擬磁碟或載入RAM中玩


舉例比方說:

整套的創世神,封裝成一個叫做:"創世神.game" 的映像檔
(本質是 img 映像檔,類似 vhd、vmdk、vdi 之類的東西)

這個 "創世神.game" 也許 15GB、也許 20GB 大小。
就是整套的遊戲。裡面有上萬個檔案。
映像檔內,可用 NTFS 即時壓縮,來增加能存放的大小。

把這個 "創世神.game" 丟到 RAMDisk 去
(假設 RAMDisk 容量夠大,丟的進去)

然後把這個 *.game 掛載成為「虛擬磁碟機」,比如 Z: 槽

掛載為「虛擬磁碟機」之後,一切使用方法,就如同真的磁碟機那樣子。

因為它映像檔本體是:放在 RAMDisk 的。自然讀寫就是 RAMDisk 的速度。

不過實際上,經過「虛擬層」會折損一些效能,但仍是比 SSD 快好幾倍就是了。


這麼做的好處是:
以後要備份、還原,把「虛擬磁碟機」卸載掉,然後去拷貝那個 15GB或20GB 映像檔,就是拷貝整套遊戲了!

拷貝單一個檔案,就算那檔案很大,以單顆 SSD 每秒 200MB/s 速度來說,也是有 200MB/s 寫。讀入 RAMDisk 則能到每秒 500MB/s 讀。

而如果是拷貝上萬個小檔,速度就會拖拖拉拉,沒有辦法連續寫入,或連續讀取。變成是在看 4K 小檔案讀寫速度的。就會慢非常多。


Linux 下的話,可以用 dd 創映像檔,掛載為 lopp 磁碟。丟 RAMDisk 就是丟到 /dev/shm。

不過 Linux 下好像沒有即時壓縮磁碟的方法?這個沒研究,不清楚。

fedora wrote:
SSD應用 之 "當...(恕刪)


這遊戲server是java平台的
而且老實說我們也不想把東西放到RAMdisk裡面
因為即使有UPS,萬一斷電還是很複雜
而且我們的空間可能也不夠放


然後因為挑的CPU不是很好,所以不想用NTFS即時壓縮,再加上我們打算用Linux...


星白貓 wrote:
約百人...無模組插...(恕刪)


處理器用E3 1230應該是沒問題

SSD我會建議衝到頂,我自己開10人小伺服器發現的問題不再記憶體跟處理器,而是硬碟吞吐量太低

變成常常有地圖顯示很慢的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